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迷失自我 才能找回自我

前幾天我在一個英國廣播節目,聽到了一篇對於聖經中「浪子回頭」比喻的一個新見解。
大家都知道聖經中,耶穌曾經做了一個比喻:一位父親,有著負責任但表現主義的大兒子,以及貪好玩樂天真樂觀的小兒子,小兒子白目的拿走了父親的一半遺產,跑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直到家財耗盡,到別人的農舍討一個餵豬的工作,直到那一刻,他想起了家的美好,過去衣食無缺,眾多的僕人服事他,曾經他是父親的兒子,如今卻在這裡跟豬搶食物吃!?於是他回家,回去找他的爸爸,父親欣喜若狂,看到自己迷失的兒子回來了,決定辦一場歡迎回家派對,全家都開心,倒是那位大兒子,對父親說:「我為你做了那麼多的事情,但你卻從來不為我辦一場派對!」
父親回答:「你常與我同在,但我這小兒子是失而復得的。」
蓋瑞奇是我最欣賞的導演之一,拍攝手法不同於一般的人,總是能夠將主角打造成中二且性感的男星,劇情緊湊卻又不失幽默,只要是他拍的電影,完全就是我的菜!
很幸運的我能夠在節目上聽到他的「蓋」念,一個好導演,就看他說故事的能力,果然不失所望,對於浪子回頭的故事,他有一個新的見解,對於這篇耳熟能詳都快聽到爛掉的聖經故事,通常我們都會這樣:「喔,我曾經是個小兒子,但後來失而復得了,回到神的家中。」或者是「嗯,看來我有時候會有大兒子心態,總是活在行為表現裡面,看不慣別人得到恩典。」
結果你知道蓋導演的見解是什麼嗎?
「我們是父親。」真是令人訝異,但後來聽他在解說,越聽越覺得有意思:「小兒子代表我們裡面的狂野、魯莽,想要往外跑,衝了出去,最終在花花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跟豬搶豆莢的同時,他才找回了自己的身分,決定回家;大兒子代表我們的理智,理智的我們沒辦法接受這樣的瘋狂,認為你應該要待在這裡。」
小兒子確實做出愚蠢的行為,但就是因為他迷失了自己,才發現了自己。
我們為什麼是父親,因為我們擁抱理智和狂野,也接納穩定與失控,我們害怕走上冤枉路,或是某些愚蠢後悔的選擇,但你有想過,或許你需要在迷失的道路上,才能找到自己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