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記得我是從哪時候開始發現,男女天生上在某些地方好像是不太一樣。例如:每次我問路,男生的回答總是往東走五公里 (以東西南北向,外加距離),但我聽不懂,因為我不知道東邊在哪,五公里是多遠。如果別人問我路,我通常會說往這個方向直走,看到麥當勞後右轉,或者第三個紅綠燈右轉。
最近朋友和我聊到她正在讀的一本書,剛好證實了我的猜測。
《養男育女調不同》一書的作者利奧納德 · 薩克斯,是醫生、心理學家,也是性別教育的主要領導者。這本書是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許多新的研究顯示,男孩女孩尤其在嗅覺、聽覺和視覺上的差異非常大,但是很少家長和教師知道這些研究,因為新聞媒體很少做這方面的報導。(我看的是2005年的第一版,目前市面上賣的是2020年的第二版,所以內容可能會有些不同)
男女有別,其來有自。在台灣有很多孩子過得很不快樂,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讓孩子的長處表現出來。作者主張既然男女天生的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同,那教學和教養的方法也應該「因材施教」。而父母、老師更應該要超越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認識並且利用這個天生上的差異,來協助孩子成長,喜歡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的前半部從科學上來破解很多迷思,後半部談教養孩子的方法,因為二者都很重要。作者說我們不該問男女孩,誰比較聰明,而是應該問「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男生或女生比較佔優勢。因為與其爭辯刀叉和湯匙哪個好,應該要看你是要喝湯,還是切牛排。
作者分享了他觀察了400多間學校與課堂上的男女差異,以及許多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進而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他在書中將很多情境分類,也舉很多例子,而我選擇用下面三個角度來分享。
角度一:「自主神經」讓男女對待冒險的態度,天生不一樣。
男生喜歡冒險,因為冒險本身可以帶給他們快樂的感覺。他們不但更加尊敬敢冒險的男生,還會因為旁邊有人看,而表現出心理學家所謂的冒險移位 (Risky Shift)。就算他不認識旁觀者,還是會選擇逞英雄。因此當一群男孩在一起時,比較容易做危險或愚蠢的事。加上「男生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所以通常是男生比較容易受傷,而不是女生。
而女生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也不會對敢冒險的人覺得了不起。因此,「女生通常低估」自己的能力,雖然可以避掉很多危險,但也會影響自信和未來的升遷機會。
在收入上同工不同酬的性別差異,在世界各地都一樣。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卻是很多人想都沒想過的。那就是男生比女生更有勇氣,在面試時開口要求較高的薪水 (57% vs 7%),因此男生的年薪起薪,會比女生高8% (多四千塊美金)。那在整個職涯發展上,男生的薪資會高出女生非常多 (職位也是)。
看到這裡,我回想自己,我的確不會為了拍一張驚為天人的照片,而去做危險的事,但其他男性攝影師卻非常願意。我原本以為是因為男生比較大膽,讀了書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男生天性就喜歡冒險,因為冒險讓他們感到快樂。而同工不同酬的事,我原本以為,是因為女性常在生育年紀時放棄工作,回家照顧孩子,等她們孩子大了再回職場時,已經跟不上男性的薪資和職位。卻沒想過,原來從第一份工作的面試起薪,就因為女生比較不敢爭取,而輸在起跑點了。
角度二:父母和老師「鼓勵」男孩冒險,卻「勸阻」女孩不要冒險。
作者在書中以孩子受傷時,父母的反應明顯不同為例。男孩和女孩同樣是在打球時受傷,送醫檢查治療後,雙方父母問醫生的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出發點。男孩的父母問:兒子何時可以回去打球?而女孩的父母問:你認為我女兒該放棄打球嗎?或許她不適合這類運動?父母對女孩在遇到挑戰而失敗時的態度,有可能會讓女孩從此不敢再冒險。
父母多半過度保護女孩,沒有給她們和男孩一樣的冒險機會。因此,父母和老師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男女孩在「冒險」這一特質上。對待男孩,你必須了解他的動機,才可以「阻止」他做蠢事。對待女孩,你需要適時的「鼓勵」她去冒正當的險,以提升她的自我評價。
那要如何鼓勵女孩冒險呢?增加女孩探索新情境的經驗,先從女孩可以做的事開始,逐漸讓她們建立信心。當她們失敗時,要鼓勵她們,這樣她們便能夠面對恐懼並克服它,那麼下次再碰到完全陌生的環境時,她也有勇氣去面對。所以在男女分校的情況下,女生就敢去冒險,而不用擔心被男生嘲笑,或者被男生搶走所有冒險的機會。
我在台灣唸書時,只有小學是男女同班,國中和高職我都唸女校。現在看起來,我是誤打誤撞做的好選擇。因為在女校時,我可以完全照我的意思去打球、學電腦、大笑,而不用在乎異性的眼光,非常自在。高職我是唸私立的美容美髮科,所以同學開始比較在乎外表,而我還是可以因為學校沒有男生,而不用在乎外表。但在同學圈裡,我算是膽子大的,我會跟男校去聯誼,我會找男生教我騎打檔的機車,我也是班上第一個拿到手排汽車駕照的。
角度三:性別模糊的社會不等於性別平等。男女合校,反而強化了性別刻板印象。
作者提到,在人類的歷史中,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提供世代間,單一性別交流的機會。例如:女孩子和成年女性一起學針線、烘培,或加入女童軍;而男孩子和成年男性一起去打球、做木工,或加入男童軍,但現在這一類的機會非常少。每個人類團體延續下去的基礎,都在老一輩如何塑造年輕一代,而這個互動在單一性別的情境下效果最好。而如今,我們的社會失去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和機會。
心理學家對「社會化」的定義是「孩子學習他所存在社會的習俗,和道德觀念的歷程」,而「社會化」是單一性別團體的主要功能。不單是母親教導女兒,父親教導兒子,而是整個社區的女性都把他們文化的傳統和價值觀交給社區中的女孩,在男孩方面也一樣。雖然男女合班一起上機器人的課或是學習焊接,也可以學得很好,但世代間的傳承就斷了,因為你很難建立老師和學生的性別傳承感。
作者強調,在過去幾十年強力主張中性教養孩子的教育制度,反而使男女生學習狀況更加的刻板印象化。男生不再上藝術、舞蹈和外語課,因為那些是女生和女性化的男生才上的課。而女生上電腦、物理化學的人數一直下降,因為那些是男生和男性化的女生才上的課。但這個情況在男女分班或分校的時候不會出現,因為男生和女生都可以更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或願意去嘗試。
有一些研究也指出,男校的男生比較會聆聽別人說話,也不會一直想證明他是男子漢大丈夫,因為在男校,他可以很自在,也比較敢去探索「性別典型」之外的活動,例如:去上藝術、音樂、戲劇、外語的課。一旦他知道他是誰以後,他的性別認同根基穩固,他清楚知道做為一個男生的意義,知道長大後要成為怎樣的一個男人,他就會比較有自信,女孩亦同。
即使是21世紀,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其實還是存在許多性別的刻板印象。例如:男嬰房漆藍色,女嬰房漆粉紅色,但我自己其實比較喜歡藍色、綠色、黑色,也一直不懂為什麼性別和顏色有一定的關聯。我喜歡烘培和種菜、也喜歡重訓、拿電動工具做木工、換輪胎、拼裝IKEA買回來的櫃子。
我也不認同為什麼現在還一定是男主外、女主內。明明就有很多女生很會唸書,也很愛賺錢,卻不一定適合或喜歡在家帶小孩、煮飯洗衣,但還是會被世俗眼光綁架。我也看到有些男生其實很會帶孩子,也能煮飯洗衣、整理家務,但其他女性嘴上雖說羨慕,但眼神卻對那些有事業心的女性不以為然。難怪有人說,會為難女人的,多半是女人。重男輕女的,也是媽媽。
在這個時代,要如何讓男女特質可以平衡發展呢?這是我們最關心的事。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成為自信、勇敢的人,這二個在傳統上是對男性的描述;但是我們同時希望他們體貼、關心、可以聆聽別人說話,這些在傳統上是屬於女性的特質。我們其實是希望每個孩子長大後,都能很自在地表現出他的男性 (陽性) 和女性 (陰性) 特質,因為不論男女都同時具有陰陽特質,平衡發展才健康。
中文版譯者洪蘭教授也提到,早在1971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桑德拉·貝姆(Sandra Bem)提出了「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發現成功的人通常具有雙性化特質,既溫柔又堅強,同時具備工具型特質(如自信、獨立、有抱負、領導力、果斷、勇敢)和表達型特質(如熱情、溫柔、有同情心、親切、敏感)。這些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通常比傳統性別角色更強,適應能力也更好。
因此,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強調,教養應重視孩子的個性特質,並發展其異性別特點,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而不是按照單一性別的概念來教養子女。
此外,培養多元人格特質才能跨越性別限制。洪蘭教授強調,腦科學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了解男女發展和行為表現的差異,提醒我們要理解起跑點的不同、體諒不同性別發展的時間表、接納孩子的個別發展和差異,發展孩子的天賦和特質,給予不同程度的要求、教養和鼓勵,促進社會適應的多元人格特質和核心素養。
這一學派認為,單一性別的教養觀念容易限制孩子的天賦發展,忽視孩子的可塑性,應跨越性別的限制,看見孩子的優勢,提倡發展雙性優勢,讓孩子不僅擁有自身的特質,還具備異性別的發展特點,以應對社會快速變遷的需求。
現代的父母應該要用全人發展的角度教養子女。無論教養男女,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真心信任孩子就能讓孩子發揮能力。所謂的男女平等,應放在教育機會、工作機會和薪資的平等,不是男生非做女生的事,或女生非做男生的事不可,重點在於讓每個人都能做他喜歡的事。欣賞孩子的長處,放對地方,做有興趣的事,他就會充滿信心,就會讓他的天賦自然發光。
謝謝你與我一起共享這本 《養兒育女調不同》 ,
也衷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讓天賦發光。
我們下次見。
歡迎您分享本篇文章,請記得標明出處。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