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0/1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strong>釀專題|</strong>共築影音奇謀——諾蘭與季默的冷調懸念</p>

文/林紙鶴 LIN Tzu-Ho
前年,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應邀訪台,我在成功大學幸運跟他見上一面,帶著《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的原聲帶請他簽名,並請他寫一段訊息給漢斯.季默(Hans Zimmer),好讓我把它拍下來,傳給季默看。那次,應該是我最接近《星際效應》核心劇組(註1*)的有趣經驗。
更早之前,我曾好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一段配樂的黑暗音色,便鼓起勇氣寫訊請教季默,然後他佛心回覆我,證實使用到一種名為「Bombers Over Berlin」的 Zebra 合成器音源(註2*)。而這兩部,都是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季默合作的知名作品;除了【黑暗騎士三部曲】,他們還有《全面啟動》(Inception)跟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儼然成了好萊塢這些年最具指標性的導演 /音樂家組合。
不過,諾蘭早期可沒跟季默互動過。他重要的出道作品《記憶拼圖》(Memento)、《針鋒相對》(Insomnia)、《頂尖對決》(The Prestige),皆是由大衛.朱萊安(David Julyan)擔任合作配樂,因為朱萊安跟諾蘭是大學同學,曾跨刀諾蘭幾部90年代實驗短片的電子配樂。到了《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或許是因為片商傾向找資深的業界大佬,諾蘭才轉而與季默合作;兩人當初應該也沒想到,這將成就他們事業履歷中最受矚目的傳奇焦點。
貫徹編導執行的諾蘭,電影幾乎都擁有高飽和的劇力,所以朱萊安於音樂鋪陳上就顯得低調不搶眼,一如《記憶拼圖》充滿冷峻、低限、幽微的寒帶色彩。也許是諾蘭的建議,讓季默處理《蝙蝠俠:開戰時刻》能同樣延續那種色彩,即使季默找來另一位大咖詹姆斯.紐頓.霍華(James Newton Howard)(註3*)挹注管弦篇章的養分,整部配樂依然像刻意壓抑的流動氣旋,伴隨著黑暗英雄出沒高譚市的寫實幻境。
對於好萊塢當代電影音樂有些關注的朋友,百分之兩百都聽過季默的作品。他曾以《獅子王》(The Lion King)拿下奧斯卡最佳配樂獎,90年代更以《赤色風暴》(Crimson Tide)、《絕地任務》(The Rock)、《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三部悲壯恢弘的陽剛作品,征服不少樂迷的心。但諾蘭不打算讓他的蝙蝠俠成為季默豪壯視野下的另一齣英雄篇章。他彷彿在催眠著季默:「忍住你的悲壯想法,不要爆衝,忍住自己的情緒……」
於是,《蝙蝠俠:開戰時刻》原聲帶序曲〈Vespertilio〉是一段四四拍的沉重節奏,並搭配兩個長音的銅管,是一種低調壓抑、冷調又具壯闊視野的黑色意象。它完全異於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註4*)為鬼才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創作的蝙蝠俠音樂,因為諾蘭鏡頭下的高譚市,並非秀場式的歌德華麗風格,而是一個逼近真實、像存在於我們周遭的人類城市。
相較於朱萊安通篇緩慢綿延的電子與弦樂風格,季默即使刻意壓抑,採用大量低限的電子訊號或短促堆砌的弦樂,也無法按捺住他創作上的娛樂本質。從第一集原聲帶風馳電擎的〈Molossus〉、第二集《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Like A Dog Chasing Cars〉,到第三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Imagine The Fire〉,都是他的「漢斯季默」招牌精神,意圖讓人不斷重複播放。有趣的是,這三首高潮迭起的戰鬥樂曲,都讓那聽起來不像主旋律的兩音階銅管,穿插在急促繁複的節奏裡、相互激盪。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