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炎時代】描寫舊時代的新嘗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半年過去,終於完成「皇民養成塾」這碗營養和美味兼具、而且絕對肥宅熱量驚人的日本雜菜麵了。「日本.台灣」計劃裏的「台灣看日本」部分結束,接下來終於要進入「日本看台灣」的後半階段;也是我自己最擔心、卻也最期待的內容了。
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好奇,其實遠大於我們的想像。最近我在與老師見面的時候,由學弟介紹了幾位在台灣作研究的日本學者,其中還有一位台語說得極棒但是家裏毫無台灣背景的青年朋友。他們對於現在台灣的熱愛不在話下,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全部對某個台灣歷史議題充滿好奇,他們聽過無數這個議題的相關軼事趣聞,卻苦無系統整理和詳細的考察研究可以參考。
當我聽到這個關鍵字時,年少時的回憶不斷衝擊自己的理智。過去我最想忘掉的人生階段,居然被日本人視為是人類學、社會學、甚至民俗學的黃金時代。1980年代的台中, 我還是個國小生。經濟成長到達高峰的台灣,我身邊的大人不是那些固定印象中穿著吊嘎仔、卻開著「免魯」的成功中小企業主們,而是一群在社會底層為了生活掙扎,同時把致富翻身夢想寄託在每個月開獎三次的愛國獎券出現的三組號碼上。對一個小男孩來說,每個月都要見識一次整個世界的一喜一憂,當日曆上日期出現「5」的時候,用上天給台灣的三組數字來決定那天爸媽是要慈愛地帶我們去麥當勞,或是第二天早上光向父母要中餐錢就掃到颱風尾挨一頓揍。
 
我長大了,也離開了那個生活環境。那群讓我又愛又恨的半黑色大人們,也一個個成為溫馴的老人。成為大人的我和那些男人們一樣,充滿對世間的怨氣和憤怒。不同的是我不必像他們把夢想投注在濟公師父的籤詩和拷貝單裏,我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發聲,並且有了為台灣人留下生命軌跡的機會和能力。對我有大恩、青春時代用在台灣調查民間信仰的日本指導教授,最近也因為年紀和身體因素退休了。那個我曾經發誓長大絕對不要像他那樣的父親,也早就因為搞壞身體而賦閒在家,放棄他身為男人想要闖出一片天的夢想了。2018年的我,回頭看那個年代,回頭看當時和我現在一樣歲數男子們的生命歷程。我終於醒悟了一件事。
如果我被放在和他們一樣的環境條件和時代下,我不一定能活得比他們更光采奪目。
所以,我要寫下這個故事。一個從日本人眼中反射出的80年代台灣人的故事。為了向我過去卡在心裏的歲月告別,也為了向我的老師和父叔輩的青春致敬。
這是一個冒險。很簡單,因為在這之前我從沒有嘗試過小說創作。而且在SOS的專欄,這個故事還是像過去日本新聞小說一樣,是即時連載的。這個嘗試會成功或是失敗,我不知道——就像80年代那些把希望寄託在數字上的人們一樣。但是我只知道,如果不動筆,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
故事很簡單。描寫的就是1984年的台中市中華路,還有在那裏生活的男女群像。裏面的情節、人物有真有假,有我自己的生命片段,也有台灣人不應該忘記的共同記憶。
「陽炎」是日文裏因為高溫而出現的海市蜃樓之意,對我而言,那個全台灣都像得了熱病的華麗時代,沒有比這個詞更合適的形容了。
我不知道已經出了三本書的我是不是一個好的創作者,但是我只跟你保證一件事,就是我會和那些我記憶中的人們在努力活著一樣,我會用我的生命完成這個故事。
朋友們,願意和我一起走向下一階段的冒險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7會員
27內容數
<p>我是蔡亦竹,將在此發表最百無禁忌的日本文化評論,也會將視線回歸台灣,挖掘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文化故事,並以集結成冊為目標,打造讓台灣驕傲的文化結晶,創造真正平等的「台日友好」。</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亦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男の聖書」是父權中二爆表漫畫北斗神拳。但是這部漫畫和日本好像沒什麼直接關係,讓我真正打開日本文化研究之門的,是同位作者原哲夫的另一巨作『花之慶次』。
我的遊戲生涯,應該是在國小三年級第一次到有錢的同學家裏接觸到紅白機時開始的吧。我從國小三年級到今天的怪異大叔,紅白機變成了超任、又變成了PS、DC……現在是放在客廳的黑色扁平藍光機器。但是不變的是,遊戲機在我成長過程中,一直是我通往日本文化的魔法盒子。
記得在留學期間,家在八王子、也就是新選組主要成員故鄉多摩地區的學長在向我解釋了新選組大概事蹟之後,突然下了這麼一個結論:「新選組就是一群自以為是武士的鄉下中二集團。」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但是如果仔細想想,這個評價其實客觀又充滿時代的悲哀。
鹿兒島的最強傳奇人物當然非西鄉隆盛莫屬了。不過我們當然不是要談硬梆梆的歷史,而是要從西鄉隆盛的生涯來聊聊鹿兒島的代表美食。
比起福岡等地,鹿兒島好像就充滿了鄉下風味,事實上鹿兒島也真的是日本的農業產量第三大縣,其中牛、豬、雞肉的產量還是全國第一。不過這是現在的鹿兒島。在明治維新前後的鹿兒島,別說是九州了,根本是全日本最先進的「科技大國」之一……
今天我們來談談日本和台灣的幽默和搞笑。 很多人都看過日本的搞笑節目,三十年前開播的《志村大爆笑》或是更早的《八點全員集合》,更是偽皇民世代——也就是出生於戰後、接受反日教育長大,卻對日本存有莫名親切感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男の聖書」是父權中二爆表漫畫北斗神拳。但是這部漫畫和日本好像沒什麼直接關係,讓我真正打開日本文化研究之門的,是同位作者原哲夫的另一巨作『花之慶次』。
我的遊戲生涯,應該是在國小三年級第一次到有錢的同學家裏接觸到紅白機時開始的吧。我從國小三年級到今天的怪異大叔,紅白機變成了超任、又變成了PS、DC……現在是放在客廳的黑色扁平藍光機器。但是不變的是,遊戲機在我成長過程中,一直是我通往日本文化的魔法盒子。
記得在留學期間,家在八王子、也就是新選組主要成員故鄉多摩地區的學長在向我解釋了新選組大概事蹟之後,突然下了這麼一個結論:「新選組就是一群自以為是武士的鄉下中二集團。」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但是如果仔細想想,這個評價其實客觀又充滿時代的悲哀。
鹿兒島的最強傳奇人物當然非西鄉隆盛莫屬了。不過我們當然不是要談硬梆梆的歷史,而是要從西鄉隆盛的生涯來聊聊鹿兒島的代表美食。
比起福岡等地,鹿兒島好像就充滿了鄉下風味,事實上鹿兒島也真的是日本的農業產量第三大縣,其中牛、豬、雞肉的產量還是全國第一。不過這是現在的鹿兒島。在明治維新前後的鹿兒島,別說是九州了,根本是全日本最先進的「科技大國」之一……
今天我們來談談日本和台灣的幽默和搞笑。 很多人都看過日本的搞笑節目,三十年前開播的《志村大爆笑》或是更早的《八點全員集合》,更是偽皇民世代——也就是出生於戰後、接受反日教育長大,卻對日本存有莫名親切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臺灣的兒時生活,特別是1940年代的日常起居。作者描述了當時的家庭環境,從使用煤球做飯的艱辛到缺乏現代科技產品如電鍋和冰箱的限制。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生活方式,作者分享了強烈的懷舊情感,並探討了社會發展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到了美國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後, 我深深的感覺到1990-2000出生的, 我這一代的台灣人, 其文化累積非常日本。 我這一代的台灣男生成長的過程裡, 國小看的是日本動畫, 如海賊王,神奇寶貝,數碼寶貝, 玩的是神奇寶貝紅寶石藍寶石版。 國中看的還是日本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大家好,我是CC。一個普通的人,做著普通的工作,有著普通的夢想,過著普通的生活。在今天這個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普天同慶的一天,我想花一點時間,回憶過去這8年我的人生和小英時代的巧合,也聊聊我對未來的期待。 嚴格說起來,我可以算是太陽花學運時代。只是學運發生的當下,我沒有跟著衝議場,也沒有上街頭。我在宿
Thumbnail
我這樣的台北異鄉人,在離開與留下之間,從青春走入後青春,再從前中年進入完熟的中年,我想起奧田英朗一部長篇小說,分別是上冊《東京大夜逃》與下冊《南方大作戰》,所以,我的遷徙計畫若命名為「台北大夜逃」與「南方大作戰」,如何?開玩笑的。我跟台北互不相欠,沒有夜逃的理由,但是回到南方都市,確實是個大作戰。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臺灣的兒時生活,特別是1940年代的日常起居。作者描述了當時的家庭環境,從使用煤球做飯的艱辛到缺乏現代科技產品如電鍋和冰箱的限制。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生活方式,作者分享了強烈的懷舊情感,並探討了社會發展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到了美國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後, 我深深的感覺到1990-2000出生的, 我這一代的台灣人, 其文化累積非常日本。 我這一代的台灣男生成長的過程裡, 國小看的是日本動畫, 如海賊王,神奇寶貝,數碼寶貝, 玩的是神奇寶貝紅寶石藍寶石版。 國中看的還是日本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大家好,我是CC。一個普通的人,做著普通的工作,有著普通的夢想,過著普通的生活。在今天這個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普天同慶的一天,我想花一點時間,回憶過去這8年我的人生和小英時代的巧合,也聊聊我對未來的期待。 嚴格說起來,我可以算是太陽花學運時代。只是學運發生的當下,我沒有跟著衝議場,也沒有上街頭。我在宿
Thumbnail
我這樣的台北異鄉人,在離開與留下之間,從青春走入後青春,再從前中年進入完熟的中年,我想起奧田英朗一部長篇小說,分別是上冊《東京大夜逃》與下冊《南方大作戰》,所以,我的遷徙計畫若命名為「台北大夜逃」與「南方大作戰」,如何?開玩笑的。我跟台北互不相欠,沒有夜逃的理由,但是回到南方都市,確實是個大作戰。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