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在傳統的框架中變形——諾蘭電影裡的女性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文/Lizzy Lin

克里斯多夫.諾蘭是個令人佩服與推崇的導演,並幾乎兼任所有作品的編劇。他執導的電影有好幾部都以複雜、燒腦著名,甚至被稱作是「神作」;而如果說他的劇本平均水準很高,相信大部份影迷也都會同意的。然而,諾蘭卻有個罩門常常被拿來討論: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往往塑造不佳。

所謂的「不佳」,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談。一是女性角色的存在目的是「被動」的,她們的行為是根據男主角的所作所為來反應,沒有個體性;另一則是諾蘭的電影中,死去的老婆與女友實在是太多了。

後者數量之多,常令許多網友與評論者咋舌。在此先回顧一下諾蘭作品裡有多少這類的例子:《記憶拼圖》主角妻子去世引發他的復仇計畫;【黑暗騎士系列】主角真心愛著的女人被燒死;《頂尖對決》兩位主角的老婆分別被淹死與上吊自殺;《全面啟動》從電影之始主角的妻子就已去世;《星際效應》的男主角之妻雖沒出現在戲中,但也因病去世;連諾蘭知名度較低的第一部作品《跟蹤》,都可以算是如此,但為了不將這部少有人看過的有趣電影破梗,在本文內就不再多提。唯一「倖免」的竟然只剩諾蘭未擔任編劇的《針鋒相對》……

有個名詞叫做「冰箱裡的女人症候群」(Women in Refrigerators Syndrome),代表女性角色必須被殺、被砍、被虐待、被性侵等等,來讓男主角憤慨、振作,去完成英雄該有的使命,成就自己的天命。這個詞彙源自於1994年的一期《綠燈俠》漫畫(Green Lantern Vol. 3 #54),主角凱爾回家驚見女友被殺了,並且被塞進冰箱裡。

這背後隱含的概念是:由於編劇預設女性角色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驅動男主角去做某些事,而讓女性角色死亡,是最強大的驅動力。所以乾脆讓男主角生命中的重要女性死亡,以「死」直接定義她們的存在。除此之外,編劇不想花任何力氣去塑造這些女性的個體性。

在許多好萊塢主流電影的劇本中,就算不到「冰箱裡的女人症候群」的程度,也常發生以男性的角度將女性角色客體化的情形。男性導演將自己的慾望、投射成為片中男性主角的觀點,觀眾再站到男性主角的位置觀看女性角色,如此一來女角就算保住了一命,也難逃被動、扁平的命運。

那麼,諾蘭電影裡的女性角色——尤其是死去的那些——真的都屬於這樣的情形嗎?只是讓男主角成為英雄的工具?

諾蘭早期的電影,深受二戰後幾年出現的「黑色電影」(Film Noir)影響,這類電影通常包含幾個特質:主角需要調查事情、有謎樣甚至致命的女人、常有旁白或倒敘或其他迂迴的時序、拍攝手法常刻意強調傾斜感或陰影……等等。不少諾蘭執導的作品都找得到類似的脈絡,而傳統黑色電影中的女性角色,的確常常只是被動的存在,而且類型過於簡化,不是「蛇蠍女」就是「天真女」——蛇蠍女通常會有糟糕的結局,天真女則是成為電影中的客體,是被男性角色觀看的物品,甚至成為對男性角色的獎勵,「獲得」某種沒有自我的空洞幸福。

不過,就像其他「新黑色電影」(Neo Noir)的導演一樣,諾蘭的某些女性角色塑造,雖然留有傳統黑色電影的味道,卻有些細微的調整,讓女性角色更立體、更豐富,而且隨著諾蘭的風格益發成熟,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越來越獨立。在他的電影裡,的確不缺「被死亡定義的女性」,但諾蘭同時也不斷嘗試打造更獨當一面、更有主體性的女角。

2000年上映、由諾蘭擔任編劇與導演的《記憶拼圖》,的確仍謹守傳統黑色電影的女性設定。主角的妻子是個極為無辜又美好的存在,也是悲哀的受害者,她是扁平的,唯一的作用是賦予主角復仇的使命。另一個女性娜塔莉,則是個謎樣、(可能)宛如蛇蠍的角色。至於兩年後的《針鋒相對》,編劇希拉蕊.塞茲(Hillary Seitz)本身就是女性,諾蘭僅僅擔任導演,電影中的案件是年輕女孩被殺害,而女主角艾莉(Ellie)是個聰明謹慎的警探,她憑一己之力找到、並且擁有男主角的秘密。

到了《頂尖對決》,劇本又回到諾蘭手中,與弟弟強納森.諾蘭共同擔任編劇,而女性角色的確又偏向扁平了,有兩位「妻子」都淪為缺乏主體性、被「死亡」所定義的女角。幸好還有個魔術師助理奧莉維亞,初看她是個依靠性感魅力穿梭兩陣營、符合樣版的蛇蠍女:迷人,心思謎樣,忠誠度搖擺不定。但她在發現自己被利用之後,直接選擇了離開,不再有牽扯;她的謎樣與搖擺背後的目的是自保,而非心存什麼邪惡計畫。她只是不想被當作棋子,不想為人所利用,她有自己的善惡標準與心境改變,所以並不純然是扁平的。

再看【黑暗騎士三部曲】,諾蘭本人擔任共同編劇,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真愛」瑞秋是個強悍、勇敢、聰明的角色,她在系列第二集的死亡,常被認為是諾蘭「又把女性殺掉以成就男主角英雄路」的證據,不過我對這點持保留態度。不可否認,瑞秋的死對蝙蝠俠當然有很關鍵的影響,也幾乎是他的道德羅盤、處處影響著他的決定,但瑞秋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標與決心,早在大少爺布魯斯解決完自己的憤怒與個人問題之前,瑞秋就已經致力於打擊犯罪,黑道、小丑以及他們的嘍囉跟班都是她的敵人。因此瑞秋並未完全被死亡、或是她與蝙蝠俠的關係所定義。

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出場的瑟琳娜.凱爾,則是另一個看似「沒有自己、只為協助男主角而存在」的角色,而且最終成了男主角的救贖之路。但諾蘭其實做了一些變形,提升瑟琳娜的主體性,讓這角色不至於淪為「男主角完成英雄路後的獎賞」。例如,讓她擁有完全的自保、自主能力,甚至搭救過蝙蝠俠;她在「選邊站」時的各種猶豫,也讓她擺脫了傳統黑色電影中「天真女」與「蛇蠍女」涇渭分明的刻劃,一舉一動雖有著自私的盤算,但並非不顧他人死活的惡人。過去在其他的【蝙蝠俠】文本裡,瑟琳娜/貓女一角常被當作「男性凝視」的目標,這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裡則被諾蘭淡化了——「貓女」之名在片中沒有出現,雖然她常戴著類似貓耳的東西,但那是有特定功能的電子儀器;她穿著高跟靴子打架,但高跟在此成為武器,並非只是為了美觀;而她的戰服,可是把全身包得緊緊的。

所以【黑暗騎士三部曲】的主要女角中,比較扁平的,只剩下米蘭達這位蛇蠍型女子了。但米蘭達並非蝙蝠俠生命中的主角,瑞秋與瑟琳娜才是。她是片中反派班恩生命中的主角,兩人互為保護者與救贖,他們是布魯斯.韋恩面臨的障礙與人生課題。所以站在整個系列的角度,米蘭達的角色扁平一些,倒不見得是因為身為女性,而是她在主角生命歷程中的地位,不若另外兩位那麼高。

再說《全面啟動》主角柯柏死去的妻子茉兒,看似是另一個落入刻板印象的「蛇蠍女」,但如果更深入探究會發現:為沮喪憂鬱所苦的茉兒,在片中有兩個身分,一個是真正的人,另一個只是柯柏心中由「罪惡感」與「痛苦」堆疊出的潛意識。潛意識的那個她,是黑色電影中典型的蛇蠍女,不斷想獨佔、操弄主角,要拉著在真實世界還有機會好好活著的他留在那個腦內世界,永遠地迷失。但那個她並不是真的。「真正」的茉兒是個受害者,先在與丈夫一起探索潛意識世界的途中,迷失了自我,不想離開;待丈夫用計帶她離開之後,又因為他種下的想法而對現實完全失去了理解力,認為惟有透過死,才能獲得生。當新進成員亞麗雅德詢問柯柏的老夥伴亞瑟:「茉兒是怎樣的人?」亞瑟的回答是:「她是個可人兒(She is lovely)」,這與柯柏潛意識裡的模樣大相逕庭。不過,雖然茉兒一角不算真正陷入黑色電影二分法的窠臼,但確實也沒有其他獨立的特質,其動機、遭遇都是為了提供柯柏這個角色走上救贖路的障礙,或是轉折而已。

幸好《全面啟動》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女主角亞麗雅德,她一方面是功能性角色——讓觀眾可以跟她一同聆聽規則解說,聽男主角講出內心真話,另一方面她也同時是全組最理性、觀察最仔細的人。可以說如果沒有亞麗雅德,這整組人是會失敗的。當柯柏為了心中的陰影與罪惡感而莽撞行事,亞麗雅德一再做出冷靜的決策;她的目標很清楚,也從未被柯柏影響:她想讓全員平安歸來。只要能達到這目標的事,再危險、再匪夷所思,她都願意發揮創意去嘗試。可以說亞麗雅德才是這部片真正的英雄,甚至一舉顛覆了傳統偏見中男性等於理性和耐性、女性則是情緒化而衝動的設定。

至於《星際效應》,這兒又死了一個老婆。不過這段只是背景,並非男主角人生救贖路的重大動機,真是鬆了一口氣。鬆的第二口氣則是:我認為男主角的女兒墨菲,與父親同是電影中真正的英雄。她自幼喪母,十歲父親就離開了,長大又面臨恩師的可怕背叛,哥哥與她的關係也不佳。即使不斷承受種種情感傷痕,她仍克服了一切,甚至還解出其他人無法解的問題,救了全人類。就像她父親後來領悟的:「他們挑上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我,而是她(It was never me, it was her)。」墨菲三十幾歲前都在等待父親,但之後她為自己而活,完成了想做的事。她並非為父親而生、為父親而存在的,她是在完全決定自立自強、積極面對問題之後,才終於發現父親在幫她,用生命與時間換來珍貴的資料給她。

可惜,安.海瑟葳的女太空人角色就相形失色了。這個角色的存在目的,是為了強化「愛」的重要性,以及強調在人的決策過程中,某些「直覺」並不一定會輸給冷冰冰的數字與邏輯。或許直覺也是理性的判斷,只不過人類還無法理解那背後的過程;而諾蘭還藉她之口,點出了男主角同樣是任憑「由愛衍生的」私心(他想回地球見女兒)影響著他的決定。於是說到愛,說到感情用事,哪還有性別之分?

可惜的是,因為戲分的分配,她的論點大多只能用「說」的,除此之外更缺乏其他面向的描繪,來讓這角色更立體。我覺得,這角色若能寫得更好,是有潛力再一次、而且更深刻地破除「女性比較感情用事所以不成事」的傳統刻板印象的。或許這正是諾蘭的初衷,也說不定。

檢視完所有(主要的)女性角色之後,可以推論:諾蘭的確慣用女性之死來推動男主角的尋找救贖之路,這或許代表著在他心目中「失去心愛的女人」對一個男性而言,是生命中所能發生最可怕的事,會讓秩序徹底崩壞,以及永遠失去某種「肯定、確定」的感覺。於是他在自己編劇的作品裡,反應了最深層的恐懼。若從這個角度解讀,甚至可以說:這位大導演挺浪漫的!

不過,綜觀這一系列的女性,我認為豐富度一直在上升,從《跟蹤》與《記憶拼圖》的傳統黑色電影開始,他逐漸在轉變,賦予筆下的女角更多主體性,且隨著年歲增長,諾蘭更在意的似乎變成了親子與家庭關係,《頂尖對決》與《全面啟動》的主角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回到子女身邊;《星際效應》則不只要回去,還要拯救他們。而《全面啟動》與《星際效應》的主角,還都因為在子女的人生中缺席了,而感到很慌張和激動……

此外,傳統觀念加諸男性的「拼事業」期待,以及給予男性「可以在家庭中缺席」的豁免權,在諾蘭的眼中是要付出代價的。從《頂尖對決》、【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到《星際效應》,男主角對於熱衷之事的執迷與沉浸,都造成他們疏離、和甚至傷害了身邊的家人與伴侶。雖然有時候是不得已的(例如《星際效應》),但諾蘭並未輕忽這種執迷可能為家庭、為親情帶來的惡果。

我想,諾蘭與他最常合作編劇的弟弟畢竟都是男性,成長過程與家庭經驗更是不免相似,從他們的角度書寫最熟悉的情緒,正視內心最大的恐懼與罪惡感,這乃人之常情。與其批評克里斯多夫.諾蘭身為影響力深遠、才華洋溢的導演,刻劃女性不夠深刻和精彩,倒不如說:我們需要更多女性導演與編劇進入好萊塢的大門。近期由女導演派蒂.珍金斯(Patty Jenkins)執導的《神力女超人》,或許就是最好的例證,也期待它的叫好又叫座,可以為這個議題提供一大助力。

※                    ※                    ※                    ※

raw-image

Lizzy Lin,曾在金融業任職多年,但人生最愛還是歐美電影與影集,喜歡透過書寫,讓電影找到速配的觀眾。耕耘部落格多年,臉書專頁『Lizzy聊電影』。

※                    ※                    ※                    ※

【釀電影】試刊號(2017.07)(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釀電影發刊詞〉by 張硯拓

《是你完整了我的夢──克里斯多夫.諾蘭》專題
持續轉動的執著與熱情──克里斯多夫.諾蘭〉by 橘貓
只能在黑暗中存在的光──談蝙蝠俠三部曲的英雄與反派雙生〉by 孫雅為
在傳統的框架中變形──諾蘭電影裡的女性角色〉by Lizzy Lin
夢果真才是唯一的現實──克里斯多夫.諾蘭的真實迴圈〉by 楊元鈴
愛是最偉大的魔法師──克里斯多夫.諾蘭〉by 大K
共築影音奇謀──諾蘭與季默的冷調懸念〉by 林紙鶴
逆境中的團結與勇氣──敦克爾克奇蹟的歷史與精神〉by 希米露

《影評人的私房片單》專欄
女影評人的真愛十大電影〉by 雀雀

※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部從好早之前就在期待女神娜塔莉波曼的回歸,再加上這次她要回來飾演女雷神,真的是迫不及待衝去電影院看。 以下內容有劇透,慎入。 承襲《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的風格,這一部據說一開始就被Disney+歸類在喜劇類電影中,完全不是英雄片這件事在還沒上映前我就差點笑死。
Thumbnail
這部從好早之前就在期待女神娜塔莉波曼的回歸,再加上這次她要回來飾演女雷神,真的是迫不及待衝去電影院看。 以下內容有劇透,慎入。 承襲《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的風格,這一部據說一開始就被Disney+歸類在喜劇類電影中,完全不是英雄片這件事在還沒上映前我就差點笑死。
Thumbnail
《夢中男人》出版於一九九四年,被譽為琳達‧霍華邁入主流暢銷作家行列的里程碑,比另一位羅曼史天后J. D. 羅勃(諾拉‧羅伯特)同樣鮮血淋漓的代表作《赤裸謎蹤》早一年面世,兩位當代美國羅曼史的重量級作家一前一後選擇了連續殺人魔的利刃,將傳統印象中粉紅浪漫的羅曼史開腸剖肚,殺出一條怵目驚心的暢銷血路。
Thumbnail
《夢中男人》出版於一九九四年,被譽為琳達‧霍華邁入主流暢銷作家行列的里程碑,比另一位羅曼史天后J. D. 羅勃(諾拉‧羅伯特)同樣鮮血淋漓的代表作《赤裸謎蹤》早一年面世,兩位當代美國羅曼史的重量級作家一前一後選擇了連續殺人魔的利刃,將傳統印象中粉紅浪漫的羅曼史開腸剖肚,殺出一條怵目驚心的暢銷血路。
Thumbnail
隨著認識更深,蝙蝠俠發現瑟琳娜也跟自己一樣,總是很容易看到人心最糟的那一面。這或許是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同類。但言語溝通上,兩個都像情竇初開的高中生,沒法有話直說、有效溝通,尤其布魯斯或許遠離人群太久,每次碰上瑟琳娜,就像不知道怎麼跟喜歡的女生說話的青少年,但他的行為,又不斷透露出自己多麼在意對方。
Thumbnail
隨著認識更深,蝙蝠俠發現瑟琳娜也跟自己一樣,總是很容易看到人心最糟的那一面。這或許是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同類。但言語溝通上,兩個都像情竇初開的高中生,沒法有話直說、有效溝通,尤其布魯斯或許遠離人群太久,每次碰上瑟琳娜,就像不知道怎麼跟喜歡的女生說話的青少年,但他的行為,又不斷透露出自己多麼在意對方。
Thumbnail
金凱瑞詮釋的「喬爾」可以在影史上記上一筆,那簡直是正值秋天的夏花之美,一步步凋謝。「失去」在此片中綻放了新生命,於現實中的失去,卻在生命裡重生。你若深愛著誰,即使對方離開或死去,你光是活著這動作就不會失去他。
Thumbnail
金凱瑞詮釋的「喬爾」可以在影史上記上一筆,那簡直是正值秋天的夏花之美,一步步凋謝。「失去」在此片中綻放了新生命,於現實中的失去,卻在生命裡重生。你若深愛著誰,即使對方離開或死去,你光是活著這動作就不會失去他。
Thumbnail
《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最讓人欣賞之處,就在於女性英雄的描繪——不是男人的花瓶,而是在廚房藏有軍火、能下廚、有專業、又能打鬥的硬核女生。這部以女人為中心的電影,無論是父女關係,或是夫妻在家庭的互動,都呈現出女人不花瓶但男人很礙眼的婚姻幽默。
Thumbnail
《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最讓人欣賞之處,就在於女性英雄的描繪——不是男人的花瓶,而是在廚房藏有軍火、能下廚、有專業、又能打鬥的硬核女生。這部以女人為中心的電影,無論是父女關係,或是夫妻在家庭的互動,都呈現出女人不花瓶但男人很礙眼的婚姻幽默。
Thumbnail
沒有一個殺手適合依戀上別人,唯有保持距離,不投入感情,才有繼續瀟灑的本錢。但身為觀眾,我就愛看他們耐不住寂寞與渴望,對情感投降的模樣。那是他們的阿基里斯之腱,是刀槍不入的戰士全身上下唯一弱點,看離線一輩子的殺手終於決定奮不顧身、墮入俗世情感之時,多麼令人震撼又惋惜。
Thumbnail
沒有一個殺手適合依戀上別人,唯有保持距離,不投入感情,才有繼續瀟灑的本錢。但身為觀眾,我就愛看他們耐不住寂寞與渴望,對情感投降的模樣。那是他們的阿基里斯之腱,是刀槍不入的戰士全身上下唯一弱點,看離線一輩子的殺手終於決定奮不顧身、墮入俗世情感之時,多麼令人震撼又惋惜。
Thumbnail
本片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關於一個女士兵第一次保護該保護的人失敗,在淪落成為門房後,她得到了第二次的機會,而且這次要保護的對象是自己去世姊姊的丈夫、兒子、女兒,敘事上也是平舖直敘的娓娓道來,但有許多疑惑在觀看時不斷搔著我的癢,包括露比羅絲怎麼可以這麼殺、尚雷諾怎麼可以這麼挫、隊友怎麼可以這麼豬...
Thumbnail
本片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關於一個女士兵第一次保護該保護的人失敗,在淪落成為門房後,她得到了第二次的機會,而且這次要保護的對象是自己去世姊姊的丈夫、兒子、女兒,敘事上也是平舖直敘的娓娓道來,但有許多疑惑在觀看時不斷搔著我的癢,包括露比羅絲怎麼可以這麼殺、尚雷諾怎麼可以這麼挫、隊友怎麼可以這麼豬...
Thumbnail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Thumbnail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Thumbnail
《毀滅者》,又一部復仇電影,講述一個女警因為一個強匪頭的回歸而踏上延續當年臥底的旅程,追著不再年輕的人們,試圖逮住強匪頭並處理好自己叛逆的女兒的故事,妮可基嫚整張臉全程蒼老,滄桑到即便切回過去的年輕版,你都忘不了那張臉的蒼老,以及與之呼應的無神的瞳孔,電影看著看著,我覺得自己也蒼老了,同時也極為口渴
Thumbnail
《毀滅者》,又一部復仇電影,講述一個女警因為一個強匪頭的回歸而踏上延續當年臥底的旅程,追著不再年輕的人們,試圖逮住強匪頭並處理好自己叛逆的女兒的故事,妮可基嫚整張臉全程蒼老,滄桑到即便切回過去的年輕版,你都忘不了那張臉的蒼老,以及與之呼應的無神的瞳孔,電影看著看著,我覺得自己也蒼老了,同時也極為口渴
Thumbnail
如何在表達沉重的同時,利用得宜節奏抓住九成觀眾的心;如何讓多數人感受陰鬱的同時,卻願意沉浸在令人感嘆的話語中,非常考驗導演和剪接師的造化和市場動機。 對於此片,我最直覺的感受是「不舒服」,但並非出於不滿,而是出於沉重感、壓迫感的經營如此紮實,這是我在過去十八部系列作品之中未曾感受過的。
Thumbnail
如何在表達沉重的同時,利用得宜節奏抓住九成觀眾的心;如何讓多數人感受陰鬱的同時,卻願意沉浸在令人感嘆的話語中,非常考驗導演和剪接師的造化和市場動機。 對於此片,我最直覺的感受是「不舒服」,但並非出於不滿,而是出於沉重感、壓迫感的經營如此紮實,這是我在過去十八部系列作品之中未曾感受過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