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觀察思考札記】吃鳥鳥。那你做過嗎?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吃鳥鳥。那你做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課程的本質是框,沒有框就會四處流動,那些流動的東西很難掌握,流動不利課程進行,流動無法讓大人和小孩好好照著課程走──那些流動,不曉得今天會發生什麼。


大人設了框,並希望小孩穩定;穩定,可以讓「大家」好好上課,大人可以給出想給的東西,想進來的小孩可以好好收穫,而還不打算進來的小孩,可以不要來打擾。


而我雖然設了框,但不強調穩定;那個框是軟的,或是裡面的東西越過了也沒關係。我不曉得今天會發生什麼,我無法掌握那些東西會流去哪裡。我設計了字牌遊戲,不曉得最後會發生什麼。


這組字牌遊戲是這樣的──每個木塊都有一個詞,可能是名詞可能是形容詞可能是動詞或冠詞;然後小孩隨意翻三張牌,多半可以組出一個句子,比如抽到「家」、「黑黑的」、「人」,可以拼出「黑黑的家人」,也可以拼成「人家黑黑的」。同樣的五個字,排列組合不一樣,意思就不一樣。



raw-image




raw-image



遊戲很簡單,變化卻很多,小孩對這樣的遊戲很買單,連那些平常衝來衝去的小孩也過來玩。而從他們拼出的句子,剛好也可以看出小孩的個性。比如小恩拼出「一條」「靜靜的」「梯子」時,她說:「一條靜靜的梯子?好奇怪。」「不然你覺得梯子應該怎樣?」我問。「長長的啊,一條長長的梯子。」小恩說。


「一條長長的梯子,感覺聽起來就很長。一條靜靜的梯子,感覺這條梯子很安靜。」我說。


「你好像都喜歡奇怪的句子。」小恩一邊笑一邊說。


後來小恩抽到一張空牌,空牌就是可以任意填字。她把「靜靜的」換掉,另外在空牌上寫上「長長的」,拼成「一條長長的梯子」。


「所以你比較喜歡長長的梯子?」我問。

「嗯,我覺得長長的梯子比較正常。」小恩說。



raw-image



我請小孩把拼出的句子記錄下來,有的小孩記了,有的小孩只顧著拼不記錄。過了一會我聽到小林一直在笑,我湊過去看他抽到了什麼牌。


小林抽到一個「玩」,一個「鳥」,外加一張空牌。小林一邊笑,一邊在空牌上面寫上一個「鳥」。



raw-image




「哈哈哈,玩鳥鳥……」小林一直笑。其他的男孩也跟著笑。小恩一邊笑一邊皺眉頭,「老師,你看他們……」


「還可以換成『吃』,吃鳥鳥……」小林笑得更大聲了。然後男孩們就high起來。


「為什麼講吃鳥鳥就笑得那麼開心呀?」小孩一聽我講出「吃鳥鳥」三個字,笑得更開心。「你們說的『吃鳥鳥』是什麼啊?」我故意這樣問,但老實說我也不確定三年級的他們知道的究竟是什麼。


小傑一臉驚訝的說,「你不知道喔,鳥鳥啊,就是男生的那個啊。我畫給你看。」說完就在黑板上畫起男生的性器官來,睪丸也畫出來。「吃鳥鳥就是吃男生的鳥鳥。」小傑說。


「也有人說是雞雞啦!」小強說,接著他拼出「大象吃雞雞」,「雞雞也可以叫做大象。」小強說。


「大象吃雞雞,那不就是雞雞吃雞雞?」小林大笑。其他人跟著笑,我也在笑。他們笑得亂七八糟,「你們是不是因為平常都不能講這些,所以現在一直笑?」我問。


小林說平常也可以講啊,小恩說哪有平常老師在的時候你們都不敢講(咦所以我不是老師……?)小林說哪有我下課的時候都有講……


大家一邊笑一邊拼句子,一邊講吃鳥鳥,但偶爾也會討論起自己正在拼的句子,「昨天吃明天可以嗎?」小傑問。小葉則是默默的一直在拼自己的句子,他拼出「明天喜歡飛上天」、「杯子喜歡吃」、「貓討厭梯子」、「我空白的昨天」……



raw-image



「我寫完了!」過了一會,小傑大叫,然後跑去教室的圖書小角落找出一本書,翻到某一頁給我,「你看這個,男生跟女生就是這樣生小孩的。」


我拿過書來看,是一本有點類似健康科學之類的書(我當時有看書名但現在忘記了)。那一頁在講懷孕,男生和女生性交,精子和卵子結合,有文字說明,配合以漫畫形式呈現的圖示,那種工具書式漫畫的圖示。


小強跑來看了一眼,說好噁心。


我說會噁心嗎?小強說嗯啊。我說可是你爸和媽就是這樣生你的耶,這種事很正常,哪有噁心。小強還是說很噁心。小傑問所以男生的精子和女生卵子在一起就會生小孩喔?我說有可能,有成功受孕的話。小強問那男生跟女生牽手會生小孩嗎?我說不會,只是牽手精子跟卵子不會在一起啦。小強又說很噁心。小傑問他們為什麼要做?我說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喜歡彼此,想要跟喜歡的人做。做的時候如果沒有避孕,就可能會懷孕,然後生小孩。


我說完,小恩突然問:「那你做過嗎?」小恩張著大大的眼睛,不是挑釁的問,是認真的問。


因為太過突然,我停頓了幾秒鐘。我說,「我喔,我是成年人了耶。」

小恩不放棄的繼續追問,「那是有還是沒有?」


「這是我個人的隱私問題。」我最後這樣回答。


話出口的當下我突然覺得自己輸了。我沒想到有小孩會問得這麼直接。在小恩還沒有問我這個問題之前,我還以為自己很開放,可以正面接招任何問題。


小孩和我流出了字牌遊戲的框框之外。流出來後我才發現,有些東西我以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其實根本沒有。



這份札記的書寫方式並不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而是直接記錄課堂中的某些事件,我當下的反應,以及後來的思考。文章中所提及的問題,某些可能暫時沒有答案或定論,因為有的還在觀察思考,有的則是會在後續的札記中繼續書寫。


若你不清楚「自律觀察思考札記」的書寫動機,建議請先閱讀:

1. 學習的弔詭(三)沒有自由,就沒有自律

2.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前言:方便的小孩?


延伸閱讀: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他想上課,同時想玩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浪費時間?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所謂的「訓練自律」?

【自律觀察思考札記】那些在玩的小孩,就沒想要來問你可不可以玩?



更多「不想寫可以不要寫」的寫作課

raw-image

封面圖片:廖瞇提供

編輯:宅編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