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不只是指錢財的不足,貧窮觀讓人對真正美好的東西,視而不見。有一句話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一早大約五點鐘,張伯慢慢的從床上爬起,年紀大了什麼事都得注意點,一不小心很容易受傷;昨天還去看醫生治拉肚子。
穿好衣服,移到了輪椅上,去敲隔兩扇門的室友,請他記得幫忙倒尿壺。
吃了一個饅頭,喝幾口水,準備出門工作。
先將手推輪椅換成電動輪椅,步驟是先把手推輪椅挪近到電動輪椅,然後扶好手把勉力站起來換個座位,安坐好後再把籃架放在輪椅加架的木板上,啟動電動輪椅的搖桿,這樣就可以開始做生意,因為張伯是人說的街賣者。 張伯伯並非一進社會就成為街賣者,他曾有一份正常工作--當公車司機。日日辛勤工作,跟妻子相處有問題離婚了,有一次開公車突然眼前發黑,急忙停在路邊,公司還給他頒獎,說他幹得好。後來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心臟毛病,花光積蓄也沒治好,妻子小孩也不想連絡了,後來加入街賣團體,慢慢的就變成現在這樣生活。 我在觀察街賣者們時,我發現他們有幾個特點(就我所見不表全體):
- 年紀大,已經沒有動力,再花時間學什麼,賣東西賺價差是他們可以理解的生存方式。
- 即使有想學什麼,但是礙於所有資源都必須維護生存為優先,無法承受失敗的風險。
- 目前數位科技對他們來說是平行時空,當很多經濟行為在是在網路上發生時,他們無法理解。比如虛擬支付。
貧窮是一種生活狀態,造成貧窮的原因很多,因為治病、車禍、投資失敗、家庭失和各種各樣原因,不穩定的感覺會耗損你各種有形無形的資源,比如錢比如時間。 這些瑣碎卻令人焦慮的小事,會讓你出現對某件事的感覺匱乏,而匱乏心態會讓你耗損精力,失去專注力。人如果對一件事物感受到匱乏性,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反應。不論感覺不夠的是時間、友誼,還是食物。 感到匱乏心態的人善於因應自己的短期問題,但太集中在短期問題會促使你縮小目光,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的欠缺、即將在五分鐘後開始的會議,或是明天必須繳付的帳單。你要應付這些馬上的問題就無法把專注力放在其它對你也重要的事情上。而這些訊息過載就會讓你的心智頻寛壅塞,容易做錯決定。 生活忙碌與活在貧窮的差異在:忙碌可以忙裡偷閒,但貧窮沒有喘息機會。 然而貧窮沒辦法改變嗎?
根據研究指出,能夠讓兒少脫貧的三個方法:學習、儲蓄、投資。
這三個過程是不能對調的。 那換成成人可以適用嗎?
據我觀察是可以的,但因時間軸縮短,承受風險的壓力比較大。
成人最好的投資是自我學習。
只靠薪水沒辦法讓你擺脫階級複製,只能讓你糊口而己,必須以學習為基底,如果連學習鼓不起動機,要邁向財富自由之路只能在嘴上實現。 處在貧窮的世界,最可怕的不是沒有錢;而是因為沒有錢,你能夠爭取優勢的機會減少,比如新科技的掌握、新知識的應用、人脈的建立、資源的分配;慢慢的與客觀世界愈來愈平行,直到被現實狠甩在身後,而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讓自己多一點選擇機會,少一點進入貧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