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記者死裡復活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我從此刻開始
是的,寫作是長年以來我賴以維生的工作方式。除了要將特定場景下發生的人事時地物,盡可能客觀精準地描述,伴隨著媒體工作,我還必須要處理人際關係;與長官同事或同業的關係,這些人和事,構成我主要職業技能,殘酷的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愈來愈多人認為,這套技能可以日益普及,甚至發展出另外一套的媒體工作職業能力,我所會的,也就面臨現實強大的挑戰。
雖說如此,或許您還是有興趣讀一篇廿多年資深記者的內心話。自認對受眾心理略有瞭解的我,清楚知道,現下的文章,如果伴隨著不錯的圖,加上最重要的核心──真實,真實的面對寫作者自己以及面對可能的讀者群,那麼,認真寫下去的我,就應該不致於太孤單。但願如此。
讓我從此刻開始,以一種相異以往的觀點和心情,展開與知音相遇的旅程。
首先要面對的,可能是要寫些什麼的問題。我想,這應該不是大問題,可以有很多內容與人分享,大致是過往的採訪生涯中,最令我難忘的人或事;其次,我生活週遭最新經歷的人或事,例如親子和婚姻相關,憑良心說,當下我和孩子的相處,以及我對她們未來的操煩,占去我內心世界龐大的一塊。我的知識告訴我,過度的憂心或是無謂,孩子們自然有她們成長的道路,不過,身為父母,我和妻子都難以逃脫一旦有了孩子,就成為古語中天下父母心的那種煩憂的一員。
還有,或許您也會想知道,最近我對兩岸與政治有什麼觀察心得。不可否認,這塊領域已經有太多成熟的主流媒體在扮演這個功能。不過可以放心的是,一旦我執筆分享這個部分,你所讀到的絕對是我真誠發自內心,以廿多年新聞工作培養的新聞鼻,加上日日閱報、聽收音機(但不看電視)所蒐集而來的資訊,再加以組織貫通,最後提供出來的觀點。盡可能不批評不灌水,也不會有任何政治目的。我知道一旦失去的真實和誠懇,文章等於廢紙,不會讓你我白費時間。
以上,是我開展旅程之初,首先想表達的。
接著我想分享一段與婚姻有關的親身經歷。
那是我在中時工作時,有一回,被派跟著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前往非洲採訪。那趟行程中我們主要是去史瓦濟蘭(現改稱史瓦帝尼)、盧安達和賴索托;其中的盧安達這個國家,剛好是經歷種族大屠殺十週年後,而那場慘烈的歷史,可以參考「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感受一二。總之,那次的旅行我們一行人加上轉機,總共經過非洲五個國家。我知道,此生或許再難重返非洲,因此內心非常重視與珍惜這樣機會。
不過最難忘的不是這個。杜會長是位由科技高階主管轉任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人才。他在旅程中,因為我無意間問及他何以有此重大的職涯轉折,碰觸他生命中最特別的一段,杜會長於是與我們同團的同業分享他的婚姻所歷經「死裡復活」的故事。
杜會長說他的外遇經歷,以及從中感到耶穌的救恩,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無避無隱的誠實。
不過萬萬想不到的是,當時同桌靜聽這段分享的一位美麗女記者,竟也同時在一段複雜的外遇感情中。
事情是在我們順利返國後不久,由媒體八卦雜誌將當時受到刻意栽培,前途似錦的這位女記者與另一位男主播的親密照公布出來後爆發。
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們一行人在史國機場等待延誤送達的行李時,這段旅程中的細節,一五一十見於中時晚報的三版;再回想整段旅程中,全團團員都誤以為女記者時不時去傳真或通國際電話,都是和丈夫情話綿綿,事後才知,原來,她的對象都是情郎而非夫婿本尊。
也就是說,八卦雜誌以照片刊登出引人聯想的內容,證實了女記者婚姻出軌的事實。而報章刊出的細節,說明女記者和杜明翰同桌聆聽他外遇死裡復活的同時,自己也正在外遇。
我永遠不能得知女記者在聆聽當下的心中感受。她立刻閃辭主播工作並和丈夫出國避風頭。
分享這段故事沒有要在任何傷口灑鹽,也不是二次消費,畢竟,女記者不過是千百凡人中的一位,沒有特殊和例外,她親自走過杜明翰也曾走過的死蔭幽谷,而她也受到教訓,最重要的是,她和丈夫仍能一起出國,說明至少仍兩人同心面對變局。
婚姻之路需要兩人一路相伴,扶持,有時此刻的幸福美好,不能擔保一直的幸福,而此刻的風浪衝擊,也不必視為沒有解藥。
我對婚姻受創者的建議是:勇敢面對問題、冷靜尋求專業諮商協助,只要還有共同生活的可能,不要輕言放棄,婚姻關係應該是人生的祝福而不是咒咀,但不要僅由自己出發,盡可能想到對方。共勉之。
avatar-img
2會員
13內容數
卅年資深記者,訪總統到遊民,文章縱橫中港台,始終熱愛閱讀寫作,電影旅遊,散步喝咖啡。近來持續重訓健身,經歷風暴,又在恩典中重生。希望每個字每張圖都對人對己有幫助。你不會讀到喃喃自語,而是一個人的生命正誠心和你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墮胎十五次的現世報    丁嘉麗居士講述 丁嘉麗居士:師父,就我臨來前的十天,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她是河南人,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也真的把我嚇壞了。她說呢,這是,她這個女的她本身她是個護士,她墮了十五次的胎,她最後一次墮胎的時候,然後,就是,發現子宮呢,有這個肌瘤,她就做了那個,
墮胎大夫的現世報    丁嘉麗居士講述 丁嘉麗居士:那師父,我這有兩個故事,就我親歷的。我有一個挺好的一個朋友,是河北的,那她自從學了傳統文化以後,她是幫人墮胎的大夫,她的醫術還非常的好,很多人因為她墮胎好,還找她去墮胎,她學了傳統文化以後,她覺得是在殺人,千萬不能再幹這個,後來自己就
必須說,疫情三年期間,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重者直面生離死別的哀痛,輕者失業落魄不知何處何從。我在文中偶爾提及的汀娜,就是疫情災民之一,而且她的人生路走得尤為坎坷。今年3月初,我們得知她終於重返郵輪工作之後,衷心為她感到高興送上祝福,她不失嘉義女子的豪情旋即回覆: 「謝謝兄貴的關照,這次我登船三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前同事相約到基隆去找前主管,一同度過三月的第一個週日。 前主管是我在媒體的第二份工作認識的,作為當年赫赫有名的紙本雜誌社,每個週三,所有媒體,不分網媒還是電視台,都等著雜誌出刊,然後開始抄寫或複製雜誌的封面故事——通常,寫的都是政治娛樂圈的驚天奇案,一下子就會撼動了一些什麼的那種。在當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墮胎十五次的現世報    丁嘉麗居士講述 丁嘉麗居士:師父,就我臨來前的十天,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她是河南人,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也真的把我嚇壞了。她說呢,這是,她這個女的她本身她是個護士,她墮了十五次的胎,她最後一次墮胎的時候,然後,就是,發現子宮呢,有這個肌瘤,她就做了那個,
墮胎大夫的現世報    丁嘉麗居士講述 丁嘉麗居士:那師父,我這有兩個故事,就我親歷的。我有一個挺好的一個朋友,是河北的,那她自從學了傳統文化以後,她是幫人墮胎的大夫,她的醫術還非常的好,很多人因為她墮胎好,還找她去墮胎,她學了傳統文化以後,她覺得是在殺人,千萬不能再幹這個,後來自己就
必須說,疫情三年期間,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重者直面生離死別的哀痛,輕者失業落魄不知何處何從。我在文中偶爾提及的汀娜,就是疫情災民之一,而且她的人生路走得尤為坎坷。今年3月初,我們得知她終於重返郵輪工作之後,衷心為她感到高興送上祝福,她不失嘉義女子的豪情旋即回覆: 「謝謝兄貴的關照,這次我登船三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前同事相約到基隆去找前主管,一同度過三月的第一個週日。 前主管是我在媒體的第二份工作認識的,作為當年赫赫有名的紙本雜誌社,每個週三,所有媒體,不分網媒還是電視台,都等著雜誌出刊,然後開始抄寫或複製雜誌的封面故事——通常,寫的都是政治娛樂圈的驚天奇案,一下子就會撼動了一些什麼的那種。在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