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建築專題]未來新型態建築、城市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五)

2019/05/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建築動起來

在經過這麼多篇幅的介紹與探討後,筆者自己找到了一個重點,就是建築與自然環境水火不容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人為建設的「不可變性」,與自然環境「多變性」的衝突。因為一般建築一旦蓋好,它的狀態就難以再有改變,這使得它與自然環境特別格格不入。尤其是幾乎無處不見的水泥,可說是一棟建築中對於環境威脅最大,也最為固執不變的東西。
因為水泥的不可變性,也加強了建築到達生命盡頭後,資源再利用的困難,絕大部分的建築,拆除後在它身上使用的資源幾乎全部付之東流,難以有再次利用的機會。再加上人們大量的開發僅剩的自然環境,當我們與自然爭地的力道越強,越大量建造難以改變的人為建設,地球的可塑性也將越來越低。

改變建築的線性經濟

就如上篇所說,現今絕大部分的都市都是屬於靜態的,也因為這樣除非大規模拆除,不然都市很難有改變,而大規模拆除建設,就意味著無數資源將走入墳墓,這種線性經濟模式,在我們的各種建設中,更是被完美的體現。
因此,筆者認為真正的永續建築除了向綠建築這樣的相對環保以外,同時還需要有兩個特質,可變性與循環性。前兩篇講到的循環建築與漂浮建築,都具備這樣的特質。

動態與循環的建築、城市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

試想如果有一天,多數的建築都具備了這兩個功能,那麼這對我們的社會、甚至於整個人類文明,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個最直接可見的,或許是因為建築(包含許多重大建設)變成動態的、高變動性的,這使得社會發展,不會因為硬體上大環境的難以改變而被牽制。可以讓我們更快速的重整,並打造出比過去更理想的居住環境。
同時因為硬體上不再被牽制,這使得社會更可以因應快速變動的時代,如果有新科技問世,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普及化的使用。

動態的建築不會破壞社會根基嗎?

動態循環的建築的確是一個理想的模式,但是它也有一些層面值得我們審慎思考,首先,如果房子可以拆了又蓋,蓋了又拆,那它夠堅固嗎?這個問題筆者心裡也很好奇,筆者自己推斷,不管是循環建築或漂浮建築,這類新型態永續房屋,如果要給人長時間居住,它勢必有設計一套整密的安全評估與措施,畢竟人們對這樣的概念還不了解。
再來,如果未來所有的建築都可以輕易改變,那麼一棟建築它可能就不會維持太長時間,這樣會不會使建築不再是一個穩固的社會根基。尤其是對於一些一棟建築可以住好幾百年的歐洲國家來說。畢竟對不少人來說,房子不只讓我們有地方可以住,它更儲存了許多人珍貴的記憶。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有兩個看法,第一,建築容易改變,可以循環,不代表它一定要在短期內拆除,反而透過適當的維修與部分的改建,它說不定可以在維持品質的情況下,有不短的壽命。
第二,改變是循序漸進的,絕對不會是一朝一夕,只要資源可以循環,不管是快速變動或可以維持長久的建築,兩者可以並存。依不同地理環境、時間的需求去做因地制宜的設計。

一個有韌性和包容性社會的願景

陳述了動態且循環永續建築的願景,最後,回到原點,其實不只建築需要擁有可以改變的韌性,我們的社會也需要轉型成一個有韌性的有機體,這不只限於硬體和技術的物質文明,它也包含抽象的對人們的思想,有深遠影響的精神文明,我們的精神文明左右了這個社會的軟實力,創意、內在的韌性、多元與包容性等等。
在某種程度上,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互相呼應不可分割的,沒有誰比較重要,因為只要有一邊進步了,它就會帶動另一邊前進,而如果過度重視其中一邊,則在發展到一個階段後,會漸漸遇到瓶頸。因此,當我們想要社會有所改變時,或許應該同時考慮這兩個面向。
另外如果要推動一個新觀念、新體系,筆者個人認為,除了一個好的理念和執行方式以外,或許我們應該同時做到接納每個在不同社會脈絡裡,扮演不同角色的人,聆聽每個人的聲音與需求,這種真心接納每個人的精神,也許比起一個好的政策,更能讓人從中看到變好的希望與可能性。
責任編輯:曹立寬 核稿編輯:賴澤霖
閱讀更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