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裨海紀遊》-論史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為斯卡羅劇照,傳達一下氣氛這樣)

(圖為斯卡羅劇照,傳達一下氣氛這樣)

身為一個愛看書的秀才,抵達台灣之後弄點資料來讀,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接下來是郁永河對於台灣的認知為主囉。

這個嘛,台灣就是福建東南千里外的地區。過去不與中國往來,中國人也不知道海外有這樣的地方。

不說島,基本上台灣的尺寸比中國人過去定義的「島」要大上太多。以前的地圖、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台灣這兩個字。

那為什麼一開始郁永河就知道這裡叫台灣?

因為荷蘭人在這裡蓋了兩座城,一名台灣,一名赤崁。這兩個城都小小的,只是個放火炮的要塞,跟中國所謂的城池完全不是一回事。

雖然史料沒有台灣,但鄭和下西洋的記錄,卻是有到赤崁補充淡水一事。此赤崁是否彼赤崁,郁永河就找不到更多佐證了。他只知道,明朝時澎湖曾經被劃進泉郡(講泉州可能比較好懂),福建漳泉人經常到澎湖這裡捕魚……不愧是大航海時代,猛猛的。

那明朝就順便對這裡的漁民課個稅這樣。

這種應該福州府查到的,你現在想找還沒那麼容易。

明朝嘉靖隆慶年間,琉球人來佔領了澎湖。本來就是順便收個稅也不多的地方,明朝地方政府就直接放棄掉了。

琉球人是否也佔領過台灣?同樣是不可考。

明隆慶只持續了六年,就進入了神宗萬曆帝的年代。荷蘭人來到了台灣,並於1621年建了上述所說的兩個要塞。

老實說這跟我一般讀過的台灣荷蘭史不太相符,不過就是先記下來,我大哥干寶是這麼說的。

1659年,鄭成功佯裝要攻打台南的大港,卻趁著漲潮轉進鹿耳門,攻下了台灣赤崁二城,荷蘭人請降。

鄭成功改此地名為承天府,定治在沿海沙洲上,同樣起名台灣。

1662年,康熙即位第二年,鄭成功過世。(總算開始相符了)許多明鄭將領開始改投滿清。其子鄭經治理台灣二十年後死亡,滿清也展開消滅明鄭的計劃。

兩年後,施琅進佔澎湖,攻克台灣。

郁永河認為,鄭成功年紀輕輕就能聚眾佔領廈門,多次與清軍對抗。更奪台灣,建立了能傳承三代不倒的政權,絕對是個有本事的人。

雖然說地方很小,但你想以秦隋之盛都是二世亡國。三國大至袁紹劉表,小至陶謙公孫瓚這種,都是一世即敗,更小的雜魚就別提了。

而鄭成功明明獨霸一方,但仍以明臣自居,奉南明諸王以禮,說實話郁永河是很佩服的。

清廷收歸此地,納入版圖後,就再把名稱改為台灣府,置諸羅、台灣、鳳山三縣。各縣都以一縣令一縣尉,政軍分離制管理。

那台灣因為是府邑,所以加設府丞。

即使到了清朝,基本規制跟漢朝也沒差多少,所以我看起來還滿舒服的。

台灣縣府當時還很落後,竹籬笆圍一圍就當官府了,真不知是要多落魄才會被派來當官。

就像上一回提過,諸羅鳳山的縣衙跟重要設施,也都還是建立在台灣縣府內。

說是說管台灣跟澎湖,其實清官就是蹲在今台南府城,難斷原住民家務事的。

「三縣所隸,不過山外沿海平地,其深山野番,不與外通,外人不能入,無由知其概。」

台灣的地理也很妙,我小時候沒讀到過,不知道現在的孩子能不能學到。

郁永河說,台灣沿海都沙岸(畢竟他們沒去後山),但進來之後的土壤品質其實不錯。不過「土性輕浮」,風一吹就滿天沙。

很年輕的土地耶。

即使如此,台灣的土地仍然非常適合種植,水氣又重,農作物收成比起內地那是以倍數計。

郁永河非常有資格說內地,不要吐槽他。

但其實就官府管制力不足,人們不敢拓田,大部分都是荒地。加上台灣出產的熱帶水果,都不能久放,運回內地不是個法子,所以清廷官員對於拓展農田生產也不上心。

他記了不少我就不一一說,印象比較深的大概是台灣人會拿椰子肉跟檳榔一起嚼。這可是中國本土見不到的吃法(中國也有檳榔的)。

台灣府的市區規劃,是仿北京城的,大路通車馬,兩旁就是店家。但就是簡陋低矮茅草房。

台灣女性很少人纏足,偶爾看到有纏三尺布的就算美人了。

這我不是專門,大概想成穿高跟鞋,意思是並非三寸金蓮,就是外出見客的時候稍微纏一下這樣。

所以台灣人在路上都不看妹的。

而台灣到這個時候,都還以「紅毛人所鑄銀幣」為主要流通貨幣,對於清廷發行的錢幣並不想接受。

荷蘭統治台灣約三十年,比明鄭長一些。郁永河這時也又過了十幾年,這三個統治單位,都有發行自己的錢幣。

就考古而言,這段時期台灣其實還有兩種錢幣:西班牙幣跟越南幣。

我覺得這就很好說明,為什麼「紅毛銀幣」價值最高最穩定:紅毛很可能不限於荷蘭,也包括西班牙。

因為上述三個政體,都只實際管轄台灣嘉南平原一帶。而這個海島上各地的住民,肯定是有跟上大航海貿易的。

讓我想起中國剛開放探親時,你去中國拿美金拿台幣,他們都願意收。

這就是經濟。

政治總想掩蓋它包裝它。

後面郁永河踏上旅途之後,這些事情一定會更明顯的。

又說到台灣不產馬,雖然派駐了上萬人的部隊,馬匹只有幾百。嘿,這簡直回到五胡亂華之前的中國了(笑)。

台灣的官員除了搭人力轎,主要就是騎黃牛。民間也以牛車為主要畜力運輸。說因為台灣很多野生甘蔗,牛可以吃這個,不需要特別給牠們糧食作物,好養得很。

原來台灣古時候吃甘蔗牛啊(筆記)。

而台灣的治安相當好,至於說是明鄭法律嚴苛這種就純參。不過我開始後悔跟著郁永河寫台灣,這邊老實說要寫台南才對。

幾乎都是在講台南,想成整個台灣就很麻煩了。

台南人守不守法我不知道,那個天龍性格的養成倒是挺十足的。

接下來講颱風,並用詩詞做一套總結。

真的是一大套,我稍後額外貼吧。

嘴了一段颱風理論是很有趣的,其實後來郁永河就碰上颱風,到那時再感受一下他的感受。

《裨海紀遊》的第一卷就到這裡。

其實郁永河在台南混了兩個月左右,所以很有空看這些東西,寫寫詩詞。搞到大家都要忘記,他的任務是去淡水採硫。

當時淡水跟中國是可以直航的,但郁永河一定要先到台南。除了辦官方手續,也要招募人手,買工具,準備藥物之類巴拉巴拉的。

相比台南的簡陋而繁榮,在清官們的眼中,淡水基隆可是瘴惡之地。

蠻荒之地。

也許今天我們覺得台灣是小小一個島。但對於1697年的中國人而言,這裡就是新大陸。

郁永河的新大陸冒險,也才剛剛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6
馬來西亞華人的起點,以「麻六甲」為主。 《裨海紀遊》最後有提到這樁怪事:郁永河的認知,當時主航路明顯不走麻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重要性也在十九世紀才出來。 基本上相信,《明史》中的「滿剌加」,就是今天的麻六甲。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Thumbnail
2023/03/06
馬來西亞華人的起點,以「麻六甲」為主。 《裨海紀遊》最後有提到這樁怪事:郁永河的認知,當時主航路明顯不走麻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重要性也在十九世紀才出來。 基本上相信,《明史》中的「滿剌加」,就是今天的麻六甲。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Thumbnail
2023/02/09
《裨海紀遊》終於來到尾聲,西洋國。 這次就不按照郁永河的順序,聊聊這西洋國。 正如你所想,西洋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泛指西海以外的國家。 西海又是哪裡呢? 郁永河這麼寫:「自麻六甲斜指西北,四十更為咬𠺕叭,始渡西海。咬𠺕叭西北為啞齊。啞齊之外,中國舟航不能往。」 至少我們一看就知道麻六甲。
Thumbnail
2023/02/09
《裨海紀遊》終於來到尾聲,西洋國。 這次就不按照郁永河的順序,聊聊這西洋國。 正如你所想,西洋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泛指西海以外的國家。 西海又是哪裡呢? 郁永河這麼寫:「自麻六甲斜指西北,四十更為咬𠺕叭,始渡西海。咬𠺕叭西北為啞齊。啞齊之外,中國舟航不能往。」 至少我們一看就知道麻六甲。
Thumbnail
2023/02/08
這次是關於海上異族國家的筆記。
Thumbnail
2023/02/08
這次是關於海上異族國家的筆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於歷史真實存在過,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必那麼嚴格要求他必須那麼像大英雄,我們應該對於他們的心酸無奈、委曲求全,更加一點諒解。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作者:藏書界竹野內豐 黃振南 插圖:狀兔 繪 究竟出版 身處在國中的國立編譯館末代,我認真地對台灣歷史沒有太多的記憶點,然後歷史就隨著這些年代,歷
Thumbnail
對於歷史真實存在過,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必那麼嚴格要求他必須那麼像大英雄,我們應該對於他們的心酸無奈、委曲求全,更加一點諒解。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作者:藏書界竹野內豐 黃振南 插圖:狀兔 繪 究竟出版 身處在國中的國立編譯館末代,我認真地對台灣歷史沒有太多的記憶點,然後歷史就隨著這些年代,歷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郁永河終於要抵達淡水。為他張羅一切的人,卻有著漢人的名字……淡水雞籠明明是清廷無法管轄的區域啊。 這就要說到,當時台灣的一個重要機制:社商。
Thumbnail
郁永河終於要抵達淡水。為他張羅一切的人,卻有著漢人的名字……淡水雞籠明明是清廷無法管轄的區域啊。 這就要說到,當時台灣的一個重要機制:社商。
Thumbnail
郁永河抵達台南已經兩個月了。 他們買了布、油、糖、大鍋、刀斧、鋤頭、杓子,各式大小的木桶,還有秤、尺、斗、斛這些測量用具。 布是要跟原住民交易用的「通貨」。 拿出雙方都有需要的東西來交易,那個才叫價格公道。用會發亮的石頭換對方的必需品,本身就是詐欺的一種。
Thumbnail
郁永河抵達台南已經兩個月了。 他們買了布、油、糖、大鍋、刀斧、鋤頭、杓子,各式大小的木桶,還有秤、尺、斗、斛這些測量用具。 布是要跟原住民交易用的「通貨」。 拿出雙方都有需要的東西來交易,那個才叫價格公道。用會發亮的石頭換對方的必需品,本身就是詐欺的一種。
Thumbnail
身為一個愛看書的秀才,抵達台灣之後弄點資料來讀,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這個嘛,台灣就是福建東南千里外的地區。過去不與中國往來,中國人也不知道海外有這樣的地方。 不說島,基本上台灣的尺寸比中國人過去定義的「島」要大上太多。以前的地圖、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台灣這兩個字喔。
Thumbnail
身為一個愛看書的秀才,抵達台灣之後弄點資料來讀,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這個嘛,台灣就是福建東南千里外的地區。過去不與中國往來,中國人也不知道海外有這樣的地方。 不說島,基本上台灣的尺寸比中國人過去定義的「島」要大上太多。以前的地圖、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台灣這兩個字喔。
Thumbnail
說到鄭成功,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歷史課本上寫到趕跑荷蘭人,在大員熱蘭遮城 (現在的台南安平古堡) 接受荷蘭人投降,鄭成功在台南建立反清復明的基地,結果...不到半年就過世了。
Thumbnail
說到鄭成功,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歷史課本上寫到趕跑荷蘭人,在大員熱蘭遮城 (現在的台南安平古堡) 接受荷蘭人投降,鄭成功在台南建立反清復明的基地,結果...不到半年就過世了。
Thumbnail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Thumbnail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Thumbnail
avatar-avatar
  15世紀,素有航海王子之稱的葡萄牙英雄「亨利」推動了歷史新氣象───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掀起了歐洲商業革命及帝國主義思潮,歐洲國家紛紛尋求海外殖民與貿易。而15世紀末,葡萄牙人東來,觀其美麗之島,不禁讚歎「FORMOSA」,至此,臺灣即有「福爾摩莎」美名之稱   史前文化   臺灣史前時代文化
Thumbnail
avatar-avatar
  15世紀,素有航海王子之稱的葡萄牙英雄「亨利」推動了歷史新氣象───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掀起了歐洲商業革命及帝國主義思潮,歐洲國家紛紛尋求海外殖民與貿易。而15世紀末,葡萄牙人東來,觀其美麗之島,不禁讚歎「FORMOSA」,至此,臺灣即有「福爾摩莎」美名之稱   史前文化   臺灣史前時代文化
Thumbnail
如今,鹿耳門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回首看看過去的歷史, 這兒曾是唯一的台灣之門! 回顧過往的前世今生,更具有一番韻味。 讓海風、蚵仔與歷史的遺跡,留下最美的顏色!
Thumbnail
如今,鹿耳門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回首看看過去的歷史, 這兒曾是唯一的台灣之門! 回顧過往的前世今生,更具有一番韻味。 讓海風、蚵仔與歷史的遺跡,留下最美的顏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