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馬雅基本常識】分期篇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今天大使就要來聊聊馬雅文化分期的術語,順道說明馬雅文化發展的基本歷程。
    一般而言,歷史分期是研究者為了方便而產生的研究工具。有些人會討論分期所帶來的斷裂性。但是,這個問題不在今天大使討論的範疇中。歷史分期有幾個特色,它呈現我們看每個時期歷史發展的觀點。此外,歷史分期大多是後人歸納、劃分的,時人不太可能意識到他們正處於中古時期、新石器時代等等。對當時代的人來說,他們都身處於「現代」。最後,歷史分期也不會是睡覺醒來,世界的一切都變了(又不是美國隊長),故分期雖有時間界線,但是不可以把時間看死。有可能不同的區域,產生歷史特徵的時間點,不會這麼一致。
    整體而言,馬雅文化的分期,分為古樸期(Archaic)、前古典期(Preclassic)、古典終結期(Terminal Classic)、後古典期(Postclassic)等時期。以下,大使將會粗略的介紹各個時期分期的特徵與時間斷點。

    一、古樸期(B.C 7000~B.C 1200)
    在亞洲獵人追逐獵物,走過白令海峽。接著海陸並進,進入美洲,歷史分期逐漸進入古樸期。古樸期的中美洲,逐漸從游獵採集隊群,形成定居的小村莊。這些村民開始馴化玉米等美洲作物,發展原始農業。進而,這些小村落產生社會分化。在今日墨西哥灣岸地區,一直到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形成了「地峽文化」。
    一般台灣坊間書籍總會說奧梅克文化是中美洲最早的文化。但是,奧梅克的文化系統是相當複雜的。這麼複雜的文化系統,不太可能一夕之間發展出來。所以,我們對於地峽文化的研究,正好補足了這個環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