我看你每天臉書都會發運動的照片,你不是在做系統櫃的工作嗎?運動完還有力氣上工嗎!還是早上運動的照片都是一次拍好再分別上傳?哪有人去工地前還重訓的⋯⋯?
在朋友趴啦趴啦連串的疑問中不難理解他的疑慮,以勞力為主要輸出的工作,為什麼還要把看似工作的「本錢」(體力)拿來揮霍,而不是好好休息養足體力在上工時可以有效的發揮呢?就如同這篇的標題
在工地流汗的勞動者反而更需要重訓
為什麼不是有氧?而是重量訓練!我還是會練有氧,但是有氧的比例大約只佔1/5,剩餘的4/5著重在鍛鍊肌力,有足夠的骨骼肌跟充足的力腺體會讓工地的動作更加流暢
普通人都覺得到健身房運動肯定會練到力竭或是虛脫,我們不是參加健美或是健體的選手,鍛鍊的內容充其量是讓身體的肌群可以在面對工作時的體力付出能夠安全地完成動作,最⋯⋯最重要的是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你試著想想看,有多少工地上班的夥伴在工作前會做熱身,曾經騎車經過台中市政路上某建設公司看到全體員工統一帶操熱身的畫面,那一幕真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身體經過整夜的休眠肌肉其實大多處於比較緊繃的狀態,有時候稍微壓秒上班來到案場就開始搬料、搬工具或是頻繁上下樓梯,稍微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是閃到腰的風險,因為我們無法預測在工地現場搬的那一塊材料或是工具有多重或是多大的材積,除非在搬料的時候你專挑簡單的頂、底板或固定隔板,遇到比較重的側板就跳過,這樣肌肉可能比較不會受傷但是肯定會被別人討厭(笑)~
搬運過程受傷絕大多數的人不會去找物理治療師,而是塗抹藥膏或是貼布按壓暫時舒緩已經受損的肌群,原本受傷的部位無法獲得好好的修復,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受傷,後續就會成為下半生都跟著走的痼疾,但是這些狀況其實都可以透過重量訓練獲得改善,當你臂力或是核心肌群以及背肌可以輕鬆拿起30公斤甚至更重的啞鈴、槓片轉動,在現場扛起比較輕的材料就會覺得沒什麼困難,甚至在挑戰比平時鍛鍊重一些的材料也不會有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我們雖然無法預測下一塊搬運材料的重量
但是可以預防性的加強每一塊肌群的強度
不要幻想剛開始練就扛起很重的量,起步時甚至槓片都不用上,單練空槓也有15~20公斤的重量,慢慢練、穩穩地持續增加重量跟刺激不同部位的肌群來強化自己的身體強度才更踏實,不求重、不貪多、只求持續鍛鍊,這種體能的複利效應不只在工地會讓你從從容容,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會游刃有餘
===以下是五爸晨間運動鍛練課表===
▋手臂
啞鈴垂式彎舉
啞鈴交替彎舉
啞鈴集中彎舉
拉力繩索下曲
啞鈴屈後申
▋胸部
槓片臥推
啞鈴飛鳥60度
上斜槓臥推60度
拉力器夾胸
雙槓屈臂
蝴蝶機
臥推夾胸
▋腿部
啞鈴深蹲
槓鈴直腿硬拉
槓鈴箭步蹲
機械腿屈伸
臥姿腿推
▋背部
俯身槓鈴划船
引體向上
坐姿機械划船
槓鈴屈腿硬拉
高位下拉
▋肩部
坐姿啞鈴推舉
槓鈴頸後推
啞鈴前平舉
啞鈴側舉
啞鈴俯身飛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