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9/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無家者-那些你不曾關注的城市人何謂「無家者」?

撰文:王怡婷

何謂「無家者」?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指涉的對象通常都是露宿街頭者。

成為「無家者」的原因:
我也不是一出生就這樣的啊!
無家者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個人問題(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被遺棄⋯⋯) 二、社會結構性問題(失業、社會福利不足、都更......)但為什麼無家者的聲音會這麼的小?因為你不會只是失業就無家可歸,你有家人、朋友,有社交網路,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此墜落。再者兩個大方向的原因也並非完全獨立,彼此有極大的關聯。

遭社會排除的無家者
我覺得,看到了但是假裝沒看到,這件事情每天都在大家面前發生,因為好像往前走的時候,眼睛看到的是更重要的,比方與生存、工作相關的事情啊之類的。是這些東西影響到你,讓你沒辦法注意到這些事情,還是其實是你無法行動所造就的無力感,讓你去迴避這些事情?   —人生百味執行長朱冠蓁
(攝影:張智龍)
大部分人在沒有了解無家者的基礎下,對無家者的形容詞往往不外乎髒亂的、好逸惡勞、愛鬧事的這幾個刻板印象。事實上,有居住困難者的無家者很多,露宿街頭者僅占一小部分,而露宿街頭者當中,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或有暴力行為者,更是少數。無家者社群如同社會的縮影,裡頭的人形形色色,真正行為不佳者其實很少,卻經常被放大報導,形成人們對於無家者的典型印象。
更嚴重的是,這些既定的刻版印象使得大眾所看見的無家者,永遠是具有負面形象的那群人,而無法意識到公園中有些穿戴整齊、精神良好的人,也是無家者,更不可能看見有工作的無家者。事實上,許多無家者都有工作,只是賺取的所得不足以支付住宅的費用,但卻一律被貼上「好吃懶做」的標籤,甚至被潑水、潑糞與驅趕,遭受不人道的對待。
但值得慶幸的是你我都有權利去停止這樣的視若無睹,人們覺得街賣者好吃懶做、人生失敗、有礙市容,但其實每個街賣者都有他的故事。下次再在街上碰見無家者時,不妨放慢腳步吧,讓這個步調快速的城市裡,留下一個舒適平等的地方給他們。

核稿編輯:劉丹華 行銷編輯:高珮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