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Fever room 熱室》觀後感

    大家看電影時都會失去一部分的自我意識。我們都曾有臣服於自己鍾愛電影的感受。我想要在《熱室》中強調這項特質:電影具有一種使觀者沉浸其中的迷幻性。在影像的魅力下,觀眾變成了一道被光線投射的表面。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現場直播室
    從開始入劇場時緩緩走入的黑暗長廊甬道,就已帶領觀眾探索神祕未知邊界。坐定位後,全黑寂靜的空間使得感官頓失依附,也讓世俗時間感逐漸消弭。
    表演開始,感官跟著依續降下的四片大幕被包圍其中,幕上影像輪流出現和重疊,有時同步有時隨機。而影像呈現的素樸,讓人覺得影中是真切現實。
    又跟隨著影像中男子進入洞窟深處,手裡拿著微弱的探照光源,搭配石窟中傳來滴水聲響,此刻觀眾被全面壟罩於閉鎖窟中。
    而四片幕升起收回。換著遙遠處突襲強光,不斷掃射著觀眾們瞳孔,讓我們不禁用手遮光,卻還是透過指縫好奇看去,那亮點似星星、月亮或是太陽難以區辨,突然一點光轉換成落雨,嘩啦啦淋溼在皮膚表層。
    雨後升起漫天大煙,使得視覺更加迷糊。光束變成一面牆,緩緩壓縮甚至切斷阻隔觀者之間,抑或是牆從四方包夾而來,反覆讓人感受壓迫進而意識劇場的空間不斷改變。
    再次幻變,光線穿越大霧裊裊,看著煙霧的流動與聚散,讓人彷彿置身於煙嵐雲岫中國山水畫中遊戲,升起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絕妙實境體驗。
    而演出最後收尾在蒙面男子從洞中醒來,象徵著夢境完結《熱室》完結。
    導演與他的作品們
    多次獲得坎城影展和國際各大獎項電影導演阿比查邦,這次《熱室》作品依舊與他先前討論的議題有關,其實就是延伸之作。只是《熱室》透過劇場形式去打造身處洞窟、光與影變化之感受,其中可追溯到藝術起源洞窟壁畫以及柏拉圖著名的洞穴比喻,而光與影的展演也正是當代電影藝術核心本質。
    只是《熱室》劇場不同於電影的2D,他稱呼為「特殊場域之直播電影」3D,因劇場傳遞出的能量是流動且不斷變化。在《熱室》裡,所使用聲音、錄像、燈光、煙霧這四種素材來經營,又從3D變成4D,他定義4D就是加入時間概念。而這些都是電影哲學,但卻被巧妙運用在《熱室》作品中呈現。
    阿比查邦的作品充滿曲折,強烈時空交錯,在講述記憶話題時,時常隱諱地帶入自身的政治觀點與社會議題。而夢境也是常運用意象,他說夢境就是最終極的電影。並且在政治高壓的泰國,夢境中的抵抗更是反襯不滿現實的壓抑。
    他作品展現出多重向度的穿透力與原創力,從劇情長片、紀錄片、錄像藝術與裝置作品中,無不游走於真假虛實、當代與歷史、西方與泰國間,並結合個人生命議題的深度辯證。
    《熱室》不論在議題或是形式的跨領域演出中,為近期游刃有餘之佳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東華大學華文創作所畢業 2019、2022連兩度獲得全球華文星雲獎報導文學獎項 2021、2022年兩度獲選與執行文化部美感體驗計畫 2023年入圍地方創生半農半X計畫,經營《女子與虎斑汪的luā-luā-sô 地圖》專欄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