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生育主義 — 你有問過父母為何要讓你出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為女性,從小到大說絕對不會生小孩,往往都被「你以後就會改變了」作為回應,說的人可能本身也不是身處什麼幸福家庭,每天為錢奔波,有時候真想回應:「不想變成像你這樣」。

自從世間有了避孕藥,女性掌握了生小孩的決定權,在發達的國家像日本、德國和香港,出生率往往偏低,原因不外乎生活環境太競爭、負擔不起等等。但如果有錢或有足夠的錢去養育小孩,是否就代表可以生育?從《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寧可不曾存在過)一書中,南非哲學家David Benatar給了個擲地有聲的結論,生育是不道德的行為。

試想像你有權力作決定,購買一種藥物令A君變得更有活力,還是買一種藥物終結B君的痛苦,多數人也是會選後者?因為避免痛苦比獲得快樂重要,那麼未出生的小孩,基本上不會有任何感覺;反觀一旦出生,第一聲便是哭泣劃過病房,索求空氣、水、食物等等資源,沒有時痛苦,長大還有被送到學校和社會的壓力與種種挑戰,一個不幸患有慢性病或缺陷如濕疹、兔唇或神經纖維瘤,那根本就是徹底的不幸。

有人說沒有死肢的Nick Vujicic活得很好,快樂與痛苦多寡從來難以衡量,但事實上人類生存機制就是會強迫你適應,淡化痛苦,如真的回到最客觀未出生以前,相信大家都不會讓Nick出生,避免已能預見的苦難。

raw-image

喜歡嬰兒的人們看着嬰兒心生憐愛,若像魯迅筆下有個不識時務者說:「這小孩將來是得死的」,這人恐怕要遭到圍剿,以保護人類天性想繁衍後代的本能。人類與病毒的相似性,在於拼命自我複制,希望延續自以為重要的DNA,懶理出生的人將來成為資本家齒輪的機會有多高;活得快樂的時間遠比痛苦少,還搬出中國一套儒家孝道,半強迫子女必然要供養父母。

年少爭吵我曾對母親說:「我並沒有要求你把我生下來」;到近年母親節,哥哥說要買禮物感謝母親,我也是混身不對勁,幾乎火從中來,每天那活着的累,歸根究底是誰錯誤的決定?新聞天天那些被家暴虐打的小孩,誰說虎毒不吃兒?

raw-image

我當然知道很多人對活着很感恩,覺得人生充滿意義,記得的快樂比痛苦多,我想那也是一種幸運,但並不能排除許多人終其一生活於苦難,想無痛了斷卻千般困難。如果熱愛嬰兒小孩的人真有那麼多愛心,認為生兒並非出自動物本能,那就應該去領養小孩,別顧那是不是自己的基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e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4/06
疫症當下,人們的表情都被口罩遮蓋,但街上的冷清、24小時新聞的緊湊,都讓人處於精神緊繃。早幾天那位新聞主任,可能不久前才站在林鄭月娥旁,「辭職」後卻又因為失業從高樓一躍而下,也許真的沒有陰謀論,他只是失業一時看不開,我希望事情真的是如此,就像去年離開的陳彥霖和周梓樂。
Thumbnail
2020/04/06
疫症當下,人們的表情都被口罩遮蓋,但街上的冷清、24小時新聞的緊湊,都讓人處於精神緊繃。早幾天那位新聞主任,可能不久前才站在林鄭月娥旁,「辭職」後卻又因為失業從高樓一躍而下,也許真的沒有陰謀論,他只是失業一時看不開,我希望事情真的是如此,就像去年離開的陳彥霖和周梓樂。
Thumbnail
2019/12/18
又一部Netflix的原創劇,每集約20分鐘,兩天不到已一口氣把兩季看完。反社會少年James與叛逆少女Alyssa的厭世設定十分吸引,開場也直截了當,James剖白自小失去感受能力,像許多殺人狂那樣虐殺小動物,甚至把手伸進高溫油炸,就為了擺脫那揮之不去的麻木。這樣的男生在學校固然是格格不入,獨自坐
Thumbnail
2019/12/18
又一部Netflix的原創劇,每集約20分鐘,兩天不到已一口氣把兩季看完。反社會少年James與叛逆少女Alyssa的厭世設定十分吸引,開場也直截了當,James剖白自小失去感受能力,像許多殺人狂那樣虐殺小動物,甚至把手伸進高溫油炸,就為了擺脫那揮之不去的麻木。這樣的男生在學校固然是格格不入,獨自坐
Thumbnail
2019/12/05
在香港反修例餘波中看了這部電影,比起《返校》講述台灣戒嚴時期,《官謊真相》刻劃傳媒、政府職員和政治人物的角力,女主角由原本「打份工」到瞬間成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寫實,女主角經歷漫長煎熬後仍帶笑意說一句”i would do it again”,看得教人更心有戚戚然。
Thumbnail
2019/12/05
在香港反修例餘波中看了這部電影,比起《返校》講述台灣戒嚴時期,《官謊真相》刻劃傳媒、政府職員和政治人物的角力,女主角由原本「打份工」到瞬間成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寫實,女主角經歷漫長煎熬後仍帶笑意說一句”i would do it again”,看得教人更心有戚戚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很明確的知道,我們就是討厭小孩,那一定是「戴套上路,千萬別生」,為了懶得避孕、長輩的期望或世俗的眼光去生寶寶,對我們自己、也對孩子不公平。
Thumbnail
如果很明確的知道,我們就是討厭小孩,那一定是「戴套上路,千萬別生」,為了懶得避孕、長輩的期望或世俗的眼光去生寶寶,對我們自己、也對孩子不公平。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我知道有點矛盾,但人不就如此嗎?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決定什麼,我只知道、要為自己好好活著;這跟是否成為母親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我知道有點矛盾,但人不就如此嗎?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決定什麼,我只知道、要為自己好好活著;這跟是否成為母親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Thumbnail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Thumbnail
隨著社會與環境生態都越來越亂,小孩會願意被我生下來嗎? 被生下來後還要重新經歷過我所經歷過的痛苦、挫折,有點像是我明明知道這世間的險惡,我卻讓他去面對這些...
Thumbnail
隨著社會與環境生態都越來越亂,小孩會願意被我生下來嗎? 被生下來後還要重新經歷過我所經歷過的痛苦、挫折,有點像是我明明知道這世間的險惡,我卻讓他去面對這些...
Thumbnail
凍卵?生?不生? 近幾年,凍卵這個趨勢漸在台灣興起。 女性也能不必再背負年齡壓力急欲踏入婚姻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我未考慮過凍卵選項,不生小孩,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做出不生孩子的決定,並不輕鬆。 不生孩子,會不會很自私? 會不會不幸福? 這二個問題,有經過認真思考。 會不會很自私? 會不會不幸福?
Thumbnail
凍卵?生?不生? 近幾年,凍卵這個趨勢漸在台灣興起。 女性也能不必再背負年齡壓力急欲踏入婚姻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我未考慮過凍卵選項,不生小孩,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做出不生孩子的決定,並不輕鬆。 不生孩子,會不會很自私? 會不會不幸福? 這二個問題,有經過認真思考。 會不會很自私? 會不會不幸福?
Thumbnail
對於「生不生小孩」這件事,早在我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就討論過了。結婚生子,就是天經地義到這麼自然,所以年輕時後的自己雖然不是特別愛小孩,卻還是笑笑地、無聲地回應了老婆要生一打的「宏願」。最近快到計畫內準備生孩子的時間,這些問題又一次浮現在腦海裡,在終於要當父親之前,這份恐懼再次襲來......
Thumbnail
對於「生不生小孩」這件事,早在我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就討論過了。結婚生子,就是天經地義到這麼自然,所以年輕時後的自己雖然不是特別愛小孩,卻還是笑笑地、無聲地回應了老婆要生一打的「宏願」。最近快到計畫內準備生孩子的時間,這些問題又一次浮現在腦海裡,在終於要當父親之前,這份恐懼再次襲來......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這個世界?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現在的人生?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數以百計,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答。那麼下一個問題是: 如果在出生前問你,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你會同意嗎? 這就是今日所談的議題——反出生主義。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這個世界?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現在的人生?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數以百計,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答。那麼下一個問題是: 如果在出生前問你,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你會同意嗎? 這就是今日所談的議題——反出生主義。
Thumbnail
  會想談少子化其實有一段時間了,起因當然是因為前一陣子「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這個驚悚的話題開始。從這個事實見報以來,相關的討論一直在我的臉書同溫層喧騰著,這個怎麼看都與我無關的議題讓我覺得我與我的同溫層好像也沒那麼同溫。
Thumbnail
  會想談少子化其實有一段時間了,起因當然是因為前一陣子「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這個驚悚的話題開始。從這個事實見報以來,相關的討論一直在我的臉書同溫層喧騰著,這個怎麼看都與我無關的議題讓我覺得我與我的同溫層好像也沒那麼同溫。
Thumbnail
作為女性,從小到大說絕對不會生小孩,往往都被「你以後就會改變了」作為回應,說的人可能本身也不是身處什麼幸福家庭,每天為錢奔波,有時候真想回應:「不想變成像你這樣」。 自從世間有了避孕藥,女性掌握了生小孩的決定權,在發達的國家像日本、德國和香港,出生率往往偏低,原因不外乎生活環境太競爭、負擔不起等等。
Thumbnail
作為女性,從小到大說絕對不會生小孩,往往都被「你以後就會改變了」作為回應,說的人可能本身也不是身處什麼幸福家庭,每天為錢奔波,有時候真想回應:「不想變成像你這樣」。 自從世間有了避孕藥,女性掌握了生小孩的決定權,在發達的國家像日本、德國和香港,出生率往往偏低,原因不外乎生活環境太競爭、負擔不起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