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擦的防曬-夠不夠力?何時(需要)補擦防曬?...一張貼紙解決 @MSMF 資訊P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澳洲防曬研究:「UV偵測貼紙」是否有助於人們──知道:何時該補擦防曬?減少曬傷發生率?...

防曬乳(or防曬霜)等產品──是防止曬黑、曬傷、甚至皮膚癌發生的重要防護措施。

然而,這些防曬產品中的「防曬劑(紫外線吸收劑)」成分──往往隨著「紫外線暴露」的時間增加(=劑量↑),活性逐漸衰退崩解,喪失其「防護UV」的能力──因此,消費者常被告誡:要按時補充(約每2hrs→重新塗抹防曬一次)。

但是,真實情況是:

  • 人們往往發生「防曬-使用量不足」狀況──未能塗抹滿足「2mg/c㎡」的標準量──等於皮膚「實質」獲得的UV防護力(SPF、PA+...等),比預期的「所用防曬產品-標示效能」還低。
  • 又陽光的強度,實際會隨「時間、地點&天候......等」不同因素,出現強弱不一的變化──例:同樣是大晴天(萬里無雲狀態下),皮膚被「清晨的陽光vs.正中午的陽光」照射→出現MED(被曬紅)的時間,肯定前者慢、後者快。
  • 加上難以避免的「人性」本質──可能發生在該補擦防曬的時候──「懶」得擦、或純粹「忘記」了!

所以,有不少開發出來的「新技術」──例如:以前介紹過的「L'Oreal推出的智慧穿戴裝置UV Sensor+APP」、或使用「具有-光致變色分子(photochromic molecules)的貼紙」偵測UV劑量等──用意都是要幫助/提醒-當事人(當下):是時候,該補充防曬乳/霜了!

可是這些「防曬保養-新工具」的實際效用如何?真能有效「減少曬傷發生率」嗎?

澳洲「UV偵測貼紙」防曬效用-研究:

澳洲是世界上黑色素瘤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至少是美國和英國等高風險國家的兩倍──所以澳洲人非常重視「防曬乳/霜的使用」,因而「偵測→紫外線劑量vs.防曬劑效能」的小工具,也很有市場潛力。

根據Elke Hacker等人,針對「防曬-UV偵測貼紙vs.補擦率/曬傷率」進行的調查研究(共計428位參與者完成),其報告《UV detection stickers can assist people to reapply sunscreen》指出:

  • UV偵測貼紙(組)→有更高比例,重新補擦防曬。
  • UV偵測貼紙,確實有助於提醒參與者:重新塗抹防曬──尤其對那些同意「需要提醒」的人,幫助最大。

BUT~研究數據顯示:

  • 使用「UV偵測貼紙」,並未顯著降低(改善)曬傷率。
  • 作者在討論中提到:這可能是因為(1)參與者實際塗抹防曬「用量」不足。此研究中並未測量皮膚上防曬的厚度;(2)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影響,UV偵測貼紙(組)的受試者,更密切關注皮膚狀況,增強對皮膚(膚色變化)的敏感性;(3)受試者人數(樣本數)不足,無法明確界定出「使用vs.不使用-UV偵測貼紙」之間的差異性,需要更大型的調查研究。

MSMF觀點:

●即時UV偵測→有助實現「真正-個人化-保養」

透過「UV偵測-貼紙or裝置/APP」幫助明確知道:自己「當下」的皮膚狀況?進而應該要採用怎樣的防曬措施?──除了有利「減少UV傷害」外。

從另一角度來看:也能避免掉「過度-防曬劑(成分)」使用──例如:在陽光稍弱環境下,明確提示:該在何時補擦防曬?不必死板「每2hrs補擦一次」→皮膚接觸過量;或若、狀況是「所擦防曬-用量不足(e.g.不管一開始就不夠量or後來擦拭動作、碰觸影響)」→能即時提醒「縮短-補充防曬間隔時間」。

對當事人(個人)來說──能滿足皮膚防曬所需;又能避免「過度-防曬劑(成分)」的刺激風險──CP值最優化。

●防曬配方還有改善空間

澳洲的這個研究中可發現:人們對於防曬乳/霜的「膚感」仍不滿意──或許因為「塗好/塗滿-防曬至2mg/c㎡用量」很重要,但是在「膚感」方面,顯得過厚重、油膩,導致對防曬的用量,可能在一開始就先悄悄地打了折扣,UV防護-效能不足──故整體「曬傷率」降不下來。

或許,研究/開發「膚感更清爽、UV防護效能更強」的防曬配方──是促進「UV偵測-貼紙or裝置/APP」效能100%發揮的關鍵因子──也更是配方師們,要努力鑽研的方向!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ySkinMyForum的沙龍
219會員
402內容數
這份專題,適合什麼樣的讀者訂閱? ●想了解肌膚保養(品)原理/保養知識的人 ●保養品DIY愛好者
MySkinMyForu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橄欖多酚控油精華(EA250001) ──保養品DIY:配方思路+全配方%+應用小提醒... 【橄欖多酚控油精華】添加橄欖葉萃取&維生素B3,提升肌膚控油調理能力的清爽型乳液精華...
Thumbnail
2025/04/27
橄欖多酚控油精華(EA250001) ──保養品DIY:配方思路+全配方%+應用小提醒... 【橄欖多酚控油精華】添加橄欖葉萃取&維生素B3,提升肌膚控油調理能力的清爽型乳液精華...
Thumbnail
2025/04/19
研究:將「菸鹼醯胺與泛醇」添加於防曬配方中,能否進一步強化對紫外線造成傷害的防護效果...
Thumbnail
2025/04/19
研究:將「菸鹼醯胺與泛醇」添加於防曬配方中,能否進一步強化對紫外線造成傷害的防護效果...
Thumbnail
2025/04/04
纖維母細胞被認為是皮膚膠原蛋白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近期一研究卻可能顛覆這觀點,指出角質形成細胞才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健康的真正關鍵...
Thumbnail
2025/04/04
纖維母細胞被認為是皮膚膠原蛋白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近期一研究卻可能顛覆這觀點,指出角質形成細胞才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健康的真正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什麼時候需要防曬?乳狀和噴霧狀的防曬哪個好?防曬要擦多少量才夠?不想擦東西在皮膚上,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防曬? 本篇就來逐一討論。
Thumbnail
什麼時候需要防曬?乳狀和噴霧狀的防曬哪個好?防曬要擦多少量才夠?不想擦東西在皮膚上,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防曬? 本篇就來逐一討論。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種感覺,今年的夏天特別熱! 「全台烤番薯!」、「全台一片紅通通」「 這2地區將熱到「紫爆」...等等這些都是最近常常躍升「天氣」新聞的首頁字樣。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夏天一到「預防曬傷」及「曬後修護」相信都是每個人必備的課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防護呢?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種感覺,今年的夏天特別熱! 「全台烤番薯!」、「全台一片紅通通」「 這2地區將熱到「紫爆」...等等這些都是最近常常躍升「天氣」新聞的首頁字樣。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夏天一到「預防曬傷」及「曬後修護」相信都是每個人必備的課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防護呢?
Thumbnail
現在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一不注意就會曬得跟黑炭一樣,還可能導致曬傷、皮膚老化、色斑等等。😅😅 所以"防曬"真的是肌膚保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UVA、UVB 是什麼? SPF、PA又是什麼? 沒關係我抗痘傳教士Alan告訴你~
Thumbnail
現在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一不注意就會曬得跟黑炭一樣,還可能導致曬傷、皮膚老化、色斑等等。😅😅 所以"防曬"真的是肌膚保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UVA、UVB 是什麼? SPF、PA又是什麼? 沒關係我抗痘傳教士Alan告訴你~
Thumbnail
為什麼會曬黑、曬傷? 原理、預防、處理方法大解析。
Thumbnail
為什麼會曬黑、曬傷? 原理、預防、處理方法大解析。
Thumbnail
經過這幾年的衛教宣導,很多人已經知道防曬的重要性,也了解「防曬三部曲」:防避、遮蔽以及使用防曬品三原則。然而,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需要跟大家提醒。 室內
Thumbnail
經過這幾年的衛教宣導,很多人已經知道防曬的重要性,也了解「防曬三部曲」:防避、遮蔽以及使用防曬品三原則。然而,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需要跟大家提醒。 室內
Thumbnail
「為什麼擦了防曬還是會變黑、長斑!?」這問題應該算是皮膚科門診中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很多人會以為只要擦了防曬就不會被曬黑、曬紅、曬傷、曬黑、曬老,或許是廣告把防曬產品講得太神奇,也或許是消費者自己把防曬產品想的太神奇…
Thumbnail
「為什麼擦了防曬還是會變黑、長斑!?」這問題應該算是皮膚科門診中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很多人會以為只要擦了防曬就不會被曬黑、曬紅、曬傷、曬黑、曬老,或許是廣告把防曬產品講得太神奇,也或許是消費者自己把防曬產品想的太神奇…
Thumbnail
澳洲防曬研究:「UV偵測貼紙」是否有助於人們──知道:何時該補擦防曬?減少曬傷發生率?...
Thumbnail
澳洲防曬研究:「UV偵測貼紙」是否有助於人們──知道:何時該補擦防曬?減少曬傷發生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