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一切的,不是家人,也不是戀人,而是手機。」本片改編自日本作家志駕晃的同名小說,描述女主角接起男友打來的電話,聽到的卻是陌生人的聲音,原來是他的手機被人拾獲。與此同時,警方在某處荒野中發現數名女性遺體。兩起看似無關的事件,背後竟然有驚人的連結。
我本來並不知道這部電影和它的原著小說,所以在我剛看到片名時,只覺得「日本怎麼一直推出名字又怪又長的電影?」查了故事簡介後,我發現它講述的「現代科技影響人類生活」正好是我近期很有興趣的主題,於是就決定參加本片的特映。看完後,我滿喜歡這部片的,雖然裡面還是有一些我不愛的部分。以下會盡量用無劇透的方式去提片中談到的議題,還有簡單說說我覺得好或不好的地方。
片中第一個映入觀眾眼簾的,是現代人的「科技依賴」。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大家就很少去記別人的電話號碼;隨時都可以拍照記錄生活,還能發布到社群網站上跟別人分享;購物或跟朋友「互動」,毫不費力,甚至還能找到久未聯繫的老同學。網路和手機確實帶來方便,但正是因為「便利性」太高,讓人輕忽其中暗藏的風險。另外,當社群網站的介面以圖片為主,會使人傾向發布比較正面的內容,這也往往讓使用者陷入「追求表象」和「用表象斷定他人」的惡性循環。
隨著「科技依賴」而來的,就是「資訊安全」的議題。可能會有看過本片的人,覺得片中破解密碼的橋段太容易;現實是,大家都知道密碼被輕易破解的下場,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在設定密碼時審慎思考,所以那些情節並不奇怪。SplashData 公司每年都會公布常用密碼的排行,其中「123456」和「password」已經蟬聯前兩名五年了,而鍵盤左上角的「qwerty」也是前十名的常客。一時懶惰、求方便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讓自己的隱密資訊暴露在高風險之下。
片中也呈現許多常見的資訊犯罪手法,如騙密碼的釣魚網站、盜用身分的假帳號、勒索軟體(兩年前的 WannaCry 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上資訊科技進化的腳步,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避免點選可疑連結、不要在來路不明的網站輸入密碼,還有開啟各大帳戶的「雙重驗證」機制(如果有的話)。另外,本片中也讓一般寫實電影較少呈現的手機功能出場,如定位 app、語音助理(對後者比較有印象的作品已經是 2015 年的《蟻人》了),讓整部片更接近世界現狀,值得稱讚。
只是電影對於兇手的設定,我不太喜歡。也許是為了戲劇性而把他的舉止塑造得非常扭曲,但這樣對於提高大家的「危機意識」並沒有幫助、甚至減輕了力道;事實上,受心理創傷所苦之人即使獨處,行為也不一定與常人有異。然後或許是受限於篇幅,部分橋段的解釋性太明顯,尤其是結尾某個段落實在太長、謎底揭露時的說服力稍嫌不足;某些角色的作用只剩推進劇情和提供對比,似乎太「工具人」了點。
整體而言,本片雖然有上述我不太喜歡的部分、劇情也並不難猜,但懸疑氣氛相當到位,議題的呈現和細節也滿有意思的,依然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看完本片之後,你或許會想要檢視自己密碼的安全性,又或許會反思自己是否太依賴手機和網路社群;只要你願意去關注科技對人的影響,這部片就算是成功了。
補充:去年的電影《人肉搜索》(Searching),還有影集《黑鏡》、《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等,都是觸及類似議題而且我很喜歡的影劇作品。關於《人肉搜索》,可以看我的
方格子文章。關於《黑鏡》,第三季的〈急轉直下〉和〈黑函之舞〉分別談到網路社群依賴和勒索軟體。而《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則有洩漏隱私和盜用網路身分的情節,請見我寫的
粉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