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幸福定格》觀後感:婚姻不好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幸福定格》數分鐘的影片一直在FB播放,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弟弟型」跟木納的男人問,「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作為剛去過同事婚禮的人,當婚禮上一對新人說誓詞時,總是讓現場的親友感動得眼框泛淚,誓詞是這樣說的:「從今以後,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一生一世永遠愛你、保護你、珍惜你直到永永遠遠。」
誓詞的承諾大概比保險合約條款更嚴苛。
這種承諾若是放在生意合約上,會是多麼觸目驚心,但大家在婚禮讀的時候都沒有嘴軟。總覺得那比較像在許願池許願,是在追求一種理想中的高度,然後盡量去達到?
導演選的8對夫妻都有小孩,小孩對於婚姻總是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那些生活上產生的種種不適、讓本來有事業的女人變成家庭主婦,也許在經濟發達、男女越趨平等,卻還被儒家思想影響的亞洲地區尤為明顯。一個事業做的很成功的職業女性,在職場上也許是個很犀利的主管,但回到家裏又必須轉變為充滿母性的媽媽,所以片中有一位女生哭着說,婚姻之於現代女性,是不人道的。
在外犀利的女主管回到家庭轉化角色照顧小孩,丈夫是否能理解當中的付出。
這部紀錄片總讓我想起《Before》三步曲,導演懷念踏入婚姻前那些無所不聊的夜晚,就像Celine跟Jessie在列車上初次相遇時,鏡頭中一直是兩個人在對話,大家對彼此的人生充滿好奇,對未來沒有規劃,也沒有承諾,做愛也是輕輕鬆鬆的,不是為了配合排卵期,不是為了一擊即中,充滿要表現好的壓力。
﹙Before sunrise劇照﹚
有人說,小孩是維繫婚姻的其中的重要元素,讓夫妻之間有一個共同目標和聊天話題,這話聽起來是那麼實際跟礙耳,但落在現實層面,人們似乎都認識一些為了小孩才不離婚;或是因為麻煩、因為家人好友或社會期許,而生活在婚姻墳墓裏的夫妻。性愛是例行公事,或者沒有;週末活動永遠是3人行,除了聊小孩陪小孩,夫妻倆沒有其他話題,這種蒼白乏味的婚姻好聽點叫做老夫老妻,但婚禮上的新人說誓詞時,是在追求這個嗎?
教授夫婦是最動人的一對,大概也與他們的小孩已經出社會、太太曾經患癌有關。當妻子說起丈夫在約會時會為她背英詩、聊新聞各種話題時丈夫對她的啓發,她說「沒有找到其他的人可以像你這樣交流」,其他男人於她而言都索之無味,兩個人有着相同靈性的高度,交流時如魚得水,那是多麼堅不可摧的元素;當一個人說活着就是一場痛苦的悲劇,有人懂得用西西弗斯和沙特尼采回應,相遇相愛相知,沒有別人比得上你,就像齊澤克說的”you are absolute for me”。
相愛相知的教授夫妻
紀錄片在香港上映場次很少,這天百老匯電影中心幾近滿座,連第一排坐到脖子發酸的也有人買,黑暗中我看到身邊左右各有兩個單身前來的6旬伯伯,右邊的喝着麥當奴奶茶,看了10幾分鐘就呼呼大睡;左邊的伯伯戴着頂帽子,打扮得像《見習冇限耆》中的羅拔迪尼路,不時咧嘴大笑,我想像他的妻子一定有過幸福的婚姻。
「好羨慕那對教授夫妻,那種她想分享的只有他懂,還會被啓發。」女孩離開電影院是對男友說。
「他們是社會上屬於比較高層次的那批人吧。」男友說。
女孩沉默不語。
只要願意對話下去,我們就不會分開吧。﹙Before Midnight劇即﹚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拉札洛。」響亮的呼喊聲漸漸成為呢喃細語,彷彿聖性的耳語;再後來,拉札洛發高燒,長輩們輪流替他量額溫,手掌時而碰觸額頭,時而輕輕拂過,或奉上祝福親吻。與其說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常情境,或許更像是某種儀式;更不用提教堂裡的聖樂,隨著拉札洛一行人被神職人員驅離後,也一齊離開教堂,跟著拉札洛走遠。
Thumbnail
《茶飲友達》揭示高齡社會的孤獨與寂寞,透過主角真菜成立的茶飲事業,讓觀眾思考在法律與道德邊界之間的模糊地帶。影片中,茶女孩們的生活掙扎與老年人的孤獨交織,突顯出在社會規範下,真正的幸福與道德是否只是表面的界限。透過影片的故事,觀眾不禁反思何謂「對」與「錯」,以及高齡者在現代社會中的脆弱角色。
Thumbnail
稻浪鑠金,搖曳在巍峨的青山之間,披掛著黃紅袈裟的僧人,悠悠哉哉地扛把槍走過。違和的畫面,出自電影《不丹沒有槍》,導演巴沃邱寧多傑二度叩關奧斯卡之作。延續《不丹是教室》對不丹現代化的關注,巴沃轉而聚焦2008年大選前夕的模擬選舉,以「槍」、「陽具」套疊於看似無關的「民主」。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婚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幸福感,特別強調了母親的角色所帶來的幸福感。同時,也提到了配偶和家庭成員關係對幸福感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拉札洛。」響亮的呼喊聲漸漸成為呢喃細語,彷彿聖性的耳語;再後來,拉札洛發高燒,長輩們輪流替他量額溫,手掌時而碰觸額頭,時而輕輕拂過,或奉上祝福親吻。與其說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常情境,或許更像是某種儀式;更不用提教堂裡的聖樂,隨著拉札洛一行人被神職人員驅離後,也一齊離開教堂,跟著拉札洛走遠。
Thumbnail
《茶飲友達》揭示高齡社會的孤獨與寂寞,透過主角真菜成立的茶飲事業,讓觀眾思考在法律與道德邊界之間的模糊地帶。影片中,茶女孩們的生活掙扎與老年人的孤獨交織,突顯出在社會規範下,真正的幸福與道德是否只是表面的界限。透過影片的故事,觀眾不禁反思何謂「對」與「錯」,以及高齡者在現代社會中的脆弱角色。
Thumbnail
稻浪鑠金,搖曳在巍峨的青山之間,披掛著黃紅袈裟的僧人,悠悠哉哉地扛把槍走過。違和的畫面,出自電影《不丹沒有槍》,導演巴沃邱寧多傑二度叩關奧斯卡之作。延續《不丹是教室》對不丹現代化的關注,巴沃轉而聚焦2008年大選前夕的模擬選舉,以「槍」、「陽具」套疊於看似無關的「民主」。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婚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幸福感,特別強調了母親的角色所帶來的幸福感。同時,也提到了配偶和家庭成員關係對幸福感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