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盥洗(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无论是依据“礼”还是“道”,总之我们就这样延续了盥洗的习惯。但是呢,我们又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也就是片面,这片面就体现在盥洗上,也就是我开头所说到的那件事情。
“盥洗”固然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你到各家各户去,瞧瞧盥洗所用的面盆,干净者少,不洁者多。假若你有机会外出,到他人的家里去居住;或是能够与一些人结伴同行,同住一间酒店。就可以观察观察盥洗盆的干净程度,就我个人而言,所得到的结果是颇为不乐观的。当然,由于样本量过小,并不能因为这个而下定决绝的判断。不过,我还是愿意站在不好的这一面去思考,因为现在并不是什么赞扬高歌的时候,而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我也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
你真真切切地去观察那个盆子,初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干净的地方,毕竟常常被水冲刷,不太会出现那种立刻让人看不过眼的情况。但是稍微定一定睛,就会发现几根头发、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组成的小黑团。再看看水龙头的四围,又多是一些发黄发白的垢渍。这些东西与主人家或是使用者干干净净的面庞一对比,就显得分外突兀。
又再看看屋里,显眼的地方又是表现出我很爱干净的姿态来。这就令人显得疑惑,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却又确实地变成了现实。似乎好些人都把这个盆子忽略掉了,然而对于盥洗这个行为来说,盥洗盆的干净与否,才是决定了盥洗是否清洁的先天条件,但是实质上却将其本末倒置了起来,似乎只要面子看起来干净了,其它也就无所谓了。然则到底有没有所谓呢?我觉得是很有所谓的。
你说这是做表面工夫吧?那倒也未必,因为表面功夫大都是做事的人知道这是表面功夫。然而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在于,我们大都以为自己做的不是表面功夫,反而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了,这就叫“自见者不明”,人往往从“无知”来,到“无知”中,但多数是有来无往,片面而不审慎,于是就造成了这种情况。
我们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本末倒置的盥洗行为,诸如各式各样的变法、各类各别的改革、抗争,最近的一次,大概就是“文化大革命”了。
为什么会说这是一次本末倒置的“盥洗”行为呢?我们必须要客观审慎地看待它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即使是在艺术领域,有人会以为这样的“盥洗”行为好像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毛巾、笼头和面盆”似乎是三位一体的存在。
好像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从建筑到诗歌,它们可以抛弃旧有的观念而存在,而不用顾及客观现实存在的影响。而实质上,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艺术,并不服务于人民,它所生产的商品脱离了唯物主义的范畴,由着资产阶级冠以人的意识来决定其价值。而当艺术暴露出这样的漏洞,便能够被资本主义所利用,无限地夸大其价值,艺术家也变成了帮凶,而更多的艺术家选择了成为资本主义者,比较广为人知的资本主义艺术家就是毕加索。
而实质上艺术商品并未起到为人民所服务的作用,这里我所说的并不是艺术一定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而是说艺术所服务的对象应该是实体的人,它是抽象的,但它理应脱离资本,全然地为客观的人的精神世界或是现实而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构成主义”在其形态上要优于“至上主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李西茨基从“至上主义”转向“构成主义”,而“至上主义”的创始人、旗手马列维奇在其后期也开始进行脱离“至上主义”的艺术行为。因为“至上主义”所强调的绝对脱离现实,不再为客观主体而服务的观念,违背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所谓的“感觉论”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绝对的矛盾和冲突,而这种倾向正象是为了推翻而推翻的“达达主义”一样,具有了绝对的能够被资本主义所捕捉的漏洞。
所以,“至上主义”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一开始就决定了其失败的结果,因为怀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创造者必然会发现其漏洞和被资本主义所捕捉的现实,必然会发现即使在艺术领域,也不存在“三位一体”的完美“盥洗”关系,而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建筑如何进行革命迈进现代工业建筑的关键所在。而“构成主义”虽然也失败了,但那并不是因为自身内部出了问题,而是因为艺术也是隶属大框架下革命的一环,孤立的革命行为必然会遭遇到来自于其它方面的阻力和抹杀。
但其关注艺术的实用性(精神和现实两个方面的实用)的形态特征,是先进的,进步的,是无法被资本主义所利用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rchitect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和她,我们从来就不该嘲笑和质疑他人的性取向,这是天赋人权。
她和他,我们从来就不应该嘲笑和质疑人的性取向,这是天赋人权。
他和她,我们从来就不该嘲笑和质疑他人的性取向,这是天赋人权。
她和他,我们从来就不应该嘲笑和质疑人的性取向,这是天赋人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看過這項作品嗎?這是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於1917年創作的《噴泉》(Fountain)。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個署名的陶瓷小便斗,挑戰了傳統的工藝、原創性和美學價值觀念,將一個大量生產的物品呈現為藝術品,從而質疑了幾個世紀以來主流的藝術論述。
生活實驗 八○八  當  洗頭 和 洗澡 可以是 分得開 的  兩件事。 頭髮 的  髮品  才有  發揮  的  餘裕。 像溪水浣紗婦一樣 , 我彎腰 、 只洗頭。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23] 迷糊之間 有了決定 終於 深呼吸 手撐缸邊 坐了起來 手臂冒著熱氣 胸口赤紅 洗了個臉 將肥皂抹在白綿毛巾上 從左手到右手 從頸到腋下 從前腹到後背 從右腿到左腿 仔細做著拭擦的動作 大概以為記憶不可靠了 所以連擦身也是徹底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4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3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2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古時的沐浴真是個大工程,得好好設計一下,排水蓄水流程,否則不是成為因為搬運洗澡水而椎尖盤突出的第一人,就是洗前洗後給累的都一樣髒。 幸好這浴缸有漏水孔,想辦法架高固定,直接拔水塞就可以漏水,至於蓄水暫時沒想到好辦法,今兒個太累了沒腦袋思考了,沐浴完的楚悠然從系統換了套現代的內衣褲,穿上原來的外衣,
Thumbnail
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每個洗澡日常更應該要放慢腳步,好好感受清潔身體後的清爽舒適與幸福感受。日本民族泡湯文化悠久且眾所周知,黑川先生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紹了 日本銭湯的魅力 ,今天來聊聊屬於臺灣的洗浴文化。
Thumbnail
社區有溫泉湯池可供住戶泡湯,泡湯前先行沖洗也是必要禮節。如果在大批住戶使用後前去,女性沖澡間必定有大量頭髮塞住排水孔。為了讓自己有個愉快的心情,我會撿拾起這些頭髮,也在自己洗完頭髮後,將自己的頭髮拾起,希望讓後面的使用者也能用得舒服。 幾次下來,我發現這樣做的人很少,或許許多人覺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看過這項作品嗎?這是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於1917年創作的《噴泉》(Fountain)。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個署名的陶瓷小便斗,挑戰了傳統的工藝、原創性和美學價值觀念,將一個大量生產的物品呈現為藝術品,從而質疑了幾個世紀以來主流的藝術論述。
生活實驗 八○八  當  洗頭 和 洗澡 可以是 分得開 的  兩件事。 頭髮 的  髮品  才有  發揮  的  餘裕。 像溪水浣紗婦一樣 , 我彎腰 、 只洗頭。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23] 迷糊之間 有了決定 終於 深呼吸 手撐缸邊 坐了起來 手臂冒著熱氣 胸口赤紅 洗了個臉 將肥皂抹在白綿毛巾上 從左手到右手 從頸到腋下 從前腹到後背 從右腿到左腿 仔細做著拭擦的動作 大概以為記憶不可靠了 所以連擦身也是徹底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4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3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2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古時的沐浴真是個大工程,得好好設計一下,排水蓄水流程,否則不是成為因為搬運洗澡水而椎尖盤突出的第一人,就是洗前洗後給累的都一樣髒。 幸好這浴缸有漏水孔,想辦法架高固定,直接拔水塞就可以漏水,至於蓄水暫時沒想到好辦法,今兒個太累了沒腦袋思考了,沐浴完的楚悠然從系統換了套現代的內衣褲,穿上原來的外衣,
Thumbnail
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每個洗澡日常更應該要放慢腳步,好好感受清潔身體後的清爽舒適與幸福感受。日本民族泡湯文化悠久且眾所周知,黑川先生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紹了 日本銭湯的魅力 ,今天來聊聊屬於臺灣的洗浴文化。
Thumbnail
社區有溫泉湯池可供住戶泡湯,泡湯前先行沖洗也是必要禮節。如果在大批住戶使用後前去,女性沖澡間必定有大量頭髮塞住排水孔。為了讓自己有個愉快的心情,我會撿拾起這些頭髮,也在自己洗完頭髮後,將自己的頭髮拾起,希望讓後面的使用者也能用得舒服。 幾次下來,我發現這樣做的人很少,或許許多人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