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快樂不是學習的目的。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讀到王立第二戰研所的一篇文章。沒有要戰,只是提供一些個人看法,而且算是補充看法。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學習的快樂來自於內在動機,不是擺爛

學習當然不可能都是「快樂」,會遇到困難,遇到門檻。但你想想幼兒,他們會因為跌倒就不站起來嗎?不會,他們跌倒了會哭,但他們會站起來,因為他們「想」,他們雖然跌倒,但站起來了就很快樂。所以快樂學習的意思不是「學習過程『都是』快樂」,而是「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雖然覺得很難但我還是快樂」──有點像是為了拼出一個精細模型熬個三天三夜,為了解出一個數學題目絞盡腦汁,或是為了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為它付出許多時間……

「學習是快樂的」,意味著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到快樂」,因為我「想學」,我發現自己「學到了」,所以我感到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上課時玩手機的快樂,放空擺爛的快樂,大人什麼都不管隨便我開心做什麼的那種快樂。

王立說,有些學生會對他說:「當年應該認真一點,不要太混……」嗯,所以如果「快樂學習」等於「混」,那麼我想不只王立不認同,我也不會認同,因為那樣等於是「擺爛學習」。快樂學習不是混,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我覺得快樂學習是「自主學習」,這與王立說的「學生必須要有內在動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相同。

我在「小自學生」這個分類裡寫的文章,當中雖然有許多陪伴他們自學的困難與辛苦,但我也在過程中看到了他們的自主性。比如皮蛋,他在四歲的時候,會因為寫出一個字而開心到想要跟大人抱抱。然後皮蛋現在快六歲,上課的時候只要他當天的狀態好,他就很想寫字;當他寫了十個字、十五個字,他會開心的說:「我寫十個字了,我寫十五個字了……」我發現,在他自己很想的情況下,他就會一直寫下去。

raw-image

當然他也會說,「我寫得手好痠喔,我要休息一下……」而他自己休息了五分鐘後,他就又回來繼續寫。我們小時候學寫字那種,因為被規定功課而跟老師討價還價、或不想寫、或能拖就拖、或叫苦連天的狀態,我在皮蛋身上看不到這樣的現象。

皮蛋天生就很愛寫字嗎?我覺得不是。我覺得反而是每個小孩「天生」都喜歡「學」,只要是在他們自主的情況下。

我所接觸的學生多半是自學生,而從王立提過的經歷來看,他所接觸的多半是學校或是補教學生,儘管我們領域不同,但我想我們應該都認同──學習確實不是一直快樂,一定伴隨著困難與辛苦;但一旦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他就會想要越過那個辛苦,一旦他越過辛苦,他就可能更快樂。

對於「現實」,我還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儘管我與王立都覺得「快樂學習」不是那種「快樂學習」,但我發現我們在談論快樂學習的出發點不太相同。我們雖然都認為快樂學習必須出自於內在動機,但讀完王立的文章我的感覺是,他是在教育體制下(不得不學)的情況下,努力希望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因為人生的「血實」的,「你不好好拚,你就無法掌握你自己的人生」。

簡單的說,王立認為「有錢人家的小孩有機會選擇」,當然可以快快樂樂;而中低階層背景的小孩,如果想要「未來有所選擇」就只能拚,在升學管道中拚出一條路,根本沒有機會去談什麼喜不喜歡,自不自主。

這話說得也沒錯,但也不全是事實。有錢確實有機會做更多元的選擇,但實際情況是,許多有錢人做的仍舊是主流的選擇。而是不是只有有錢人有機會做多元選擇呢?我覺得不一定,至少在我目前接觸的共學團體中,許多人沒有身家背景的,他們仍舊用自己的方式,試著往自己理想的自學之路前進

當然我不否認,要想能夠選擇,還是多少要有一些餘裕,但這個餘裕不一定是金錢上的餘裕,也可能是時間上的餘裕,更多時候是心理狀態的餘裕(比如雖然不有錢,但因為生活型態花費不高,所以也不需要拚命賺很多錢;或是確實能試著放下為人父母可能著急的心,陪著孩子看著他們慢慢發展與變化;還有,是不是能打破白領階級買車買房等有資產就等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我倒也不否認王立說的,人生是「血實」的,沒有那個資源就不要太鼓吹「希望」。他說的也沒錯,但我想說的是,教育除了讓人看見血實(現實),但更該讓學生擁有不被現實綁架的能力。一個人在接觸這個世界後,他用什麼方式去應對現實?他有沒有能力讓自己不被現實吞沒?他會不會以為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教育究竟是要開人的眼界?還是拉住人的腳?

我與王立同樣都認為自主學習重要。但王立的自主學習感覺上似乎是在「升學管道」上自主學習,在不得不中自主學習。而我認為的自主學習是非指導原則的自主學習。我認為這兩者還是不太一樣,王立希望學生看清現實,而我則是希望學生不要被現實綁架。


文章PO出後,AK在我臉書上回應:

以我在學校教學現場所見所聞,確實有些教學活動太「甜」了卻沒什麼營養,塞滿了快樂的活動式的競爭遊戲的課堂,讓有能力學生在那裡就只是一心求勝,未必有學到什麼東西;能力不足的學生在那種課堂只是更加自卑更加疏離,但他們仍然是歡迎這樣的課程設計的,因為感覺整節都在玩,比較沒有壓力。附加的效應是,學生在其他比較傳統、或是不那麼好玩的課堂,就放空、或是因無聊而搗亂、或是會想要求老師也能像某某老師那樣採遊戲競爭方式上課。

比起老師在臺上除了講課還是講課,一點都不在乎臺下學生學習得有不有趣、無不無聊,這種傳統課堂風景,當然老師用心設計的,讓學生可以一邊感興趣的探索玩樂一邊真正學到東西的課,是我認為最理想不過的了。但是,目前「快樂學習」的風潮,確實老師如果不深入思考有沒有學習,就一心想要用快樂來吸引學生,而隨著年紀增長課程變難,學生仍然期待著歡樂學習,定不下心來聆聽,以及探索,真的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AK的留言剛好把我之前想切但還沒寫出來的東西,點出來了。藉他的留言,我剛好可以再繼續往下整理──

我所觀察到的「那種」「快樂學習」,簡單分為兩種──

1. 停留在形式上有趣的「快樂學習」,卻無法讓學生再進去裡面一點,與自己的內在動機連結。

2. 所謂比較傳統的教學,學生如果進不去就自己放空的那種「快樂學習」。

像AK說的,「讓學生可以一邊感興趣的探索(但我覺得不一定要玩樂XD)一邊真正學到東西的課」,這也是我理想中的「快樂學習」。但我不覺得做不到這樣的老師就不好或是怎樣,因為這真的很難,特別在學校裡(因為一打多多多,又被體制很多東西綁住)。

所以我是覺得,老師有這樣的心,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就好。然後,我覺得學習應該是雙向的,除了老師努力往那邊去,如果可以的話老師也應該讓學生能夠真實反映自己在上課時的感覺,然後兩邊一起看如何能夠快樂學習,畢竟,學習不是老師硬要加給學生的,如果老師能讓「學習」這件事回到學生自己身上,那麼離快樂學習就不遠了。

當然,老師得有這樣的空間與餘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2020/04/13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Thumbnail
2020/04/13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Thumbnail
2019/11/14
那天,夥伴提出了「選修」的想法。他說,他們原本覺得「文字課」應該是一種「必修」的課,一種一定要透過上課來學習的東西:「文字是一種工具,學會了自然就可以自己去學習許多事。」但這一年多暖蛇下來,他覺得好像不一定,說不定等到小孩自己對於上文字課有更明顯的動機,讓更有動機的小孩來選修文字課,也是一種方法?
Thumbnail
2019/11/14
那天,夥伴提出了「選修」的想法。他說,他們原本覺得「文字課」應該是一種「必修」的課,一種一定要透過上課來學習的東西:「文字是一種工具,學會了自然就可以自己去學習許多事。」但這一年多暖蛇下來,他覺得好像不一定,說不定等到小孩自己對於上文字課有更明顯的動機,讓更有動機的小孩來選修文字課,也是一種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敗學習力〉————劉軒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的階段多少都有遇過一種天才型的人:很少看到他在讀書,但成績卻比大家都好!這是為什麼?又是怎麼辦到的?難道老天就這麼不公平?
Thumbnail
〈不敗學習力〉————劉軒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的階段多少都有遇過一種天才型的人:很少看到他在讀書,但成績卻比大家都好!這是為什麼?又是怎麼辦到的?難道老天就這麼不公平?
Thumbnail
「老師,我喜歡聽妳講心理學。可不可以以後有機會多講一些?」 一大早, ㄧ學生靠在我正忙著改聯絡簿的桌邊, 細聲對我說出內心的期待。 唉呀! 那有什麼問題呢? 這是我最愛做的事呀!(偷笑🤭) 等等我的課, 就來現學現賣, 跟孩子們聊聊最近在思考的演講題目: 「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 我:「問
Thumbnail
「老師,我喜歡聽妳講心理學。可不可以以後有機會多講一些?」 一大早, ㄧ學生靠在我正忙著改聯絡簿的桌邊, 細聲對我說出內心的期待。 唉呀! 那有什麼問題呢? 這是我最愛做的事呀!(偷笑🤭) 等等我的課, 就來現學現賣, 跟孩子們聊聊最近在思考的演講題目: 「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 我:「問
Thumbnail
記得孩子讀中學時,每次吃完飯進房間讀書時,都會說:「我們要樂讀去了!」勉勵自己,也是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讀書是快樂的!」 不過,為了升學考試而讀書,真的是全然快樂的嗎?這些年有許多教改團體或家長在呼籲或提倡讓孩子快樂學習,同時專家們也不斷告訴我們,為了升學考試爭取那幾分差距而痛苦的反覆練習或機械化
Thumbnail
記得孩子讀中學時,每次吃完飯進房間讀書時,都會說:「我們要樂讀去了!」勉勵自己,也是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讀書是快樂的!」 不過,為了升學考試而讀書,真的是全然快樂的嗎?這些年有許多教改團體或家長在呼籲或提倡讓孩子快樂學習,同時專家們也不斷告訴我們,為了升學考試爭取那幾分差距而痛苦的反覆練習或機械化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基本上,追求快樂與追求學業之間是沒有衝突的,不僅如此,而且是需要尋求兩者的融合。前文提及過的史賓塞,他提倡的快樂教育的目的並非只是快樂,而是透過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探索並尋求解答,無論能否獲得解答,孩子都可以從中獲得快樂。這種學習過程是以學習者為本,是符合學程
Thumbnail
基本上,追求快樂與追求學業之間是沒有衝突的,不僅如此,而且是需要尋求兩者的融合。前文提及過的史賓塞,他提倡的快樂教育的目的並非只是快樂,而是透過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探索並尋求解答,無論能否獲得解答,孩子都可以從中獲得快樂。這種學習過程是以學習者為本,是符合學程
Thumbnail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Thumbnail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Thumbnail
學習重在突破自己的樂趣,安安穩穩地學習已知的知識,是加強信心練習對這門知識的熟悉感,並非是真正的學習。真正的學習是有點痛苦的,他會讓你看到不怎麼樣的自己,不那麼優秀的自己
Thumbnail
學習重在突破自己的樂趣,安安穩穩地學習已知的知識,是加強信心練習對這門知識的熟悉感,並非是真正的學習。真正的學習是有點痛苦的,他會讓你看到不怎麼樣的自己,不那麼優秀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那個時代的爸媽都很被「快樂學習」的口號打動,可是中文是出了名的難學,小孩子又正在愛玩的年紀,到底該怎麼學才會快樂?難道是用遊戲來包裝學習?那,一旦包裝遊戲的糖衣溶解後,學習還會是甜美的嗎?這種過於強調直觀的學習,容易到手的快樂,小孩真的能一邊玩一邊學嗎?我們甚至不能確定孩子真的是快樂的⋯
Thumbnail
我們那個時代的爸媽都很被「快樂學習」的口號打動,可是中文是出了名的難學,小孩子又正在愛玩的年紀,到底該怎麼學才會快樂?難道是用遊戲來包裝學習?那,一旦包裝遊戲的糖衣溶解後,學習還會是甜美的嗎?這種過於強調直觀的學習,容易到手的快樂,小孩真的能一邊玩一邊學嗎?我們甚至不能確定孩子真的是快樂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