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對爸爸影響最大的頓悟是什麼嗎?」 「什麼是頓悟?」B寶反問。 我跟她解釋:「頓悟最早是宗教的說法,後來一般人也常用,涵意大概跟啟發、體會、有點接近。意思是說,當我們經歷過一件事情,或者看到一個故事,一部電影,甚至只是一句話,從此你的價值觀,你看待世界的方法,或者你的人生選擇就不一樣了,那個改變的時刻或機緣,就可以稱為你的頓悟。相反的,若是你看完故事,仍舊過一樣的生活,那麼那個故事對你來說就只是個故事,那句話頂多也就是作文可以引用的名言佳句罷了!」 才剛解釋完,A寶就急著回應:「我知道,你講過,你在小時候看到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給你很大的影響。」 的確,這本世界名著裡的這段著名的情節,可以說是我人生的第一個頓悟。 有一次湯姆因為調皮搗蛋,被撫養他的姑媽處罰油漆院子外的籬笆。村子裏的孩子們都取笑他被處罰而不能跟他們一起玩要。只見湯姆以一副藝術家的姿態很得意地漆著油漆,這引起其他頑童的興趣,紛紛要湯姆讓他們玩一下。這時湯姆故意吊胃口:「不行,這片牆面對著全村子,很重要,你們沒有資格漆。」最後這些頑童只好紛紛拿出他們最珍貴的玩具寶貝給湯姆,好交換讓他們也可以漆一下的權利。結果湯姆舒舒服服地坐在樹蔭下,看著排成一列等著油漆的同伴,同時還吃著他們進貢的糖果呢! 我點點頭:「沒有錯,當初看了這個故事,給了我豁然開朗的感覺,從此人生就不一樣了,這四十多年來,只要遇到不順遂或痛苦的事情,腦海就會浮起這個生動鮮活的場景,提醒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是最大關鍵,甚至同一件事,只要看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完全兩樣。就像是入監服刑的囚犯與宗教大師的閉關,兩者的外在條件一模一樣,但是心情卻有天壤之別,因為大師的心靈是自由的,囚犯的心靈是不自由的。從此我就不太會抱怨了。」 停了一會,我繼續問她們:「妳們知道影響我的第二個頓悟是什麼嗎?」 B寶最近為了寫她社會學的荒野研究報告,曾上網查閱了我一些演講的影片跟文章,所以試著猜測:「是不是那段著名的祈禱詞,請賜給我平靜,能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給我勇氣,能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請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我為B寶鼓掌:「賓果,當時是我讀高中時,英文老師發下的講義裡的字句,當時,我正為這句漂亮的佳句而讚歎時,坐在我隔壁的同學卻冷冷地說:「這一句根本是廢話,一點意義也沒有!」看到我滿臉狐疑的樣子,同學繼續解釋道:「你看這一句話有沒有像我們常開玩笑說的『大郎的弟弟叫二郎,二郎的哥哥叫大郎,廟的前面有旗竿,旗竿的後面有廟』,話講了半天,卻等於沒講一樣。我們面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原本也就只有這兩種態度,要嘛摸摸鼻子接受下來,要嘛去抗議去改變,我們缺的是不知道那些事情該接受還是抗議,看完這句話,我們還是沒有學到那個分辨的智慧啊!」聽了這番話,一時還真無法反駁,不過,到底什麼是分辨的智慧也一直縈繞在我心裏。」 B寶附議:「真的有很多漂亮的話,其實都是廢話啊!」 我點點頭繼續說:「到了大二時,有一陣子忙著社團,在籌辦許多活動忙得焦頭爛額中,忽然體會到,原來要區分可以改變或無法改變的智慧並不難,只有自己能做的事以及自己的態度與看法,是唯一自己可以改變的;而必須求之於人的,或是別人要怎麼對待我,是要幫我們的忙,還是放鴿子扯後腿,要稱讚我們還批評我們,我們只能平靜的接受,是當下不必去改變也無法改變的事。換句話說,當時我的體會就是,不要對別人有期待,不要讓別人的言語與行為來影響自己的情緒與態度。」 A寶發現:「這個頓悟跟你小學時的頓悟有點像,主要是調整自己的看法,現在既然是無法改變的,只好阿Q式的安慰自己囉!」 「咦!話不是那麼說的,阿Q是逃避退縮,但是我的改變是積極的耶!」 B寶也加入故意找碴:「從此對人不再有期待,這好像很消極嘛!」 我哈哈大笑:「不會啊! 其實有了這樣的頓悟之後,這三十年來,我反而得到最多人的幫忙與協助,因為原本我不期待別人幫我忙的,結果一但當別人來幫忙了,我們的感激,往往會使別人幫我更多忙;同時若別人放我鴿子或惡意批評與中傷,也因為原本對別人就沒有期待,所以也可以維持平常心,到後來,那些人也會不好意思而友善相待甚至轉而協助我們。」 不過我嘆了口氣:「不過,要做到不對別人有期待,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簡直是宗教大師層級的人才做得到,如你我一般的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對別人有許多的期待,甚至往往放在心裡不講出來,這種沒有說出口的期待我把它稱為秘密合約!」 AB寶好奇:「秘密合約?」 「一般所謂合約,就是用白紙黑字寫下立約雙方的權利跟義務,之後大家照著約定走就可以了,清清楚楚,沒有個人情緒在裡面。可是在真實生活中,會影響人生幸福的關鍵事物,比如我們的家人,我們工作合作的夥伴,我們的好朋友,彼此卻不會用白紙黑字定下對對方的期待。比如說我們認為家人應該記得我們的生日,同事應該要瞭解我們的苦心,老闆應該知道我們的努力,我們也希望朋友應該能夠體會我們的心情,每一個的「應該」都是我們對別人沒有說出口的期待,這些秘密的期待落空之後,就造成我們被剝剝,被忽視,失望,氣憤或幻滅的種種情緒。」 A寶喃喃自語:「他應該。」 我附合著:「沒錯,這是個關鍵字,只要我們的腦海或嘴裡出現「他應該」這三個字時,就要立刻提醒自己,我又有對別人產生沒有說出口的期待了!」 B寶追問:「這個提醒是自我要求的,但是在團隊哩,或跟朋友相處中,如何去了解彼此有什麼祕密合約呢?」 我點點頭:「通常我們會推測也許別人對自己會有甚麼樣的期待,可是通常我們都猜錯了!可是華人往往都很內斂,不太習慣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比如說,班上要選幹部,你的死黨問要不要提名你,明明你很想當,但是又不好明說,反而會不好意思的表示拒絕。可是一但你的死黨提名別人了,這時你又氣得半死。這種沒說出口的期待常常會令自己得內傷,甚至覺得被好朋友背叛!」 A寶提醒我們:「爸爸你還是沒有告訴我們具體方法,該如何減少雙方的秘密合約?」 我想了想:「對個人來說,我們要細心體察周遭家人同事朋友真正的心情,在日常相處中觀察他們的興趣,性格以及他們關心什麼,在乎什麼。若是你是公司主管或是領導團隊時,要儘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機會或聚會,在營造適當氣氛之下,所謂酒酣耳熱或花前月下,引導大家說出對組織,對夥伴的看法與想法,以及他們為什麼要加入這個團隊,當然,若能塑造有直話直說的組織文化,那也可以省下許多彼此誤解的成本。」 B寶若有所思:「難怪爸爸曾提醒我們,有時候參加朋友的喝酒狂歡也是必要的,因為酒後會吐真言,原來這個真言往往就是藏在內心的秘密合約了!」 我稱讚B寶的舉一反三,也下個結論結束這場討論:「人的確是很複雜的,我們不太能從表面言語去理解一個人,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獨特的恐懼或渴望所形成的世界觀,所以若能破解夥伴們之間的祕密合約,雙方就能夠相處得和諧與融洽,如果妳們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我以後再找些其他的真實故事跟妳們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