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快樂不是學習的目的。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快樂。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讀到王立第二戰研所的一篇文章。沒有要戰,只是提供一些個人看法,而且算是補充看法。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學習的快樂來自於內在動機,不是擺爛

學習當然不可能都是「快樂」,會遇到困難,遇到門檻。但你想想幼兒,他們會因為跌倒就不站起來嗎?不會,他們跌倒了會哭,但他們會站起來,因為他們「想」,他們雖然跌倒,但站起來了就很快樂。所以快樂學習的意思不是「學習過程『都是』快樂」,而是「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雖然覺得很難但我還是快樂」──有點像是為了拼出一個精細模型熬個三天三夜,為了解出一個數學題目絞盡腦汁,或是為了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為它付出許多時間……
「學習是快樂的」,意味著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到快樂」,因為我「想學」,我發現自己「學到了」,所以我感到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上課時玩手機的快樂,放空擺爛的快樂,大人什麼都不管隨便我開心做什麼的那種快樂。
王立說,有些學生會對他說:「當年應該認真一點,不要太混……」嗯,所以如果「快樂學習」等於「混」,那麼我想不只王立不認同,我也不會認同,因為那樣等於是「擺爛學習」。快樂學習不是混,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我覺得快樂學習是「自主學習」,這與王立說的「學生必須要有內在動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相同。
我在「小自學生」這個分類裡寫的文章,當中雖然有許多陪伴他們自學的困難與辛苦,但我也在過程中看到了他們的自主性。比如皮蛋,他在四歲的時候,會因為寫出一個字而開心到想要跟大人抱抱。然後皮蛋現在快六歲,上課的時候只要他當天的狀態好,他就很想寫字;當他寫了十個字、十五個字,他會開心的說:「我寫十個字了,我寫十五個字了……」我發現,在他自己很想的情況下,他就會一直寫下去。
當然他也會說,「我寫得手好痠喔,我要休息一下……」而他自己休息了五分鐘後,他就又回來繼續寫。我們小時候學寫字那種,因為被規定功課而跟老師討價還價、或不想寫、或能拖就拖、或叫苦連天的狀態,我在皮蛋身上看不到這樣的現象。
皮蛋天生就很愛寫字嗎?我覺得不是。我覺得反而是每個小孩「天生」都喜歡「學」,只要是在他們自主的情況下。
我所接觸的學生多半是自學生,而從王立提過的經歷來看,他所接觸的多半是學校或是補教學生,儘管我們領域不同,但我想我們應該都認同──學習確實不是一直快樂,一定伴隨著困難與辛苦;但一旦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他就會想要越過那個辛苦,一旦他越過辛苦,他就可能更快樂。

對於「現實」,我還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儘管我與王立都覺得「快樂學習」不是那種「快樂學習」,但我發現我們在談論快樂學習的出發點不太相同。我們雖然都認為快樂學習必須出自於內在動機,但讀完王立的文章我的感覺是,他是在教育體制下(不得不學)的情況下,努力希望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因為人生的「血實」的,「你不好好拚,你就無法掌握你自己的人生」。
簡單的說,王立認為「有錢人家的小孩有機會選擇」,當然可以快快樂樂;而中低階層背景的小孩,如果想要「未來有所選擇」就只能拚,在升學管道中拚出一條路,根本沒有機會去談什麼喜不喜歡,自不自主。
這話說得也沒錯,但也不全是事實。有錢確實有機會做更多元的選擇,但實際情況是,許多有錢人做的仍舊是主流的選擇。而是不是只有有錢人有機會做多元選擇呢?我覺得不一定,至少在我目前接觸的共學團體中,許多人沒有身家背景的,他們仍舊用自己的方式,試著往自己理想的自學之路前進
當然我不否認,要想能夠選擇,還是多少要有一些餘裕,但這個餘裕不一定是金錢上的餘裕,也可能是時間上的餘裕,更多時候是心理狀態的餘裕(比如雖然不有錢,但因為生活型態花費不高,所以也不需要拚命賺很多錢;或是確實能試著放下為人父母可能著急的心,陪著孩子看著他們慢慢發展與變化;還有,是不是能打破白領階級買車買房等有資產就等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我倒也不否認王立說的,人生是「血實」的,沒有那個資源就不要太鼓吹「希望」。他說的也沒錯,但我想說的是,教育除了讓人看見血實(現實),但更該讓學生擁有不被現實綁架的能力。一個人在接觸這個世界後,他用什麼方式去應對現實?他有沒有能力讓自己不被現實吞沒?他會不會以為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教育究竟是要開人的眼界?還是拉住人的腳?
我與王立同樣都認為自主學習重要。但王立的自主學習感覺上似乎是在「升學管道」上自主學習,在不得不中自主學習。而我認為的自主學習是非指導原則的自主學習。我認為這兩者還是不太一樣,王立希望學生看清現實,而我則是希望學生不要被現實綁架。

文章PO出後,AK在我臉書上回應:
以我在學校教學現場所見所聞,確實有些教學活動太「甜」了卻沒什麼營養,塞滿了快樂的活動式的競爭遊戲的課堂,讓有能力學生在那裡就只是一心求勝,未必有學到什麼東西;能力不足的學生在那種課堂只是更加自卑更加疏離,但他們仍然是歡迎這樣的課程設計的,因為感覺整節都在玩,比較沒有壓力。附加的效應是,學生在其他比較傳統、或是不那麼好玩的課堂,就放空、或是因無聊而搗亂、或是會想要求老師也能像某某老師那樣採遊戲競爭方式上課。

比起老師在臺上除了講課還是講課,一點都不在乎臺下學生學習得有不有趣、無不無聊,這種傳統課堂風景,當然老師用心設計的,讓學生可以一邊感興趣的探索玩樂一邊真正學到東西的課,是我認為最理想不過的了。但是,目前「快樂學習」的風潮,確實老師如果不深入思考有沒有學習,就一心想要用快樂來吸引學生,而隨著年紀增長課程變難,學生仍然期待著歡樂學習,定不下心來聆聽,以及探索,真的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AK的留言剛好把我之前想切但還沒寫出來的東西,點出來了。藉他的留言,我剛好可以再繼續往下整理──

我所觀察到的「那種」「快樂學習」,簡單分為兩種──

1. 停留在形式上有趣的「快樂學習」,卻無法讓學生再進去裡面一點,與自己的內在動機連結。

2. 所謂比較傳統的教學,學生如果進不去就自己放空的那種「快樂學習」。

像AK說的,「讓學生可以一邊感興趣的探索(但我覺得不一定要玩樂XD)一邊真正學到東西的課」,這也是我理想中的「快樂學習」。但我不覺得做不到這樣的老師就不好或是怎樣,因為這真的很難,特別在學校裡(因為一打多多多,又被體制很多東西綁住)。

所以我是覺得,老師有這樣的心,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就好。然後,我覺得學習應該是雙向的,除了老師努力往那邊去,如果可以的話老師也應該讓學生能夠真實反映自己在上課時的感覺,然後兩邊一起看如何能夠快樂學習,畢竟,學習不是老師硬要加給學生的,如果老師能讓「學習」這件事回到學生自己身上,那麼離快樂學習就不遠了。

當然,老師得有這樣的空間與餘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那天,夥伴提出了「選修」的想法。他說,他們原本覺得「文字課」應該是一種「必修」的課,一種一定要透過上課來學習的東西:「文字是一種工具,學會了自然就可以自己去學習許多事。」但這一年多暖蛇下來,他覺得好像不一定,說不定等到小孩自己對於上文字課有更明顯的動機,讓更有動機的小孩來選修文字課,也是一種方法?
「廖瞇有沒有來上文字課對你來說有差嗎?」聽說小孩給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回答。我還不曉得小孩的想法。但當我看到這個提問時,還是緊張了一下。小孩會說什麼呢?我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我把同樣的問題拿來問自己:「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我覺得』對小孩來說有差嗎?」 「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對我來說有差嗎?」
寫之前覺得自己好像快要壞了,開始寫的時候覺得自己漸漸好了。寫完的時候覺得根本就沒有什麼了。可是今天,今天好像又突然掉到水裡。可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那究竟是怎麼了?寫的雖然是自溺,但與上課有關。與上課有關,卻與教學無關。我之前寫了許多分析小孩狀態的文章,卻很少分析自己的狀態。
「到底是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還是根本不可能知道未來的事呢?」 我們不可能知道未來的事對嗎?未來的事還未來,怎麼可能知道?既然如此,那麼大人為什麼經常問孩子:「未來想做什麼?」從前的我為什麼要問我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我目前主要的兩種教學場域,其中一個是與基金會合作,去到偏鄉小學上藝術與人文課程。一間學校安排兩堂課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究竟我能跟這些我第一次見面,而且可能只見一次面的學生,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呢?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那天,夥伴提出了「選修」的想法。他說,他們原本覺得「文字課」應該是一種「必修」的課,一種一定要透過上課來學習的東西:「文字是一種工具,學會了自然就可以自己去學習許多事。」但這一年多暖蛇下來,他覺得好像不一定,說不定等到小孩自己對於上文字課有更明顯的動機,讓更有動機的小孩來選修文字課,也是一種方法?
「廖瞇有沒有來上文字課對你來說有差嗎?」聽說小孩給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回答。我還不曉得小孩的想法。但當我看到這個提問時,還是緊張了一下。小孩會說什麼呢?我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我把同樣的問題拿來問自己:「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我覺得』對小孩來說有差嗎?」 「我有沒有繼續上文字課,對我來說有差嗎?」
寫之前覺得自己好像快要壞了,開始寫的時候覺得自己漸漸好了。寫完的時候覺得根本就沒有什麼了。可是今天,今天好像又突然掉到水裡。可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那究竟是怎麼了?寫的雖然是自溺,但與上課有關。與上課有關,卻與教學無關。我之前寫了許多分析小孩狀態的文章,卻很少分析自己的狀態。
「到底是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還是根本不可能知道未來的事呢?」 我們不可能知道未來的事對嗎?未來的事還未來,怎麼可能知道?既然如此,那麼大人為什麼經常問孩子:「未來想做什麼?」從前的我為什麼要問我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我目前主要的兩種教學場域,其中一個是與基金會合作,去到偏鄉小學上藝術與人文課程。一間學校安排兩堂課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究竟我能跟這些我第一次見面,而且可能只見一次面的學生,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衣櫥整理」是懶媽最常被問到的整理問題之大宗。 「快時尚」為大家帶來更多便利,卻也同時製造了許多隱形困擾。 擔心自己穿得不夠時尚。 擔心自己衣物量爆棚塞不下衣櫃。 擔心自己太胖。 擔心丟掉衣服的自己太浪費。 我們擔心了許多,卻忘了擔心「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十多年的自由工作者,每次看到那種要求自己在家工作要學會「自律」或是「規律」(紀律)安排時間的說法,就感到被約束和被框架而覺得心的不自由。倒也不是說自由工作者不需要在時間上有所規劃,而是不需要用這種有規範性的詞𢑥來限制在家工作時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Thumbnail
內心有愛,才能真正謙卑。因為愛,讓自我學會無私。謙卑,不是把自己看低一點,也不是刻意要求自己把身段放低一些,而是在想到自己的時候,同等比例地為別人也設想到。甚至,有一天,願意為了成全別人,而毫無眷戀地放下自己。——《謙卑的力量》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語言可以講得很流暢、也很直覺,有時甚至都只是情緒反應,不太有「腦內翻譯」的動作。相反有更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學語言,說話總難以如同反射動作一般,同時有總引起「逐字翻譯」的傾向,話(母語)到嘴邊時的衝動,老是因為(腦內)的文字(外語)排列還沒就緒,令對方感到你似乎常常「欲言又止」。
Thumbnail
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思考及對事件的立場,釐清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學習接納不同的存在,試著了解每個人都只能看見一片風景,沒有人有全景的視野,所以我們才需要相互討論和溝通交流。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衣櫥整理」是懶媽最常被問到的整理問題之大宗。 「快時尚」為大家帶來更多便利,卻也同時製造了許多隱形困擾。 擔心自己穿得不夠時尚。 擔心自己衣物量爆棚塞不下衣櫃。 擔心自己太胖。 擔心丟掉衣服的自己太浪費。 我們擔心了許多,卻忘了擔心「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十多年的自由工作者,每次看到那種要求自己在家工作要學會「自律」或是「規律」(紀律)安排時間的說法,就感到被約束和被框架而覺得心的不自由。倒也不是說自由工作者不需要在時間上有所規劃,而是不需要用這種有規範性的詞𢑥來限制在家工作時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Thumbnail
內心有愛,才能真正謙卑。因為愛,讓自我學會無私。謙卑,不是把自己看低一點,也不是刻意要求自己把身段放低一些,而是在想到自己的時候,同等比例地為別人也設想到。甚至,有一天,願意為了成全別人,而毫無眷戀地放下自己。——《謙卑的力量》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語言可以講得很流暢、也很直覺,有時甚至都只是情緒反應,不太有「腦內翻譯」的動作。相反有更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學語言,說話總難以如同反射動作一般,同時有總引起「逐字翻譯」的傾向,話(母語)到嘴邊時的衝動,老是因為(腦內)的文字(外語)排列還沒就緒,令對方感到你似乎常常「欲言又止」。
Thumbnail
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思考及對事件的立場,釐清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學習接納不同的存在,試著了解每個人都只能看見一片風景,沒有人有全景的視野,所以我們才需要相互討論和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