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台北循環城市專題(五)]歐洲、亞洲,地球繞一圈

    城市零垃圾不是只有台灣在推動,世界各地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從小村子到大城市,讓我們來看看別人怎麼做吧!一起探討他們的利弊和套用到台北市的可行性。
    歐洲對零垃圾城市的定義,第一種是對此計畫有決心、且持續達標的主要城市;第二種是平均每人每年垃圾量小於75公斤的城市,就符合標準。
    以新加坡為例,在7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著6百萬人,以2016年的數據來看,每人一天平均丟掉13袋的垃圾,路上卻看不到一點髒亂。為什麼? 原來垃圾不是去新加坡的四個焚化爐,就是去垃圾島--實馬高島,乾淨的背後是一包一包垃圾堆成而來的(政府代言人說濕熱的東南亞塑膠袋是無可避免的),眼不見為淨似乎是整個國家的對策,城市太乾淨的代價是對垃圾的敏感度大大下降,像刷信用卡一樣,看不到的錢花了不手軟、看不到的垃圾丟了不心虛......因為這個日漸嚴重的垃圾問題(尤其是塑膠,食物和布料)政府決定從hawker-centres(小販中心)和樟宜機場下手,新加坡的小販中心除了是整個國家的文化中心,也是垃圾製造大宗,從免洗餐具到廚餘浪費都是棘手的問題。
    政府透過設立ecodigester,將食物殘渣送到回收桶內跟微生物攪拌後變成充滿營養物的液體和回收水,回收水被拿來清洗機器,其他液體則被排到水溝內依循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Image credit: News Atlas                        image credit:The Strait Times
    Image credit: News Atlas image credit:The Strait Times
    歐洲以瑞典為例,跟新加坡類似的燒垃圾產能方案。全國有一半的垃圾被回收(政府透過個人去商店回收瓶瓶罐罐、和依垃圾重量課垃圾稅養成人民回收的習慣)或變成肥料,僅不到1%的家庭垃圾最後會丟棄於掩埋場,剩下49%的廢物分別被送去33座焚化廠(waste-to-energy),雖然此方法頗具有爭議(英美等國並不認為燒垃圾是環保的一環)瑞典秉持著二氧化碳排放比掩埋場的甲烷排放更環保的原則,堅持焚化廠的環保價值,但也同時鼓勵人民降低消費和減少食物浪費。
    Image credit:Smart City Sweden
    日本如同瑞典,以焚化垃圾生產能量為主要垃圾處理導向,不同的是除了熱能被利用生產電力外,額外的殘渣混合水泥被拿去鋪路。雖然日本的總回收量只有20%,低於美國的26%,但塑膠回收的部分高達80%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回收大國,成功達到街道乾淨但不浪費的地步,台灣相比下來雖然也有良好的資源回收意識但還未達到瑞典或日本的慣性程度。
    制度上,各國都有相關的垃圾減量條例或承諾。但真正能實施的屈指可數,更多的是空殼的諾言和無知的人民。循環成是的推動和回收的實施只能從人民做起,適當的宣導和緩和期是這些計畫成功的必要經過,希望台灣儘早能如同上述國家成為世界的典範。
    責任編輯:張安時 核稿編輯:賴澤霖
    閱讀更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