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最後的薩滿》 — 關於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疫症當下,人們的表情都被口罩遮蓋,但街上的冷清、24小時新聞的緊湊,都讓人處於精神緊繃。早幾天那位新聞主任,可能不久前才站在林鄭月娥旁,「辭職」後卻又因為失業從高樓一躍而下,也許真的沒有陰謀論,他只是失業一時看不開,我希望事情真的是如此,就像去年離開的陳彥霖和周梓樂。
憂鬱情緒的襲來,我看了Netflix的紀錄片《最後的薩滿》,故事講述一個男生James從大學之後陷入憂鬱,連作為精神科醫生的爸爸也束手無策,他的同事甚至表明,其實精神學界從來不真正認識大腦的運作,所以談何治療呢?
絕望的James於是跑到了秘魯,尋找可以啟發心靈的死藤水和薩滿導師,但沿路上卻發現,這種啟發心靈的神藥旅程早已被商業滿滿包裝,走近了薩滿身上,原來也不過是銅臭味。他沒有放棄,找上了一個喜歡血腥鬥雞的大叔,大叔直白說死藤水啟發心靈是真的,但包括他自己,因為一直招待世界各地的旅者,嘗到金錢的甜頭,死藤水也敵不過錢。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Matthew 7:7
懷着再憂鬱下去就自殺的信念,James從當地簡樸的生活、斷食中排空了身體感官,再喝下死藤水,腦海跑出早已消息的生命片段,開始找回不同的感覺,包括他對父親和世人的憤怒。他們總喜歡叫憂鬱的人不要想太多,用藥物麻醉情緒,但反彈是絕望,希望把頭擱在路軌上終結痛苦。
我認識憂鬱的男子,好幾個晚上,大麻的味道縈繞他小小的房間,他說待會去吃麥當勞特別美味;我口乾舌躁,只覺得像喝了酒,動也不動,那裡有好多個鏡頭和貓,不知道他喝了死藤水後,會出現什麼畫面。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一部Netflix的原創劇,每集約20分鐘,兩天不到已一口氣把兩季看完。反社會少年James與叛逆少女Alyssa的厭世設定十分吸引,開場也直截了當,James剖白自小失去感受能力,像許多殺人狂那樣虐殺小動物,甚至把手伸進高溫油炸,就為了擺脫那揮之不去的麻木。這樣的男生在學校固然是格格不入,獨自坐
在香港反修例餘波中看了這部電影,比起《返校》講述台灣戒嚴時期,《官謊真相》刻劃傳媒、政府職員和政治人物的角力,女主角由原本「打份工」到瞬間成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寫實,女主角經歷漫長煎熬後仍帶笑意說一句”i would do it again”,看得教人更心有戚戚然。
《淪落人》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港式童話故事,摻雜少許現實苦澀,在這欠缺希望的城市尤為需要,Evelyn受故鄉婚姻、家庭經濟壓力苦笑只能暫時做「賓妹」,放棄攝影理想,她是每個沒有「父幹」的香港人的寫照,至於能不能遇上Dream Giver,我們各有各的命,盡力便好。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又一部Netflix的原創劇,每集約20分鐘,兩天不到已一口氣把兩季看完。反社會少年James與叛逆少女Alyssa的厭世設定十分吸引,開場也直截了當,James剖白自小失去感受能力,像許多殺人狂那樣虐殺小動物,甚至把手伸進高溫油炸,就為了擺脫那揮之不去的麻木。這樣的男生在學校固然是格格不入,獨自坐
在香港反修例餘波中看了這部電影,比起《返校》講述台灣戒嚴時期,《官謊真相》刻劃傳媒、政府職員和政治人物的角力,女主角由原本「打份工」到瞬間成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寫實,女主角經歷漫長煎熬後仍帶笑意說一句”i would do it again”,看得教人更心有戚戚然。
《淪落人》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港式童話故事,摻雜少許現實苦澀,在這欠缺希望的城市尤為需要,Evelyn受故鄉婚姻、家庭經濟壓力苦笑只能暫時做「賓妹」,放棄攝影理想,她是每個沒有「父幹」的香港人的寫照,至於能不能遇上Dream Giver,我們各有各的命,盡力便好。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白色的牆,映照着女子一張張無語的臉,她們坐在床上,穿上了粉色的綁帶病人袍,方便醫生穿脫做檢查。阿蘭今年24歲,記憶中只有兩次住院經歷,一次是盲腸炎,一次是跌穿頭,但那兩次都是在大醫院,感覺是不一樣的。
17歲少女尖沙嘴墮海自殺、30歲女海富苑墮樓當場死亡,年末濃厚的節日氣氛,對於死者來說全無意義。翻查香港自10月以來的新聞,有超過20名35歲或以下的人自殺死了,他們的一生在報導中以幾句話作結,下方的求助熱線可能比內文還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英國文壇大師約翰生到底和中藥有何關係?當然,風馬牛不相及,一點關係也沒有。約翰生出於宗教因素,導致憂鬱上身,小時候她老媽時時洗腦,要他盡力服侍上帝。但他長大之後背離基督教,後來又回歸上帝。為了排除憂鬱,約翰生經常走遠路,散散步,到好友家裡聊天。        中醫觀點,認為憂鬱是肝氣不得紓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渚冥:蘇棗前輩會想念家人嗎? 蘇棗:......還好吧?你是要請假回家探望嗎?現在資料室沒人需要等幾天才能批准。 渚冥:前輩還活著嗎? 蘇棗:被我逮到他可以留個全屍,火葬前我會讓你見他最後一面別擔心。不要讓博士知道,會連全屍都沒有。 渚冥:前輩,我會為您加油的...千萬別被前輩和博士逮到。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Thumbnail
續上篇 回到台北後差不多一周,又接到小易的電話。內容大概是說,易媽媽雖然醒了但狀況不怎麼樂觀,整個人睡睡醒醒,而且自從那天短暫甦醒後,意識漸漸不太清楚。聽得我是滿頭霧水,我聽過人會在受創或疲累的時候昏迷,但是在醫院好好的,人醒著醒著卻又暈倒了是怎麼回事? 掐指一算,沒結果;攤開桌巾米一灑,還是沒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Thumbnail
五十二、清楚知道目前生活的重心 一個渾渾噩噩度日的人,很難從生活中獲得反饋。當然不是要汲汲營營過日子,而是必須要有一個主軸,什麼都好,否則空虛感很迅速席捲生活,那種感覺最可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英國文壇大師約翰生到底和中藥有何關係?當然,風馬牛不相及,一點關係也沒有。約翰生出於宗教因素,導致憂鬱上身,小時候她老媽時時洗腦,要他盡力服侍上帝。但他長大之後背離基督教,後來又回歸上帝。為了排除憂鬱,約翰生經常走遠路,散散步,到好友家裡聊天。        中醫觀點,認為憂鬱是肝氣不得紓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渚冥:蘇棗前輩會想念家人嗎? 蘇棗:......還好吧?你是要請假回家探望嗎?現在資料室沒人需要等幾天才能批准。 渚冥:前輩還活著嗎? 蘇棗:被我逮到他可以留個全屍,火葬前我會讓你見他最後一面別擔心。不要讓博士知道,會連全屍都沒有。 渚冥:前輩,我會為您加油的...千萬別被前輩和博士逮到。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Thumbnail
續上篇 回到台北後差不多一周,又接到小易的電話。內容大概是說,易媽媽雖然醒了但狀況不怎麼樂觀,整個人睡睡醒醒,而且自從那天短暫甦醒後,意識漸漸不太清楚。聽得我是滿頭霧水,我聽過人會在受創或疲累的時候昏迷,但是在醫院好好的,人醒著醒著卻又暈倒了是怎麼回事? 掐指一算,沒結果;攤開桌巾米一灑,還是沒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Thumbnail
五十二、清楚知道目前生活的重心 一個渾渾噩噩度日的人,很難從生活中獲得反饋。當然不是要汲汲營營過日子,而是必須要有一個主軸,什麼都好,否則空虛感很迅速席捲生活,那種感覺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