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相信恆河母親能夠洗去生前所有罪惡,有些信徒感知自己的時辰將至,會前往恆河畔的聖城瓦拉納西,靜待救贖到來。那裡有間巴哈旺大飯店,只讓臨終之人入住,期限是十五日,十五天內如果沒死就得離開。
Rajiv的父親Dayanand突然對兒子一家人宣布自己似乎大限已近,因為總是做著重複的夢,他決定要捐掉牛,並前往瓦拉納西。眼前的父親健康無異常,Rajiv與妻子不僅難以聯想到死亡,甚至更擔心必須暫離工作十多天,只有孫女Sunita用輕快的心情接受了爺爺的決定。
在巴哈旺大飯店,要自己做飯來吃,自己打掃房間,健康也是自行管理,沒有醫療設施,死亡是一種過程,得到救贖前還是得把日子過下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時候到了就發生。從Rajiv陪伴父親辦理入住手續的那刻起,便能感覺到這個兒子與父親相處上的焦慮與彆扭。即使主動服侍、做飯買食材,臉上卻清楚顯示無法認同這樣的選擇,一心等待第十五天的到來,父親的死亡預感不會成真,然後他們再一起回家。
他們認識了同住在飯店的Vimla,Vimla和丈夫一起來,以為能夠一起走,但丈夫先一步離開了,而Vimla竟已在這裡住了十八年。每十五天換一個名字,死亡這個過程從不曾間斷。「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樣,但是我學會了放下,每天就是等待。」Vimla這麼說。
Rajiv最缺乏的恰好就是「放下」。當父親融入這裡的步調,嘗試新的飲食、運動,不再接受藥物,尋求人生最後的平靜,Rajiv的工作電話卻總是刺耳的在用餐與靜養的時刻響起。他總是皺著眉頭觀看瓦拉納西的一切,甚至剛入住沒多久就離世的老人都讓他羨慕。其實Rajiv並非熱愛工作,與父親也沒有那麼親密,但兩者他都放不下,暫離任何一邊都會使他產生罪惡感,父親享受死亡的過程才如此令他煩躁。
直到父親突然病危,Rajiv才明白死亡一點也不遠。在生與死的縫隙裡,父子倆都在掙扎,而命運彷彿要再給予兩人一次機會,父親奇蹟般又活了過來。重生後的日子乍看沒什麼改變,遠赴而來的媳婦依然板著一張臉,孫女依舊活潑討喜,Dayanand被親人們圍繞,聽說大象的時辰快到時,會離開象群獨自死去,對Dayanand的瀕死,Vimla只是輕輕的說,你還沒做好準備。
和兒子一家人團聚,Dayanand成了個觀察者。他察覺到Sunita一點也不喜歡未婚夫,並對婚事的準備消極,他也發現兒子並不了解Sunita,父女關係是嚴肅而疏遠的。所以當Sunita決定要退婚時,Rajiv震驚又憤怒,但他不知道女兒沒有明說拒絕,不等於欣然的同意。這時的Sunita像是年輕時熱愛寫作的Rajiv,不同的是,當年的他在父親的權威下放棄了,今天的女兒,選擇不要一段太勉強的幸福。
而在這一切裡,真正的觀察者是Vimla。她飽含人生智慧的雙眼笑看著不和兒子溝通的Dayanand,「可憐的男孩怎麼辦,」眼前這個男人不也曾是外頭那個生悶氣的男孩?「去談談吧,好好地說。」隔天Vimla過世了,昨晚的話成了她對Dayanand父子最後的祝福。
如果死亡是肉體的救贖,十八年的時間便是教會Vimla接受與放下才能讓心靈不再受罪。Vimla的離開像是出趟門那麼輕巧,什麼也沒帶,Dayanand想像著自己跟隨她走進市場,買杯加了大麻的奶昔,當他們來到河邊,Dayanand看見Vimla飛到恆河上空,她最後一個放下的東西是她的名字,那在丈夫死後被人們用來記得她的東西。不想著要帶走任何事物,才有辦法自由。
Dayanand要兒子回去,「這麼多年,你早就開始像我了。」像他對孩子嚴厲,像他慢慢使孩子遠離他,像他無法停止要求孩子。「我終於準備好了。」原來不只是 Rajiv單方面留下來陪伴,他也依賴兒子待在這裡。他和兒子都得學習放手,人生最後的旅程,Dayanand要做一頭大象。
Rajiv回家,但當他還在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關係時,他又再度來到瓦拉納西,因為輪到父親獲得救贖了。曾被Rajiv嫌棄的小房間,父親待了快要一個月,他躺在父親的床上,也許想起了他們的每一句對話、想起了瀕死那一晚父親的道歉、想起了他緊緊抱著爸爸。然後Sunita走過來坐在他身邊,他們讀著Dayanand的筆記本,一起又哭又笑,一起想念。使關係扭曲的起初通常是愛,能讓關係癒合的,也是愛。成長必然帶著模仿,有時多討厭父母,自己仍會不小心成為類似的父母。但作為一個大人,還是能夠時時修正的。
把棺材抬到恆河邊的路程,依照父親的願望,以慶典的方式歡送。非常喜歡這一段的呈現,Rajiv大聲唱著歌,女兒和妻子靠過來,Sunita帶著他手腳笨拙地舞蹈,而眼淚不停的流。鑼鼓喧天,在心裡靜靜地和父親說再見。
我想起Rajiv和父親某個晚上在恆河邊的對話。他問父親,「如果有可能重生在這個家庭,你還願意嗎?」父親回答,「不,為什麼我來世還要做人?」Rajiv被逗笑了,那是他來到巴哈旺的第一個笑容。也許也許,他生命中的第一個笑容,也是父親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