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夏天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著名的音樂表演團體,Stomp,以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器具來演奏而著名。在他們手中可以配合演出的器具,包括了刷子,桶子,甚至掃把,皆是我們平常不會稱為樂器的工具。藉著表演者天生的節奏感,這些生活中的器具在他們的手中,宛如定音鼓,鑼鈸,非洲鼓等。配合簡單的劇情演出,顛覆了我們對樂器的定義,將音樂本質中韻律的部分,穿插在生活中的片段:

美妙的音樂不再是昂貴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小提琴的專利,而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創造音樂這門藝術進而更貼近了生活的本質。

然而德國導演文溫德斯的電影《里斯本故事》,更是以生活中瑣碎繁雜的聲音,甚至不能被稱之為音樂的聲響,藉著電影中音效師之手,帶我們藉由聲音去探索里斯本這個城市。

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以五官去感知周遭的變化,然而人類是極度仰賴視覺的生物,豐富的視覺資訊,讓我們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理所當然一併存在的背景聲音中。而當音效師將收音麥克風靜置城市的各個角落,彷彿是拿著聽診器的醫生,專心地聆聽求醫者的心跳,企圖辨識呼吸裡的雜聲。里斯本這個城市的脈動:

紛雜擾攘的人車聲,天空中隆隆作響的客機聲等等,透過音效師以不同於視野景觀的方法呈現。這樣的呈現,讓我們暫時從忙碌的視覺資訊解脫,而重新聚焦在那些平常不被注意的聲響上,得以從忽視的細節中,重新推論並記錄這個城市人們生活的方式。甚而,當我們被剝奪了視覺,重新聚焦在純粹的聲音中,反而在那些平常未能關注的聲響裡,更能讓想像力脫韁奔馳,進而找到新的詮釋。

raw-image

在美洲還被稱為新大陸,位在紐約港口近海附近的愛麗斯島,是美國設置海關的地方。那時,因為歐洲連年饑荒戰亂,而被迫遷徙的移民們,在美國展開新生活之前,都需要在愛麗斯島上短暫拘留。為了紀念此島對美國移民史的重要性,美國政府特別在島上建立了一座博物館,完整地保存了當時的建築,並收藏了許多當時移民者的照片以及與海關訪談的錄音片段。

島上最著名的場景,大概是在電影《教父》第二集中出現的入境大廳。雖然今日入境大廳空蕩冷清,但我們仍舊可以藉由回想電影中,年輕的柯里昂在大排長龍的移民隊伍中,侷促不安的模樣,來揣摩當年移民們盼望能獲得許可,進入美國展開新生活的心情。

藉由電影重現過去,我們的視覺超越了現代;藉由演員重新演繹,我們得以經驗當時移民者的處境。這樣由視覺建構的同情(sympathy),在觀看博物館中陳列當年申請入關者的照片時,多少也能感同身受。他們憂鬱地凝視著相機的瞳孔裡,似乎還深藏著對窮困生活的恐懼,以及對未知生活的煩慮。

raw-image

然而,只透過影像,我們對當時移民者的認識卻還僅只於一般的印象,我們並沒有對移民者有深刻個別的認識。如同,二戰末期揭發希特勒惡行,一幅幅集中營生還者的影像:

空洞茫然的眼神,瘦骨如柴的身軀,震撼了我們對人性之中,允許殘忍無道的暴行加諸於手無寸鐵,無辜無罪之人的暴戾之氣。

然而影像僅僅提供生還者一般印象,我們無法更貼近生還者的痛楚,因為我們不曾聽到他們親口訴說如何被迫與家人分離,如何遭到獄卒無情的折磨。而愛麗斯島的博物館,則提供了當時移民官訪談的聲音片段。

當我們暫時從影像裡釋放,而專注在訪談的聲音片段裡。少了辨識身份的衣著和面孔,靠著聲音,我們重新建構想像,以貼近移民者的心理狀態:他們忐忑焦慮的聲音,躊躇猶豫地選用詞彙,時而悲泣哭訴旅途的艱辛顛頗。藉著凝聽,我們更能以同理(empathy)的態度去瞭解當時移民者的心境。彷彿我們就是少了權威的移民官,聽著一段又一段各自顛沛流離的移民過程。而移民者藉著聲音的重現,都有了各自的個性,有了自己的聲音,有了向現代世人發言的機會。

raw-image

同樣的,當文溫德斯的音效師,拿著麥克風,讓城市自己傾訴。我們才驚覺,這個世界早已充斥著人類創造的聲響。而屬於自然的,清晨鳥兒的啼叫聲,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夏蟬嘶聲力竭地讚頌短暫的生命,池畔裡青蛙的和鳴,那份『寧靜』卻逐漸地離我們愈來愈遠。

台灣長年致力於保存自然聲響的錄音師,同時也是教育電台《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范欽慧,在與《一平方英寸的寂靜》(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 One Man’s Search for Natural Silence in a Noisy World)一書的作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註一」通信後,在漢普頓的邀請下,將在秀姑巒溪特別拾得的一顆許願石,寄給漢普頓,並放置於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霍河雨林中,一塊「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之地。

這「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之地,之所以特別,在於漢普頓在此地特意放置了一顆紅色許願石,並以此紅色許願時為中心,致力於保護這一平方英寸大的土地的自然寂靜不受人為聲響破壞。

漢普頓在他的同名書籍中,描寫他如何為了這「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而走訪各地,不僅尋訪寂靜的意義,更探索人類與自然聲響在環境聲景拉扯中,是否能到祥和的平衡。

他的旅程,最終到達華盛頓特區,面見參議員,為一平方英寸之地,爲許多即將消失的自然聲響請命。

根據漢普頓,於九零年代初期,全美不受人製聲響侵擾的地方剩餘不到十多餘地。保護這「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註二」,意味著,任何民航機或科學觀測用的小型飛機,都不得飛入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佔據的領空。

這樣的意念,是屬於自然紀錄工作者的詩意,藉由無語的石頭,來喚醒大眾對於自然聲響的鄉愁。石頭,不曾抱怨,默默地承受一切。如同自然界的萬物,他們的棲地遭到破壞,賴以溝通的聲響,卻淹沒在人類所創造出來的聲響:

飛機呼嘯而過的轟隆聲,鑽土機毫無間歇的敲打,甚至汽車呼嘯而過的引擎聲裡。

raw-image

而范欽慧所寄去的許願石上鑲著幾圈看似白石英的細緻白線,這幾圈白線,彷彿因承受台灣最純粹的自然聲響,在長年的漠視後而積壓而成。

台灣的許願石,有幸與霍河雨林的紅色許願石,共享漢普頓多年來維持自然聲響努力的成果。在雨林構成的天然錄音室,靜靜地躺了一會兒後,繞了世界一周,又回到台灣來,再回到范欽慧的手上。

彷彿是接力般,范欽慧受到漢普頓的精神感召,創立了台灣聲景協會「註三」,致力於保持台灣一平方英寸的祥和和寧靜。

根據范欽慧《搶救寂靜》一書中,她描述著如何在巡山員賴伯書的協助下,在太平山翠峰湖的森林小徑旁找到從奧陶紀時代仍存活的苔原,而這樣密佈的青苔,為周遭的環境建立了如吸音海綿般的寧靜環境,以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范欽慧與以『寂靜山徑』為遠景,也成為台灣為了維護自然聲景的重要起點。

在兩書中,漢普頓和范欽慧除了為自己多年來的努力,留下紀錄外。更為地球現階段面臨的處境,悲痛的控訴。因為聲納以及無線電的大量使用,而造成鯨豚的迷航甚至擱淺,以及候鳥的迷途與方向錯亂,只是人類聲音侵犯自然生態圈的諸多罪愆。

近年來因為錄音技術的進步,以及資料有系統地儲存,而使聲景生態學的研究迅速發展。在 BioScience 科學期刊 2011 年,便刊登了有關聲景生態學的研究的相關方向。

這篇文章說明了,科學界不再將生態保育著重在以空間和時間兩軸,量測族群的數量分佈。將聲景納入,對於仰賴聲音做為求偶儀式或求生溝通的生物,如昆蟲(螽斯,騷蟬等)或鳥類(畫眉,鵲鴝等),能有更巨觀的觀察,以及更細緻及多層次的分析。

聲景生態學,是跨領域大範圍的分析,其構成主要分成三部分:

地域聲景(geophony),如溪水風聲等的背景噪音,非人為可製造出來的聲響。
生物聲景(biophony),主要觀測的聲景對象,以及
人類聲景(anthrophony)作為干擾地域和生物聲景的主要來源。(更多關於此類研究請參考延伸閱讀一)

raw-image

所幸,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隨處利用手機錄音,而成為《里斯本故事》裡的音效師,去記錄生活中經常被忽視的片段。

一次在夜晚回家的途中,住家附近的埤塘,青蛙們因為求偶,而不斷地此起彼落的發出聲響,為了發出響亮的聲響,隆起的巨大鼓囊,就像是內建的立體環繞音響,這是自然界所精心準備的專業級歌劇院,而青蛙合唱團則盡職的頌唱生命之歌。

這樣不需刻意編排演練的表演,又似乎略勝 Stomp 的人為演出。然而僅夏天獨有,青蛙合唱團的熱情獻唱,或許只有願意駐足聆聽的伯樂才能珍惜欣賞,並從歌聲中體會自然的奧妙。

而我,作為小小的歌迷,在一次夜晚經過埤塘邊時,第一次將我的手機對準了青蛙合唱團,扮演著文溫德斯電影中的業餘音效師的角色,企圖將這個或許有一天會消逝的聲音紀錄了下來,並期待有更多的人,也能將他們的手機對準了那些長期受到忽視的聲音們,在他們消逝之前,為他們留下一些聲音脈絡。(按此連結來聆聽青蛙合唱團歌聲

錄了青蛙合唱團之後,一天清晨,我又上了家中陽台,在微光初露,天際灰濛之際,我聽見了不同鳥兒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其優美和諧的程度,無怪有音效師癡人,獨自獻身於林野間,只為了將這樣不經排練,獨一無二的優美旋律,記錄下來。因為感動非凡,當下我也拿著手機,錄製了一段。

傳說莫札特作因為聽了白頭翁的鳴叫,而有了作曲的靈感。神童音樂家尚仰賴自然提供創作的靈感,而我們怎麼能持續專注在手機即時通訊的提醒聲,而忽略了大自然無時無刻藉著生物們傳遞的寶貴訊息呢?(按此連結來聆聽早鳥合唱團的歌聲

raw-image

如果你/妳也願意分享你/妳生活中周遭的聲音,請分享你/妳利用手機錄製的,讓你/妳感動的聲音的連結在此文的 comment 中,我願意與你/妳一起聆聽。

註釋:

「註一」戈登.漢普頓的官方網站(英)戈登.漢普頓曾以《消失的黎明大合唱》(Vanishing Dawn Chorus)一片獲得艾美獎,「傑出個人成就獎」獎項的錄音師
「註二」一平方英寸官方網站(英)
「註三」台灣聲景協會網站(繁中)

延伸閱讀:

  1. 用「聲物」識生物 以自動錄音聆聽自然谷之聲 (台灣環境資訊,作者林子皓):本文探討用機械學習的可能性,藉著分析大量錄音聲譜資訊,來找出獨特的聲音事件(繁中)。
  2. Soundscape Ecology: The Science of Sound in the Landscape. BioScience 2011 Vol 61, issue 3:本文架構聲景生態學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框架。有志於聲景生態學的研究者,可以就此文了解其中大概(英)。
  3. 一名野地錄音師的「聽見台灣」──范欽慧《搶救寂靜》:本文為博客來生活閱讀誌 2015 年為范欽慧的新書“搶救寂靜”所做的專訪(繁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ne Wang的沙龍
70會員
35內容數
<p>專為年輕的女孩設計的科學/資訊科技寫作計畫,希望讓每位女孩在體脂肪、青春痘與暗戀對象之外,還能找到新的生活樂趣。</p>
Re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9
一個好的自然語言模型,若出現了語言模型的 vocabulary set 未曾收錄的單字,語言模型就會產生 Out-of-Vocabulary (OOV)。 本文介紹 subword algorithms 介於 word-level 和 character-level 解決 OOV 的方法。
Thumbnail
2021/03/19
一個好的自然語言模型,若出現了語言模型的 vocabulary set 未曾收錄的單字,語言模型就會產生 Out-of-Vocabulary (OOV)。 本文介紹 subword algorithms 介於 word-level 和 character-level 解決 OOV 的方法。
Thumbnail
2021/02/26
本篇文章前半段先對網路裁減做簡單介紹,後半段針對彩卷假說作文獻式的探討。網路裁減是一種重新發現等價小網路的方法,主要目的在為 over-parameterized 的方式訓練而成的類神經網路提供一個精簡版的網路,有助於在資源受限的平台上運行。彩卷假說則是探討權重初始值和網路裁減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2/26
本篇文章前半段先對網路裁減做簡單介紹,後半段針對彩卷假說作文獻式的探討。網路裁減是一種重新發現等價小網路的方法,主要目的在為 over-parameterized 的方式訓練而成的類神經網路提供一個精簡版的網路,有助於在資源受限的平台上運行。彩卷假說則是探討權重初始值和網路裁減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1/08
多任務學習指的是使用多個相關的任務目標(Multiple objectives)來學習共享的表示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 google 的 youtube recommender 系統就是利用 Multi-gate Mixture of Experts 來達成多目標多任務學習的方式。
Thumbnail
2021/01/08
多任務學習指的是使用多個相關的任務目標(Multiple objectives)來學習共享的表示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 google 的 youtube recommender 系統就是利用 Multi-gate Mixture of Experts 來達成多目標多任務學習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被大他者強行銘刻的符號及其象徵意義,長期壓抑了符號主體的主體性欲望,導致反抗意識的萌生。主體試圖打破大他者賦予的固定意義,導致符號的異化與岐義。在這過程中,新的宗教形式如「沒有佛的佛教」「沒有基督的基督教」「沒有撒旦的撒旦教」應運而生,這些形式脫離了大他者的象徵秩序,成為「小他者」的再意義化體系。
Thumbnail
被大他者強行銘刻的符號及其象徵意義,長期壓抑了符號主體的主體性欲望,導致反抗意識的萌生。主體試圖打破大他者賦予的固定意義,導致符號的異化與岐義。在這過程中,新的宗教形式如「沒有佛的佛教」「沒有基督的基督教」「沒有撒旦的撒旦教」應運而生,這些形式脫離了大他者的象徵秩序,成為「小他者」的再意義化體系。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第三單元簡介: 人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疾病,但有時候,病痛不見得要用藥來醫。有醫師就認為,藥只能治病,運動才能醫人,因此開始開立運動處方,希望透過運動,減少老年人的用藥劑量。說起運動,國內銀髮族運動健身的風氣近年越來越盛行,.....
Thumbnail
第三單元簡介: 人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疾病,但有時候,病痛不見得要用藥來醫。有醫師就認為,藥只能治病,運動才能醫人,因此開始開立運動處方,希望透過運動,減少老年人的用藥劑量。說起運動,國內銀髮族運動健身的風氣近年越來越盛行,.....
Thumbnail
上週,我追踪的一位催眠師,他的粉絲頁終於寫出他太太的粉專的名字,我進去看,第一篇寫到從中橫回來一、二週了,心情還留在中橫。我往前略看一下,原來他們辦了中橫走路的活動。下一次的舉辦時間是暑假。   我在那則貼文下面留言,問:「請問,一天走幾小時,或幾公里呢?或許我可以開始來練腳力。」   然後
Thumbnail
上週,我追踪的一位催眠師,他的粉絲頁終於寫出他太太的粉專的名字,我進去看,第一篇寫到從中橫回來一、二週了,心情還留在中橫。我往前略看一下,原來他們辦了中橫走路的活動。下一次的舉辦時間是暑假。   我在那則貼文下面留言,問:「請問,一天走幾小時,或幾公里呢?或許我可以開始來練腳力。」   然後
Thumbnail
根本是報復性出國 🤣 我整理了自己在各國「最推薦」、「最後悔」的事 一起看下去吧 ❤️ 也別忘了先看上篇唷! 我在2023年去了11個國家(上篇)(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馬來西亞) https://vocus.cc/article/65969afefd897800013a
Thumbnail
根本是報復性出國 🤣 我整理了自己在各國「最推薦」、「最後悔」的事 一起看下去吧 ❤️ 也別忘了先看上篇唷! 我在2023年去了11個國家(上篇)(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馬來西亞) https://vocus.cc/article/65969afefd897800013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