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圖說台灣:台灣之門-鹿耳門

    荷蘭入台:
    西元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雷約生在澎湖建立「風櫃尾城堡」。
    西元1624年8月26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宋克因受明帝國驅趕,轉至台灣。
    並將「風櫃尾城堡」的建材摧毀,一同帶到台灣。
    荷蘭人在北汕尾(今臺南四草上岸,並建立簡易的商館。
    1625年,在大員一鯤鯓(今臺南安平區)築熱蘭遮城
    以此作為統治臺灣的中心。
    《大員港市鳥瞰圖》,藏於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Zeeuws Museum)/維基百科
    《大員港市鳥瞰圖》,藏於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Zeeuws Museum)/維基百科
    移居台南:河流會記得它曾走過的路/ 圖片來源:http://eportfolio.lib.ksu.edu.tw/~4980E028/blog?node=000000046
    鄭成功入台:
    北線(汕)尾(Bassemboy)島北端標註了「Lacjemoie」(鹿耳門)與「't Gat van Lacjemoie」(鹿耳門溝)。
    1661年4月30日。鄭軍經由鹿耳門水道(當時是漁人走私的小通道)進入台江內海並於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區開元寺附近)登陸。
    1661年5月4日。鄭成功攻下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後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天興(今佳里)、萬年(今鳳山)二縣。
    1662年2月9日。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成為繼任的統治者。
    台南的地形地勢/ 圖片來源: http://blog.udn.com/article/article_print.jsp?uid=33wang&f_ART_ID=53752897
    鄭成功敗逃台灣的勢力範圍/維基百科
    清帝國經濟移民入台:
    1717年。鹿耳門因為易守難攻,港門僅容兩艘船隻,水底下有鐵板沙。
    所以成為船隻進入臺江內海的重要門戶,故設有重兵防衛。
    清帝國時期,鹿耳門正式設港,與福建廈門對渡,為台灣之門。
    許多在福建的經濟移民,因為生活困難,偷渡來台。
    此時,初期的台灣薪水是福建的三倍,因此吸引許多經濟移民。
    然而,因為渡台三禁的關係,許多迎向「新大陸」的夢想青年,葬送在台灣!
    也因為,清帝國怕移民來台做亂,只準單身年輕的男性移民移入。
    造成,台灣原住民清帝國的經濟移民,大量通婚的結果。
    台灣之門-鹿耳門,是台灣歷史的起點/黃宗玄
    現在的鹿耳門,周邊充滿了魚塭與台江內海的遺留/google地圖
    日本入台:
    1895年4月17日。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並割讓台灣。
    日本軍隊,由基隆港上岸,進入台灣。
    由於1884年,清法戰爭,臺灣戰事(俗稱西仔反)爆發,法國多次攻佔基隆。
    因此,北部受到清帝國的重視,促成台灣行政中心往北移轉!
    日本入台時,台灣行政中心已經往北移轉了/ 圖片來源: http://www.twmem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5/08/twmemory_006532.jpg
    如今,鹿耳門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回首看看過去的歷史,
    這兒曾是唯一的台灣之門!
    回顧過往的前世今生,更具有一番韻味。
    讓海風、蚵仔與歷史的遺跡,留下最美的顏色!
    鹿耳門港/黃宗玄
    鄭成功像(2014年(甲午年), 鄭成功託夢指示, 將再次守護鹿耳門海域, 於是重新建造塑像, 朝向台灣海峽)/黃宗玄
    現在的鹿耳門海岸/黃宗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