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8/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晚在監獄看的月光

圖源:蘋果日報
上年今日,我首晚在監獄看月光。
一年過去,也如往常奔波,換了角色,換了位置,更希望可以換個節奏,讓生活等待慢走的自己。
由離開監獄開始,投入過一場非常緊湊的選舉,也協助了眾志轉了個跑道和軌道,更完成心願,出版了一本書,接下來是思考自己未來路向的時候。即將於九月開學,重投校園,當然是刺激非常──相比大學新鮮人,我已是年到廿中的叔叔,坐在他們隔壁上堂不免老尷,我希望可以平安的畢業,完成自己一個階段。老實說,一個學位對我而言已不是甚麼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我還是希望完成一個我花了六年時間、六年學費的計劃,劃一個完滿的句號。這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在社會事務方面,依然希望在能夠發力的地方多做功夫,但減少了時間對外工作後,一方時可以偷點日子陪陪家人,好好慰籍他們過去數年的擔憂,也可以多多照顧自己,照顧身體不時發出的悲鳴。未來我亦希望恆常的寫一點東西,類似專欄、時評,從文字鍛練,繼續敏銳自己的思想。
在眾志青年營時,我們討論到無力感的問題,有人表示不感到無力,他到海灘執垃圾,覺得已經逐少逐少改變世界,改變不公義;有人感到無力感,因為現況太牢固,專政很難打倒。其實,兩者是沒有衝突的──關鍵是他們如何看待「改變」。執一堆海灘的垃圾能夠改變整個海洋污染的狀況嗎?或者說,他是否天真到覺得一己之力,多加幾個朋友,能夠扭轉由無數財源堆積而成的生態破壞?當然不會。但他見到眼前多一片淨土,膠袋多幾分垃圾,也就滿足了。這種滿足不代表是自欺欺人,而是懂得有行動時為自己尋找新的動力,令自己不致氣餒。有時我們太在想宏大理想,遠大的標杆,反而會忽略了腳下的石階,甚至害怕摔倒而不敢前行。
我也會有同樣的顧慮,尤其是在風暴過後,更意識到自己的渺少,焦慮自己的無力,焦慮自己的不作為。但我慢慢細想,我是否又太苛求自己了?前陣子生日時,我替自己許下一個諾言:世界走得太快,我要等待自己。當我不停渴望著尋求突破時,反而沒有好好的重視每一刻的付出,每一步的嘗試和實踐,弄得自己不斷緊張,不斷責怪自己的不足。其實,也許我最應該的是等待自己,頭腦要好好聆聽雙腿,眼晴要好好聆聽內心。
也許未來一年,要成為更能擁抱身邊的人,也能帶動大家向前的自己。以往放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公眾的層面,也許是時候更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好好邁進另一個階段的修煉。「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要延續進入監牢前對自己的叮囑,無論境況如何,都要坦然以對。
羅冠聰 17/8/201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