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時光刻痕—不復風華的基隆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王奕蘋

 

每天,無數基隆人,背著沈甸甸的單肩書包、公事包、筆記型電腦,或是肩負著兩擔敷著冰塊的鮮魚,從基隆火車站出發,開始他們的一天。說起基隆火車站,第一個在你腦海裡浮現的印象是什麼?是每日在海風及雨中的通勤時光?是曾經名列臺灣七大驛之首的美麗車站?是抬頭仰望可以看見的月臺精緻雕花?是一個即使包裝、卻讓人不忍直視的巨大水泥盒子?還是一座打著「歐洲、現代」之名,卻佔據基隆整座城市無關的入口位置?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8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raw-image

第三代基隆車站,已於1967年時拆除。圖片來源:"Kirun Stati on" 由 未知 - My collection。 使用來自维基共享資源的公有領域條款授權[/caption]

 

1891年(光緒17年),當時「雞籠—水返腳」段鐵路通車,清朝統治者在基隆站現址北方(牛稠港南岸西四號碼頭處)設置了傳統閩南式建築的「雞籠火車碼頭」,是基隆最早的火車站。兩年後的1893年(光緒19年),基隆至臺北間鐵路竣工。這段鐵路所經過的地勢起伏,日本殖民後,統治者為求運行更平穩、省時而進行改線工程,在火車站原址興建木造臨時站房,開始修築新的鐵路。1907年(明治40年)殖民政府進行「市區改正」,將火車站移到現址,隔年(1908年,明治41年),許多基隆人記憶中的基隆驛,一座有著鐘塔與寬敞大廳、美麗的急斜式金屬瓦頂、紅磚外牆、大拱形窗和左右對稱老虎窗,以及聯通西二碼頭天橋的英國式車站正式啟用。  

 

這座文藝復興式建築造工精美、外觀雄偉富麗,展現了殖民政府的治理思維;啟用十年後,站前設置了時任總督樺山資紀的雕像,足見其亦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徵。基隆驛與當時同為文藝復興式建築的新竹站和臺中站等,並稱臺灣七大驛。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基隆驛雖然挺過了戰火,沒有在盟軍轟炸中遭完全炸毀,卻也滿目瘡痍。戰後,接收車站的國民政府並未多花心思好好整頓、修復,新的統治者拆掉屋頂鐵飾及老虎窗,以水泥塗覆受損的紅磚牆面,車站已不復往昔的美麗姿態,只有殘存的鐘塔與日漸黑污的水泥牆面共存。1967年,為因應客貨運量增加進行重建工程,也讓基隆驛老舊、受傷的身影永遠離開了這座多雨的城市。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也許現代、方便,但在濛濛霧雨中難以辨識的蒼白建築。

 

[caption id="attachment_121" align="aligncenter" width="369"]第四代基隆火車站。圖片來源:"TRA Keelung Station" 由 Taiwan Junior - Photoed by myself。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資源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caption]

 

基隆驛不只是一座曾經佇立在城市中的美麗建築,它見證了基隆港最繁榮興盛的年代,也與眾多臉孔模糊的日人本、臺灣人、中國軍民和碼頭工人一同經歷了無數的歷史轉折與悲歡離合。日本殖民時代,每星期都有往來基隆與日本的「日臺聯絡船」在港口停駐,無論是日人進入台灣,還是留學的臺灣子弟歸鄉,都是在二號碼頭下了船後,步上天橋、走到車站,搭上一班等著南下的火車,深入臺灣這塊土地。戰後,遭遣返的日本殖民者循著同樣路線,下了火車、走過天橋來到港邊,或面無表情,或頻頻拭淚,或急著變賣家私,最終乘船離開。

 

後來成為臺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的彭明敏,戰後從日本回到臺灣,就是在基隆港上岸。他第一次接觸祖國的印象便來自這座火車站:「基隆的火車站非常髒亂,擠滿了骯髒的中國兵,他們因為沒有較好的棲身處,便整夜都閒待在火車站......這就是『中國的臺灣』,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日本的臺灣』。」當時基隆火車站之於對祖國懷有憧憬的年輕人,便是整個「中國的臺灣」的縮影。也許就在基隆火車站的月臺上,知識菁英便隱隱知悉了臺灣不久後的未來。

 

如今,火車站依然佇立在同一個地點,但已看不出當年的風華絕代。若擁有高聳鐘塔的美麗基隆驛代表著殖民時代的高壓、代表著充滿西方現代想像的城市治理,那麼看著現在毫無特色的基隆火車站,我們也許就可以理解,基隆市政府究是如何看待、對待這座城市。

 

[caption id="attachment_88" align="aligncenter" width="386"]第五代基隆火車站。圖片來源:”TRA Keelung Station”由Taiwan Junior- Photoed by myself。使用來自維基共享資源的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條款授權[/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80"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raw-image

第五代基隆火車站入口,外牆為基隆創作者可樂王的經典作品,陳薇仲攝[/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raw-image

尚未完工的新火車站站體(南站),陳薇仲攝[/caption]

 


參考資料:

  •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
avatar-img
18會員
16內容數
<p>我們是來自基隆的年輕人,透過採訪與深度報導,寫下基隆這座城市的產業故事。希望透過我們的眼睛,描繪出有著豐富文化與歷史底蘊的基隆。</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雞籠霧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八十年來,碼頭倉庫帶著基隆、台灣走向全球海洋的時代,也見證了殖民統治、白色恐怖、基隆港航運史上的興衰以及台灣的經濟奇蹟,靜靜佇立在港邊,儲藏了殖民者、旅客、軍隊的記憶,乘載著屬於基隆港的歷史。
八十年來,碼頭倉庫帶著基隆、台灣走向全球海洋的時代,也見證了殖民統治、白色恐怖、基隆港航運史上的興衰以及台灣的經濟奇蹟,靜靜佇立在港邊,儲藏了殖民者、旅客、軍隊的記憶,乘載著屬於基隆港的歷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好像有一整季那麼長,沒喝上咖啡,沒有特別的緣故,只是想讓心境放慢步伐,不為了什麼而去提神,儘管想念咖啡香,卻也很享受精神上的模糊與清醒。 只有不趕時間,才能享受時光。偶然間,佇足凝視著街上的新葉,看微風吹拂,向右又向左,時間彷彿停留在綠意盎然的光波之中,世俗的道理在此刻都不再重要,任憑植物馥郁的香氣
Thumbnail
❒ 寫文抽 LINE 貼圖、朵朵雲抱枕、vocus Premium、臉譜出版《編輯這一行》 ❒ 你還記得嗎?拎上背包跑出門,咬著吐司趕向升旗典禮的早晨;寫不出來的模擬考作文、答案永遠差一點的排列組合考卷;承載著十七歲的你最大的勇氣,偷偷向後傳的那張紙條⋯⋯ 邀請大家書寫你的青春記憶,重溫校園時光。
Thumbnail
世界轉得太快,人都要連滾帶爬才跟得上。 而我們又總是喜歡機靈聰明的人,每日榨乾自己的腦袋就是希望獲得那每日1%的進步,覺得累,那就繼續努力。 於是那一天,和朋友們聊天總要掙扎很久才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在聆聽笑語之間也覺得自己疲於跟上。 敲了敲也散不去、回不來的清楚腦袋。 有個可愛的詞,叫做「腦霧」
Thumbnail
有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旅美藝術家呂游銘總會自己開著廂型車,載著作品,從舊金山往北到西雅圖,再往東開往明尼亞波里斯和芝加哥等城市,參加一連串的藝術節慶活動。 在國際畫壇中,Michael Leu是號人物,他的貓系列在美日歐深受藏家喜歡,也多次在各國開展,甚至有粉絲一路追隨.........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是「pinch me moment」嗎?如果美國人對你說「這就是捏我的時刻 (This is the pinch me moment)」,你解讀成「喔,現在該捏你臉了」然後給他捏下去,美國人真的要臉上三條線了。可別誤會美國人的意思啊!
Thumbnail
好像有一整季那麼長,沒喝上咖啡,沒有特別的緣故,只是想讓心境放慢步伐,不為了什麼而去提神,儘管想念咖啡香,卻也很享受精神上的模糊與清醒。 只有不趕時間,才能享受時光。偶然間,佇足凝視著街上的新葉,看微風吹拂,向右又向左,時間彷彿停留在綠意盎然的光波之中,世俗的道理在此刻都不再重要,任憑植物馥郁的香氣
Thumbnail
❒ 寫文抽 LINE 貼圖、朵朵雲抱枕、vocus Premium、臉譜出版《編輯這一行》 ❒ 你還記得嗎?拎上背包跑出門,咬著吐司趕向升旗典禮的早晨;寫不出來的模擬考作文、答案永遠差一點的排列組合考卷;承載著十七歲的你最大的勇氣,偷偷向後傳的那張紙條⋯⋯ 邀請大家書寫你的青春記憶,重溫校園時光。
Thumbnail
世界轉得太快,人都要連滾帶爬才跟得上。 而我們又總是喜歡機靈聰明的人,每日榨乾自己的腦袋就是希望獲得那每日1%的進步,覺得累,那就繼續努力。 於是那一天,和朋友們聊天總要掙扎很久才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在聆聽笑語之間也覺得自己疲於跟上。 敲了敲也散不去、回不來的清楚腦袋。 有個可愛的詞,叫做「腦霧」
Thumbnail
有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旅美藝術家呂游銘總會自己開著廂型車,載著作品,從舊金山往北到西雅圖,再往東開往明尼亞波里斯和芝加哥等城市,參加一連串的藝術節慶活動。 在國際畫壇中,Michael Leu是號人物,他的貓系列在美日歐深受藏家喜歡,也多次在各國開展,甚至有粉絲一路追隨.........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是「pinch me moment」嗎?如果美國人對你說「這就是捏我的時刻 (This is the pinch me moment)」,你解讀成「喔,現在該捏你臉了」然後給他捏下去,美國人真的要臉上三條線了。可別誤會美國人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