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2/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真實感受現在,優雅享受人生:老年的生活美學

    年紀越大除了會回顧自己一生是否過得有沒有意義之外,現實的事務,比如在活著的時候很清楚明確地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包括臨終前的醫療處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些年我有一些朋友在推動預立遺囑的觀念,提倡不管年紀大小每人每年都要找個時間檢視自己一生,留下遺囑,包括當你有一天要離開時(聖嚴法師曾提醒我們思考「意外或明天那一個先到,誰也不知道」),你要跟那些人說那些話?身後事要如何處理?以及自己心愛的東西要如何處理?

     

    在填表單、寫遺囑的過程中,我們會思考這一生是如何過的,這也能促使我們往後更積極地朝真正想做的方向前進),也更會珍惜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在回顧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事想做卻還沒有做,有那麼多人該去感謝、有那麼多值得回味的生活。

     

    法國作家紀德這麼認為:「不經常想到死,是不能令人充分體會到每一瞬間的價值的。難道你不明白,每一瞬間假使不襯托在死亡這片漆黑的背景上,就不會有這種可愛的光影。」

     

    當我們能夠坦然正視病與死的必然,預做安排與準備,也因此更能對如何好好的活,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對於害怕死亡,或極度眷戀這肉體與這世間的人而言,聖嚴法師也提供一個方法:「要想著自己有無限的過去與永遠的未來,這是接受自己最好的準備。」的確,若能體會我們此世的生命是暫時的,或許就能放鬆對生命過度控制的偏執,然後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

     

     

    年紀大並不是失去什麼,而是重新獲得了不同的事物。有一本讀起來心有慽慽焉的好書:《老得好優雅》,所謂深得我心並不是說因為自己年紀逐漸大了,而是書中的提醒對於中年人,甚至年輕人,也都很受用的。

     

    作者說,生命不只是呼吸,生命是變得比自己更大,成為自己能成為的一切。而且,這個比自己更大的生命,並不是我們用企管技術能規劃的,反而像是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所說的:「我們必須願意鬆手放開我們的計劃人生,才能進入歡迎我們的人生。」

     

    當我們能夠不再規劃時,才能給潛在的可能、給生命本身的神秘留點空間。這不再計劃的生活,乍看是放牛吃草般無所事事的空白,但是生命全新的可能性才得以在其間滋長。

     

    不同於我們一般所以為的,作者認為年輕時總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因為那時候我們總是匆匆忙忙的、總是奔波在半路上,總是正要去另外一個地方。年輕人沒有耐心跟「現在」相處,因為他們總想越過「現在」這個狀態到達一個「升官、發財」充滿各種可能的「不久後」。希望變得成熟獨當一面,希望有錢,希望有權有名,腦袋中所有思緒都在「我要,我要,我還要」裡頭。

     

    年紀大了之後,追求、奔走,那些慾望老早就消耗殆盡;相反的,反而能真實感受「現在」,此刻活著,此刻身體健康,此刻自由自在,此刻感覺快樂,就是一切。是的,這種美好的心情,不是那麼容易體會的,正如畢卡索說的:「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變年輕。」

     

    卸下所有的想要,身心輕鬆起來之後,負擔輕了,自然年輕。

     


     

    所有圖片來源:pxhere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