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每個人心中都是他自己的北韓人 -- 《北韓搖滾解放日》

「所有藝術都是政治宣傳。」-- 喬治歐威爾 「所有政治宣傳都是藝術。」-- Laibach
早在2015年當工業龐克舞曲團體Laibach被邀請造訪北韓時,還曾小小的關心一陣,覺得Laibach是否有可能如當年的西方搖滾樂手如Bruce Springsteen影響東柏林圍牆的倒塌抑或其它曾影響共產極權的西方樂手一般,能為這個地表最後的「純」家族式領導的極權專制國家帶來一絲新氣息。但這事直到今天看了試片才大致知道這整個事情過程。
圖片提供:翻面映畫
其實片子一開始還有點抱著到底Laibach他們想併蝦吂(台語)的心態看,但從一開始的標語到影像的展開,立刻發覺導演Morten Traavik 真的很懂什麼是真正的戲謔,就如同他所說的,不是去批評,而是重新將宣傳工具再複製後還給當局者。說穿了,打從一開始,這就是Morten一場早就計畫好的製作大戲。
Morten真的是一位聰明的傢伙,整個電影製作各方面相當熟練就不談了,他深知影像訊息傳遞的核心本質,知道如何跟不同政權當局打交道,從檢查制度、跟監、去除敏感影像等等,他都有一套心中的盤算。
圖片提供:翻面映畫
真的很喜歡他片中那句經典:「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是自己的北韓人。」完全打中當今世界各地新興的新保守主義勢力。尤其對照台灣的社會保守氛圍,恰當不過,我們自以為比北韓優越,但其實整個台灣就是一個大大小小、無所不在的大北韓當局及兩千多萬的大小北韓人。不僅自我篩檢還不夠,還要藉著公共場所、BBS、網路及各大小社群去糾舉別人符不符合自己的道德行為舉止標準。
有一小段片刻,我彷彿真的以為他們其實就在台灣或中國,四十年前的台灣,或者五十年前的破舊中國。一個凡是皆服膺黨國指示的國家。共同分享責任,共同分享過失。
問題是,這現象在台灣其實沒改進多少,凡待過公家單位或一些私人大企業就知道我在說什麼。所以片中改來改去變成常態,這也怕那也怕成了思維慣性,一切都只求安全,只差在他們揣測、擔心上級長官的上意,在台灣則換成社會觀感及輿論。
圖片提供:翻面映畫
所以我不會說他是喜劇片,雖然大多數時候這部片隱隱約約總含著某些喜感趣味,也大幅提高本片的娛樂效果,然而本片高明之處即在於,它就像是導演Morten個人的《王牌大賤諜》北韓版。所有的真實事件與過程都像是一場再真實不過的現實,但Morten也深知當他們一踏入北韓那一剎那,所有的真實立刻變成一場夢境,不論好或壞,他們就在夢境裡演出所有的事情,也無須多作詮釋,因為畫面本身的剪接安排就會說話。
煞有其事的反串才是最高明的反串。
PS:終於有相關文本可以正大光明的放上北韓金氏家族雕像了,哈哈哈。
圖片提供:翻面映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青年次文化、類型歷史、設備器材等不同觀點切入西洋音樂發展史,讓你鑑古知今,完整掌握千禧年後的音樂脈動。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