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綠獎、聯電與執行長

九月底綠獎的網路投票截止,十多個入圍複審的計畫也將會在評審委員的決審會議之後公布。
綠獎是國內知名的IC產業聯華電子公司所舉辦,鼓勵贊助台灣非營利機構所提的環境保育的行動計劃,今年是第一屆,聯電董事會已通過,至少會連續舉辦十年。我應邀擔任綠獎的顧問,提供綠獎的內容方向與評審委員的建議。
今年評審委員邀請到國內兼具學術與行動的三位前輩,包括了曾任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現任科學人總編輯的李家維教授;台灣環境運動最有影響力的陳玉峰教授,以及有青蛙公主之稱的楊懿如教授。
其實大企業願意出點錢贊助公益行動,在近年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下,是很普遍,不稀奇的事。但是一個企業領導人願意撥出時間,親身參與,就很不容易了。
上星期聯電顏博文執行長就特地從新竹到台北,在評審全天的複審會議中,與評審共進午餐,感謝評審的參與。
而且聯電特地挑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當作第一屆綠獎的啟動典禮,在會中邀請我作了一場專題演講,顏執行長要求聯電二百多位中高階主管都要參加,而且他也從頭聽到尾。
五月我到聯電的台南廠演講,顏執行長也要求台南廠區的所有主管都必須參加。演講前一天,承辦的同仁告訴我說,顏執行長也會來聽。原本我以為這只是希望台南主管不要缺席的說法,畢竟執行長在新竹已聽過了。
想不到當天下午他真的專程從新竹到台南,就是為了聽演講而跑一趟。我嚇了一跳,問他說:「講題一樣,你不是在新竹已經聽過了嗎?」他回答:「因為你講的有些內容我沒有記得很清楚,所以我再來聽一次。」
老實說,這十多年不知去過多少大企業,也到過幾乎大部分的政府部門,似乎沒有遇到像顏執行長這麼認真的機關首長。
環境教育法通過已經很多年,法律規定每個公務員每年一定要上四個小時環境教育的課程,同時在企業社會責任中,環境參與也是主流,但是從公家單位到民間機構,是否真的體會到環境與社會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我想一個機關首長是否真心願意撥出時間與精神親自參與是很大的關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