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大船入港:環環相扣的船港作業

[caption id="attachment_51047"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3"]amp-img-attr 基隆港與「打鳥」狀態的橋式起重機[/caption]

 

作者:王品芳、施博文 / 攝影:陳薇仲 / 製圖:王奕蘋

 

自日治時期起,台灣國際貿易的興盛便開始帶動了基隆港的發展,1972年基隆港為因應貨櫃化的國際海運潮流而建立了貨櫃碼頭,更開啟了基隆港盛極一時的輝煌年代。

 

不似如今從海洋廣場放眼望去,我們只能看到一整排橋式起重機高高舉起臂膀「打鳥」的蕭條景色,當時的基隆港一天24小時都忙碌得不可開交,碼頭不停歇地進行船隻裝卸作業,夜晚的天空都被碼頭的燈光映得火紅;除了已經靠岸的船舶外,從基隆港外(約外木山漁港一帶)一直到野柳外錨地的海面上,更有眾多大大小小的油輪、散裝貨輪、貨櫃船等,放下船上的錨,定點停泊,引頸等待著引水人出海為他們引航到安排好的碼頭進行貨物裝卸,讓他們可以繼續下一段滿載的航行。

 

[caption id="attachment_51838" align="aligncenter" width="488"] 基隆港橋式起重機停工狀態,碼頭工人都稱之為「打鳥」[/caption]

 

來自世界各國的船隻滿載進口貨物湧入基隆港,或騰空貨物、或載運出口貨物離開,為了整個流程的順利進行,並確保人員、財產與國防安全等目的,這個過程由許多或專業、或瑣碎的環節環環相扣而成,在講求效率與專業分工的商業模式中,港務、船務、關務、裝卸、運輸、倉儲等與海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服務產業應運而生。基隆港作為台灣面對國際的門戶,基隆這座城市承接了港的需求,眾多與港口工作相關的行業或產業林立,如船務代理公司、裝卸公司、報關行、貨運業、倉儲業等等,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

 

[caption id="attachment_51839" align="aligncenter" width="591"] 基隆港西岸貨櫃場工作狀態[/caption]

 

港口船進、船出的景象看來似乎悠閒恬適,但其實從每艘船隻都還沒進港前,港務相關的人員們早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每艘船尚未抵達港口前,簡稱船東/船公司的船舶所有者或他們委託的船務代理,都要在指定時間前先就該艘船舶向各機關單位辦理各種申請或簽證事宜,例如船舶進港預告、申請檢疫許可等,以便相關單位進行船席及船隻進港順序的安排、檢疫作業、引水作業的申請與調度、聯絡拖船,使船隻能順利進港靠泊;為了讓船上的貨物順利通過海關、進入市場,船隻抵港前也需要透過所委託的報關行確認相關艙單、卸貨核准單、通關手續等是否完成而能夠順利清關,與裝卸公司、貨運公司、倉儲地點及貨主的聯繫更必不可少;若各國籍的船員要在船隻靠港後下船短暫停留,亦須事前申請船員登岸證……這些都還只是船隻抵港前的部分準備工作而已。

 

[caption id="attachment_5184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78"] 基隆港拖船,有強大的動力和拖曳能力,負有協助大型船舶進出港口、靠離碼頭以及救助失去動力的海難船隻等重要任務[/caption]

 

船舶抵達港區後,從引水人領航進港、靠泊碼頭、檢疫、貨物通關、裝卸、運載,船隻加油、檢修或物資補給,甚至一直到船隻離港,相關事務的實際執行更是考驗各領域工作者的專業、配合默契以及溝通調度能力,否則任一環節的錯誤都可能致使船舶無法在預定時間內離開基隆港,拖延抵達下一個港口交貨的時間,甚至因此造成貿易上的履約爭議或索賠。

 

[caption id="attachment_51841" align="aligncenter" width="575"] 貨櫃船與橋式起重機。貨櫃的裝卸作業十分危險,需要人員的高度專業與良好的溝通配合[/caption]

 

光是單純的船隻進港、靠港與離港,就有如此龐雜繁瑣的作業需要處理,在一艘國際貨輪一趟航程中可能不只停靠一個港口卸貨或裝貨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想像他們該如何靠一己之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切作業,甚至可能或多或少在溝通上會遇到一些語言障礙……此時,接受委託替船舶處理所有相關事宜的船務代理公司,其所扮演的角色就顯然具有十足的重要性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51830" align="aligncenter" width="493"] 環環相扣的船舶進出港作業流程[/caption]

 

*關於船務代理公司的作業情形與甘苦談,敬請期待下回的訪談報導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