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

閱讀時間約 29 分鐘

完整標題: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中國」是什麼?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的文獻。
《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
《尚書》有「中國」一詞,似乎是指周人對自己所居住的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此時「中國」等同於「周國」。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 26 年 (公元前 547 年):「楚失華夏」。據說,華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中國」。所以,此時「中國」類似「國內」、「中央地區」之意,蠻夷戎狄則類似四方的國外地區或外國外邦。
春秋戰國時代,國家林立,「中國」可能是指周王國天子的中央政府朝廷所在之國,即周天子所在之國,但是各個諸侯國家 (state) 也自稱其都城爲「中國」。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中國者,聰明叡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此處「中國」又類似「文明中心」或「文化中心」之意,但不是國家的名稱。
《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此處可能指東甌人請求加入周王國天子中央政府朝廷的一員,成爲盟邦。
《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此處「中國」又類似「國內」之意,「蠻夷」則指國外地區。
《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此處「諸夏」可能意通拼音文字的 the center (中心者、心中者),也就是「中國」又類似「中心區」的意義,又可能是「眾 center」或「眾夏」(眾文明中心,也就是以陽光普照的夏季來象徵文明) 之意。
《漢書·溝洫志》:「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此處「中國」似意通「內國」即「國內」的同義倒裝詞,此類詞義在古代典籍中常見。
《漢書·西域傳》:「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此處「中國」也類似「內國」即「國內」的同義倒裝詞,或意指「朝廷管轄之國域」。
三國時期,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此處的「中國」可能是指漢王朝中央政府朝廷所在的地區,當時是在封國魏國的勢力範圍內。有點類似當今的 UN (United Nations,中譯「聯合國」) 總部位於 US 或 USA (中譯「美國」) 境內的感覺。
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但是,據說是漢人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中原,也仍然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
宋帝國時期,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而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些名稱之爭,可能都是在爭一個大範圍地區的中央政策和最高法律的領導政府的地位。
日本也有「中國地區」(Chūgoku Chihō -- 中國區方),京都、東京就鄰近「中國」,那裡也是日本歷史中除了首都京都之外對唐帝國文化模仿的風氣最盛的地區。據說,日本在公元 905 年即日本歷史之平安時期的中期開始就有此一名爲「中國」的地政區劃。
【附圖ㄧ:日本 (Japan) 也有名爲「中國」的分區 / 圖片採自網路】
「中國」一名雖然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可能僅僅是起源於一種以部落會所爲中心的範圍較明確的生活領域或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概念,又衍生出中央朝廷或中央法庭所在地的意義,也就是和 English 的 top conferential zone 和 supreme court 的合成又可能系出同源,也有 central court 的含意。
此外,從台閩語「中」的發音 diong 接近 「重要」之「重」的發音 diông,而不是「重量」之「重」的發音 dáng 來看,「中」的本意也可能有「重要區域」、「重點區位」、「重心部位」的意思,這似乎也合於遠古「中國」帶有以部落或部族會所爲中心的範圍較明確的生活領域的意義。

公元 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 Republic of China,簡稱 ROC 或 China。但是當時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竟秀出「中國」的漢字符號,莫非是要當全世界的國際中央政府或國際中央法庭?......頗爲耐人尋味!
公元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際上通稱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還是簡稱 PRC 或 China。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國際上竟也出示「中國」的漢字符號,莫非也想當全世界的國際中央政府或國際中央法庭?......也是頗爲耐人尋味!
不過也真是讓我感到捏了一把冷汗!

古代「中國」的範圍大小不定,視中央政府領導治理的法律權力所及而定,這法律在古代就是所謂的「王法」,近現代則是「憲法」,當然也可能包含它直接領導管轄、分支機構或連鎖管理的地區,至於在國際上就應該是形似「聯合國憲章」ㄧ類的國際法。
古代印度 (Indo)、希臘 (Hellene,後來改稱 Greece)、羅馬 (Roma) 等國人,尊稱亞洲大陸東方的「中國」統治地區為 Cina、Thin、Sinae,漢字文化圈又將之轉譯其發音為:支那、脂那、至那、耆那、攴那、希尼、震旦等 (P.S. 此處「攴那」的「攴」字發音可能爲破音形態的另類發音而近似「擊」聲且另有「楚」之意。不過,怎麼覺得其中「震旦」和「契丹」比較諧音?)。這些名稱似乎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的「絲」(silk) 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 -- 瓷貨) 或「茶」(cha、tea)、「禾」(cereal)。這也可能是後來日本 (Japan、Nihon、Nippon) 跟著稱 China 爲「支那」的原因。(P.S. 奇怪的是,好像没有人覺得這些名稱和發音更接近的「新朝」或「新國」的「新」字有關,大概是因爲「新朝」是在西漢帝國與東漢帝國之間由權臣王莽篡位而建立的朝廷國家,只有持續了 23 年,也没有被ㄧ般的中文歷史視為正統的王朝。)
在 19 世紀末以後到清代末年,漢字文化的知識份子和後來的革命黨人也使用「支那」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的國家 (P.S.據說漢字文化之唐朝的唐玄宗曾作一詩「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近代革命家孫文也曾多次在文書當中提及「支那」、也曾自稱「支那民黨之代表」,康有為的女兒也曾寫下「我是支那第一人」的詩句),而據說此「支那」一名當時是由日本又回傳入 China,早先則由漢字文化圈之佛經的記載傳入日本,更早先又是出自 Sanskrit (善至文、梵文) 之佛經的記載,也就是翻譯自類似 cina 的發音,和台閩語「中國」的 diónggô 之發音大異奇趣。
關於類似「支那」或 China 的這些名稱,也許應該稱爲「岐」(Chi-area) 或「秦」(Chin-area ) 比較正確,道理很簡單,因爲歷史上東方歷史中歷時約 800 年、也是最久的王朝就是周王朝,而周人最初自稱為周的時候,就是以北依岐山、南鄰秦嶺的周原為發跡之地。東周初期,周平王為了報答秦人護駕遷都洛邑有功,把周原故都所在地讓渡給建立秦國的秦襄公,從而開啟了未來東方第一個大帝國統壹中原的發展史。
但是,在俄羅斯語 (Russian) 中,直到今天仍然將 China 稱爲 Khitan,據說是源於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它曾經控制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而當時剛剛興起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人 (Russian) 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故稱 China 地區為 Khitan。巧合的是,若 China Chine 通過「契點ㄇ一 = 契丶冂一 = 契丹」(其中 Ch 約略形聲漢語「契」的起音,i 以其帶有點狀符號而意會漢字符號「丶」,n 約略象徵漢字符號「ㄇ」或「冂」,字尾 a 代表「一」或字尾 e 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一」) 的轉換時,也隱含著漢字「契丹」二字的內涵。
所以,「中國」原先的正確意義可能只是類似美國 U.S.A. 的 Washington, D.C. 的某個中央特別行政區或 Central District 的意思,Washington, D.C. 就是 U.S. Government (美國聯邦政府) 所在的地區;China 這個名稱則應是來自古代的秦國 (Chin State、Chine、China) 或周王朝、秦帝國發跡地旁的山嶺名稱 -- 「岐」 (Chi) 或「秦」(Chin),也許又和清國 (Ching)、絲國、瓷國、禾國等有關,不是來自「中國」(中央特別行政區域 -- Central District)。
diong 是台閩語的「中」字發音,它在古代可能相當於 District of King 或 King's District (地區于天子、天子之分區)、Wáng de dìchu (北京話或普通話或現代華語或台灣國語「王的地區」)、Óng ae dêku (台閩語「王的地區」,即 District of Óng),亦即「王城」或「皇城」是也,此外台閩語「朝廷」的「朝」和「廷」二字的發音也都以 d 聲起音,更說明「中國」在漢字的傳統意義中是「朝廷」的意思而不是國家的名稱。
結論就是,「中國」和 China 這二個名詞在意義上來說是無法對等翻譯的。將 China 翻譯爲「中國」就像把「岐內土」、「岐內地」或「秦土」、「秦地」甚至「清土」、「清地」(P.S. 清王朝似乎很聰明,用了一個發音與「秦」字相近而略能對應於 China 或 Chine 等古稱的「清」字) 轉譯為「中國」ㄧ樣的錯誤。
【附圖二:中國 = 京師 (朝廷、政府、天子都、首都、都城、首府、capital、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中國 ≠ China】

P.S.1. 以下採集自 Wikipedia 並加以重新整理:


西方文字裡,China 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複雜的演變過程。在西方古典文獻中,最早跟 China 扯上關係的名稱是早在公元前 5 世紀的 Seres。Seres 一詞可能來自漢語的 「絲」,古希臘稱絲為 Ser,Seres 就是「產絲之地」。[P.S. 但是,中東也有 Syria (敘利亞),是否有點容易搞混呢?還是那其實也是古絲綢貿易的龐大轉運站之一?]
另一個沒有那麼普遍的名稱是 Sinae,據說大概是來自公元前 2 世紀秦代的「秦」字。[P.S. 但是中東也有「西奈半島」、古國「示拿」,是不是很容易搞混呢?還是有類似上述的關係呢?如果真的是指「秦」字,那會不會其實是來自「秦」字中代表「禾」的 cereal (意指「禾」或「禾穀」或「穗粒」) 一字的轉寫呢?]
事實上,西方人當時對 Seres 的了解有限,不少認識是根據傳聞而來,對於今天被稱為 China 或大剌剌的自稱爲「中國」的國度,當時只糢糊地統稱為 Serica regio,據說意思是「出產絲綢 (silk) 的地方」 [P.S. 但也有可能是指「出產禾穀 (cereal) 的地方」。] 。這個名稱被沿用了幾個世紀,並且在古代歐洲和中世紀的文獻及地圖中互相傳播。
13 世紀時,馬可波羅 (Marco Polo,1254 ~ 1324) 以契丹語 (Khitan) 的 Catai (P.S. English 之 Cathay 一字的來源) 一詞指稱的帝國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建立的蒙古大帝國 (Yeke Mongghol Ulus -- 遙廣之民人國家的聯盟、遙廣之滿勇敢者的聯盟、大廣之大勇敢者的聯盟、大廣之沒懦怯者的聯盟),位置在中原北部疆土一帶,而不是 Seres 所指的中原疆土。在他的遊記中,前南宋的疆域在蒙古人的地理概念中,只被稱 「蠻子」(Mangi)。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Sinae 或 Seres 逐漸被 Cathay 取代了。
歐洲人 (European) 對 Cathay 和 Sinae 或 Seres 的混淆,一直持續到 16 世紀。16 世紀末,隨著耶穌會 (Jesuit missionary) 的傳教士,特別是利瑪竇 (Matteo Ricci,1552 ~ 1610 ) 抵達澳門並在 1615 年出版他的論著後,歐洲人才明白馬可波羅筆下的 Cathay 其實就是古文獻中 Seres 地區的北部。之後,歐洲地圖迅速地吸收這樣的知識,在他們眼中,「大明」(明王朝) 一如以往,始終是「出產絲綢的地方」(Serica regio 及 Regio Sinarum)。這時各種歐洲語的著述中,還是不間斷的以「王國」(西班牙語 reyno;義大利語 reino;德意志語 Knigreich) 指稱 Sina。
傳教士曾德昭 (Alvaro Semedo,1585 ~ 1658) 曾以西班牙文著作《攴那帝國以及其耶穌會士的傳教文化》(Imperio de la China i cultura evangelica enel por los religios de la Compaia de Iesus)。曾德昭是利瑪竇歿後的後一代人,這書 1642 年在馬德里出版,出版後翌年旋即以義大利文在羅馬問世。不過,在鄰國出版時,書名卻被譯成 Relatione della grande monarchia della Cina,即《Cina 偉大王國志》。然後,於 1645 年被譯成法文版的時候,書名又被譯成 Histoire universelle du grand royaume de la Chine,即《Chine 大王國全史》。
1644 年滿洲人入山海關建立大清王朝、占領明朝首都北京,震驚整個歐亞大陸。據說這場政變使西方觀察者極度驚恐,他們將有關大清國征服大明國的相關記述廣泛傳回歐洲,讓有志東來的傳教士得以評估政權更迭帶來的影響。
從現在文獻可見,最早的記載是耶穌會士衛匡國(Martino Martini,1614 ~ 1661)的《韃靼戰紀》(De Bello Tartarica Historia),副標題為:「本書記述這時代的韃靼侵占幾乎整個 Cina 帝國,並簡述當中主要人物 」。這書以拉丁文 (Latin) 撰寫,並於 1654 年出版,十年內相繼被翻譯為法、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意大利語多種歐洲語言。衛匡國對 Cina 與其 「四百多年的敵人 -- 韃靼」之間的關係做了簡要的概述。他至少追溯到宋朝並稱 Sina 為帝國,並指 「帝國 」一詞能正宗地用於 Sina 之上:「那就是說,所有長城接壤的省份之內」,書內加插的地圖稱為 「Sinici 帝國省份圖 」(Situs provinciarum Imperii Sinici)。雖然衛匡國在書內使用的詞語並不統一,有時「皇帝」(emperor) 又指「國王」(king)。不過,他比較清楚地說明,在 1644 年春天被韃靼征服的就是 Sina 帝國,並將其統治者稱為 Emperor。衛匡國所寫的另外一本史書 Magno Sinarum Imperio gestas complexa 在 1658 年出版,書的副標題「Sina 大帝國全史」已經用了「Sina 帝國」的名稱。
據說,慈禧曾經說道:「清非中國,辮子不能去。辮子去,中國不亡則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華」、「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 ;雍正曾經說:「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乾隆曾經更直白的說:「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出身滿洲貴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一書中也提到,她的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中國人,但卻是中國人的主人。[P.S. 此處的意思可能是說:當時清是大明帝國東北方的鄰邦,算是一個獨立於大明帝國中央政府之外的君主國,但是卻以這樣的外國君主之身份入主中原地區的中央政府並擔任主持其公務的朝廷人員。雖然如此,清人無意接受大明的禮制 (包括大明首府和其外圍地區的中心文化),還是要維持自己原有的衣著髮型等原鄉文化,不能忘本。他們不是中原地區的公務人員,卻得主持中原地區的中央政府,維持當地的民生秩序,計量當地的物產實力,連結四方的國際貿易。]
然而,清朝雖然不以中國為國號﹐卻在許多條約裡又自稱中國。如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1842 年《中英南京條約》﹑1844 年《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即《中美望廈條約》)﹑1858 年《中俄天津條約》﹑1858 年《中英天津條約》﹑1858 年《中法天津條約》﹑1860 年《中英北京條約》﹑1860 年《中法北京條約》﹑1860 年《中俄北京條約》﹑1890 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等等﹐無一不是以「中」為國名。《中俄尼布楚條約》裡一開頭就稱康熙為「中國大聖皇帝」﹐條約中多次使用「中國」字樣﹐如「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岸屬中國﹐北岸屬俄」,其中未見「清國」或「滿洲帝國」字樣。有時,又把「中國」和「大清」並用﹐作為同義詞,如《中英南京條約》第八條稱﹕「凡係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等﹐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釋放。」。1906 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說﹕「案查光緒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十八日﹐中國與英國所定兩次藏印條約﹐其所載各款﹐西藏並未認為確實﹐亦未允切實遵辦……玆大清國大皇帝﹑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 [P.S. 這可能是因爲,「中國」在漢字文化的政治語言中實際上代表的是具有國際外交能力及簽訂契約信用的「中央政府」,不是國號或國家名稱,而且大清帝國所簽的條約大都是關於國家周邊的領土協議或國家內部涉及外國人的執法事項。大清帝國似乎也承襲了漢字文化古代的「家天下主義」,只要你在我的天下稱我「中國」(中央政府),我割讓ㄧ點周邊的領土給你也無所謂的樣子。意思可能類似說,你承認我這朝廷是「中國」(中央政府),就算我割讓土地給你,但在此你還是我的下屬國,還是得聽我的話,不能隨便亂來。不過這也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文字遊戲之想法,因爲大清政府不知道 England (英國領地) 的 Eng 也可能橋接於漢字「央」、「央國」或「央中」及「殷」(有「大」的意思),而「央」字正有「中大之上」或「中大之上的頂區」之古意,那不就像是大清皇帝割讓土地給太上皇帝ㄧ樣嗎?]


P.S.2. 以下節錄並整理自 Wikipedia:


《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
《說文》中的釋義,「華,榮耶。」;「夏,中國之人」[P.S. 意即此處的「夏」字可能是轉譯自 Latin (大通之言、拉丁語) 之 centrum ㄧ字的語音漢字而與「夏天」或「夏季」之類的意思關係不大。]。
《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按照上述的說法,華是指華美的服飾,夏指行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美服飾的禮儀之邦」。(P.S. 意即「華夏」的定義是「冕服華章的禮儀大國」而不是狹礙地指稱某個單ㄧ的民族之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可能指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後來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則被稱為四夷,即所謂的「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漢代建置「蠻夷邱」、南北朝建置「四夷館」,明王朝的「四夷館」進一步又分爲八館: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P.S. 此處「夷」字可能象徵大型弓箭或一丈長的弓弩射不到的地區,也就是京城地區防衛不到的城郊之野外地區,亦即類似外方、外邦、外國地區。)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 11 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P.S. 甲骨文象形字「乂」形似一種甲蟲 (beetle) 的輪廓特徵、字形強調其帶勾的剪狀頭角,引申爲芟草刈草割草、開拓荒山野地的管理工作。「乂民」或指「草民」、「義民」或「原住民」。] (P.S. 參考【附圖二:「乂、刈」字形演化】)
【附圖三:「乂、刈」字形演化】
《尚書.梓材》(前六世紀彙編) 裡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試譯:皇天將梓材付予「中國民」agricult 疆土 of 先王事業。-- 皇天將資材付予「中國民」為耕耘開墾疆土關于先王計畫長遠的事業。) [P.S. 這裡的「中國」可能是指當時周王朝基業本身的王城王室之國而言。古代漢字文化早期沒有「中國人」這種稱呼,但是在周王國聯邦時期却有「中國民」的記載,從發音來看,漢字「民」比較接近 English 的 man 或 men,也就是「中國民」比較類似 Central Court men 的語意而不是 Central Court rén 的語意,也不是 Chinese 或 Zhongguo rén 的語意,而當時的「中國」大約是指周王朝的「京師」(Capital) 地區,所以早期「中國民」即可能是「周原民」或「皇民」或「天民」或「皇天之民」或「京師之民」(首都之民) 之類的意思。後世以迄清末民初,漢字文化裡有些史書中出現的「中國」一詞又可能意指「國內」之意,「中國人」一詞則又可能意指「國內人」之意,但不是說有某個國家的名稱叫作「中國」。]
《詩經.民勞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P.S. 「蠻、夷、戎、狄」也可能單純的代表 south、east、west 、north 即「南、東、西、北」四個方位或京城郊外之野外的四個地區。」)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建國封地 (經過圭表寸法精準測量並且區劃出地界線之建造城國的建築用地)。
《孟子》記載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P.S. 此「中國」ㄧ般是解為「都城」或「統治中心」之意,但是從文中的對話內容來看,也可能有動詞「整頓國家朝廷」之意,也就是齊王表達他想要授予孟子官職以便藉此整頓齊國的國家統治集團。)
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P.S. 此處可能是說:天下有八座名山,五座在本國朝廷管理之中,另外三座則被外邦控制。)
漢朝以後,「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地理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政治和文化正統而自稱「中國」。(P.S. 也就是說,「中國」即「朝廷」或「朝廷管理國家的機構及其所在的中心地區」。)
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國」自稱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P.S. 此處「中國」應是意指 China 之中原地區的正統朝廷或中央政府,而大明帝國的國家名稱或國號其實是「明」或「大明」,不過因爲日本本身也有「中國地區」,所以日本人可能會覺得大明皇帝有點不知所云。)
1689 年,清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簽訂的條約 《尼布楚條約》中,將「中國」作為簽定契約的負責單位來使用。[P.S. 但此僅代表朝廷或中央政府作爲信用名稱使用於國際間的契約簽訂中 (《欽定大清會典》之《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記載「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可知漢字「中國」在大清帝國的公文中即相當於「朝廷」之意,也就是類似現代國家的「中央政府」或「政府」之意),當時國際上又以 China 或相近的名詞稱呼清帝國,同時清帝國也會在契約中以漢字提及國家名稱或國號「大清」、「大清國」、「大清帝國」,此外在郵票上也曾標示 CHINA 及「大清國郵政」或 IMPERIAL CHINESE POST (殷皇的清地之郵政),在鈔票或貨幣上則標示「大清」或 TAI-CHING-TI-KUO (大清帝國) 或 TA CHING (大清)。其中 CANDARINS 是 CANDARIN 的複數,而 CANDARIN 即類似 U.S.A. 的貨幣單位之一 cent (分)。]
【附圖四:大清帝國晚期的錢鈔和郵票之一 / 圖片採編自網路】
據說公元 1909 年大清帝國滅亡前幾年曾經頒佈《大清國籍條例》(P.S. 但不知此條例的實際作者或發佈者是誰。 #參考 Wikipedia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大清國籍條例),其中的用語「中國地方」或意指「內國地方」即「國內地方」的同義倒裝詞,應是意指「(大清帝國朝廷管轄的)國內地區」(又有點類似中華民國憲法之「固有領土」的講法,不是很明確的疆域概念,可能只是意指「政府固守的一些可能管理得到的地方」);「中國人」則意指「國內人」即「(大清帝國管轄的)國內地區之人民」。因爲,此處「國籍」是指「大清帝國的國籍」,而「大清帝國」並不是「中國」,「中國」一詞只代表「朝廷」之類似含意 (P.S.《欽定大清會典》之《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早已明文記載「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可知漢字「中國」在大清帝國的公文中即相當於「朝廷」之意,也就是類似現代國家的「中央政府」或「政府」之意,不是國家的名稱,也不是地理地名,而是一個表示國家統治中心的政治術語)。所以此處「中國國籍」應是指「(大清帝國)朝廷管轄的國內地區之戶籍」,也類似「(大清帝國)朝廷依法認證之戶籍」的意思,而不是說有一個國家叫作「中國」。
【附圖五:公元 1911 年大清帝國海軍艦隊訪問 U.S.A. 的實況照片之一 / 可以看到大清帝國海軍水兵帽上有「大清」的字樣,不是「中國」(圖片採自網路)】

P.S.3. 《詩經》裡的「中國」有「京師」之意:


《詩經.民勞》內容: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
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無縱詭隨、以謹惛怓。
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無縱詭隨、以謹罔極。
式遏寇虐、無俾作慝。
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無縱詭隨、以謹醜厲。
式遏寇虐、無俾正敗。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國、國無有殘。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
式遏寇虐、無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以上詩句共五段,ㄧ、二、四、五段中的「中國」在第三段中改爲「京師」,可見當時「中國」和「京師」的意思可能相同,而《詩經·民勞·註》也記載「中國,京師也。」。此外,「四方」與「四國」也可互相代換,當時的「方」也是「國」,或可稱爲「方國」。「中國」與「方國」的關係即「中央京師國府」與「周邊地方國家」的關係,但這只是相對的關係,不是絕對的關係,否則就不會有大清帝國入主「中國」(中央朝廷;天下朝廷;朝廷;天朝) 這樣的事情發生。
換句話說,以漢字文化的原始概念來看,並且將「首都」視爲類似古代的「京師」,則現今美國 U.S.A. 的中國在華盛頓特區、法國的中國在巴黎、德國的中國在柏林、埃及的中國在開羅、英國的中國在倫敦、日本的中國應該在京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在北京、中華民國或台灣的中國在台北、......,世界上不只有一個「中國」啊!「中國」也不見得是ㄧ個世界上唯一的專有名詞 (proper-noun) 啊!......也就是說,若是以全球一體的概念來看,目前真正可以稱爲「中國」的應該是「聯合國總部」這個單位,其它各國的中央政府充其量只能稱爲「小中國」。


P.S.4. 相關系列文章:中國問題與問題中國 -- https://vocus.cc/SubtleSpaceOfText/home?nav=5e3cb558fd897800013b5580


結論:


個人在一般文章的寫作中幾乎從來不使用「中國」這個名詞,因爲如果考慮其歷史的淵源和意義的複雜及混淆,它早已經是一個語意不清的名詞。此外,假設有一個政治結社組織把自已所立的國稱作「我國」,那是不是會讓各國都搞不清楚你的國究竟是我的國還誰的國呢?是不是有些不道德呢?如果「中國」正如古代ㄧ般具有「朝廷」、「中央政府」或「中央法庭」的意義,那麼在國際上把自已的國度自命為「中國」,是否也ㄧ樣是不太道德的行為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期「中」字的象形字多半描繪著分別位在兩邊的旗子在一條直線上遠距對陣的樣子,又在直線中段的地方畫了一個圍合的範圍。那麼,「中」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早期「中」字的象形字多半描繪著分別位在兩邊的旗子在一條直線上遠距對陣的樣子,又在直線中段的地方畫了一個圍合的範圍。那麼,「中」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2020/10/23 「入關」指的即是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取代明祚。網名「山高縣」的鍵政家2019年在網上鼓吹當代中國應該取法「入關」,才能從吃力不討好的舊秩序突圍。言下之意,美國是朝貢體系的中心,卻一如腐敗的大明,自居文明上國,純粹仰仗收取霸權的制度租金、壓迫本國與剝削邊緣國家度日....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形成的大歷史速寫,藉由文化,疆域,職貢來看待政治中心的形成,來闡述到底中國是如何產生。作者杜正勝希望藉此理清讀者的思緒。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2020/10/23 「入關」指的即是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取代明祚。網名「山高縣」的鍵政家2019年在網上鼓吹當代中國應該取法「入關」,才能從吃力不討好的舊秩序突圍。言下之意,美國是朝貢體系的中心,卻一如腐敗的大明,自居文明上國,純粹仰仗收取霸權的制度租金、壓迫本國與剝削邊緣國家度日....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形成的大歷史速寫,藉由文化,疆域,職貢來看待政治中心的形成,來闡述到底中國是如何產生。作者杜正勝希望藉此理清讀者的思緒。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