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7/1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見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堂―「被遺忘的國境太平島」推薦序

        這幾年南海諸島屢屢引起國際關注,因為這裡是南海各國互相掠奪角力的戰場,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區域的海底蘊藏豐富的石油,再加上這個地區是航海的交通要道,是從太平洋進入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地帶。
        就在這個國際紛爭尚未平息的現在,海巡署侯建安分隊長所寫所拍攝的書,是恰逢其時,他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既然熟悉又陌生的海上天堂。
        說是天堂應該沒有錯,因為看作者拍的相片,真的會讚嘆這兩個地方一點也亞於全世界著名的那些觀光聖地度假天堂。作者能夠拍出那麼多令人驚豔的美景,我想除了攝影技巧之外,最主要的是來自於長期的觀察與守候,畢竟除了駐紮在當地的軍警人員,誰能夠看盡各種天候的變化?
        也幸好他有攝影的興趣,否則在一個面積才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島上一待就半年,恐怕也是非常難熬的。我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時,曾經去過東沙環礁,為了評估是否要設立海洋國家公園的參訪,短短一個白天的行程,對那個地方的美麗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如今再細看作者所拍的作品,才能真正看到令人屏息的美麗。
        我也希望大家藉本書,重新看見我們周遭的海洋,因為看不到海,就不可能建立屬於海洋民族的文化與性格。
        台灣的確是個島,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寬容壯闊,勇於冒險,視野胸襟的恢弘,甚至常常面對海天一線自然生命所領悟呈現的純真浪漫,的確是值得追求或塑造的文化意象。很可惜的,若是我們改變我們與海洋接觸的關係,台灣的海洋文化只會變成「海鮮」文化!  
      當我們看不見海時,是不可能變成海洋民族的,只可能形成島國心態,島國心態與海洋民族剛好是個對立面,海洋民族象徵了勇於冒險,視野寬闊以及天真浪漫,至於島國心態則是胸襟狹窄,眼光淺短且勇於內鬥,當我們被高高的堤防給擋住,看不見海,只能朝內看,因為島的資源有限,當然只能勇於內鬥爭搶那小小的餅,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是何等的廣大。
        想要塑造我們的海洋文化,或許就從看這本書看見我們的海開始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