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循環城市專題(三)]台北,能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是期望「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田園城市、校園小田園,跟以往的市民農園不同,不再只是觀光農場,而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讓人們有機會體驗當農夫的辛勞,以及水資源、土地的重要。
台北市政府希望在2022年結合將田園基地面積擴增,若根據田園銀行網路平台我們已經達到且超過這個目標了。不管是從民國78年就推動的市民農園,或校內的小田園,甚至是行政機關的綠屋頂和都市中的快樂農園,都對田園成計畫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
雖然耕種面積已達預期,然而成效並沒有很顯著。小田園是田園城市中所佔面積和參與人數最多的一環,但儘管有這個接觸土地的機會,並不是大家都對校園內的計畫有所了解。校內3000多個學生只有不到100個有參與,種的大多也不是蔬菜或食用蔬果,反倒是花卉和香料的種植比例較高。而在荒地種的菜在缺乏適當施肥下生長狀況不好,也是許多城市農夫遇到的困境— 有心種植,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改善目前的田園狀況。
期待家家戶戶在閒暇之餘耕種空地是很棒的想法,但實用性不高、可行性更低。以目前的計畫來看,大多都實施在空地處,只有少數是在居家屋頂,便利性待加強。就算位置對了,平常人能耕種的東西有限,若沒有太多時間除草施肥、連移植盆栽都有困難,人們要怎麼種呢?更何況,有興趣參與的人也屈指可數,在快生活的時代,循環城市要以人們能實際使用的元素下手,要那麼快速的希望人們著手當農夫是不可能的。
Image credit: 筆者本人
筆者本人在學校也有參與小田園計畫,甚至有跟同學在校園角落獨立耕作。本來期待種可實際運用在料理中的菜,卻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發芽;或是美觀的花卉,因土壤淺加上陽光角度不對等因素,目前只種得出波斯菊(基本上跟雜草差不多)、九層塔、野莧(雜草性質)和木瓜(家裡吃完的種子,12月撒下的,現在,6月終於結果了!),或是地瓜葉和皇宮菜。雖然成功成長卻因為份量不足無法採收,體驗性質比實用性高。因此,個人認為都市內不適合種植大量蔬果。
更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平常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挪不出時間在太陽下耕種。除非有耕種相關的機構提供合適的課程(如假日密集班)讓人們有基本的概念,筆者認為除了提升耕種面積這種不實際的的方法,亦可以鼓勵人們從生活下手。大多人住在公寓,那就在陽台種些小花小草,再逐漸進階到香料,比一心想要種出明天的晚餐還實際的多。
台北,能吃嗎?目前,就算達到白皮書的目標,我們離可以自主供給食物還有一大段距離,循環城市中可食地景比較偏概念而非實際執行的計畫。很遺憾台北還不能達到食用的程度。但筆者相信,不久後,食用地景不會只是白皮書上的政策而是生活中實現的生活模式。
責任編輯:張安時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皮書中的八個方向包括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再生能源整合優化、可食地景生態復育、資源回收多方運用...。接下來的專題要深入研究資源回收多方運用、可實地景生態復運和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這篇要探討資源回收在循環城市的角色,其中創造城市廢棄物的新價值是它的口號,期望一天能達到零垃圾台北的創舉。
如果你是一間食品加工廠的老闆,當你的工廠因各式原因最終宣告倒閉,你會如何處置這家即將廢棄的工廠?The Plant,把廢棄工廠變成具備永續發展理念的農場!看似天馬行空,實則出乎意料的可行!
在2010年,蘇格蘭政府就提出了「零廢棄計畫」,更以此為中心成功的發展都市經濟。政府、企業、市民的共同努力,成就了這個沃斯經濟論壇的「循環經濟政府、城市和地區」。
 現今,我們不再是一味的像抽血般將資源從大地下汲取出來,更不是不顧一切的像工業革命時代拼命生產,反倒開始注重了生活品質,生產效率還有我們的行為對未來世代的影響加上技術的進步,循環城市這個想法誕生了...
去年暑假期間,筆者到德國參訪時,拜訪了奧格斯堡當地的二手商店Vinty’s。經過交流之後,才察覺到這不僅僅是透過捐贈與買賣的二手商店,而是一場具備系統性的希望行動...
自動回收機減少消費者跟回收再造的距離,而今天的主角—— 杯特Better ——則是以平台的創設來減少消費者的需求,以減廢來達成污染減量的目標。在星期日的早晨,因為忘了提醒使用內用杯,而帶著一次性的塑膠杯上樓與杯特座談,彷彿就是問題產生原因的最佳典範。
 白皮書中的八個方向包括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再生能源整合優化、可食地景生態復育、資源回收多方運用...。接下來的專題要深入研究資源回收多方運用、可實地景生態復運和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這篇要探討資源回收在循環城市的角色,其中創造城市廢棄物的新價值是它的口號,期望一天能達到零垃圾台北的創舉。
如果你是一間食品加工廠的老闆,當你的工廠因各式原因最終宣告倒閉,你會如何處置這家即將廢棄的工廠?The Plant,把廢棄工廠變成具備永續發展理念的農場!看似天馬行空,實則出乎意料的可行!
在2010年,蘇格蘭政府就提出了「零廢棄計畫」,更以此為中心成功的發展都市經濟。政府、企業、市民的共同努力,成就了這個沃斯經濟論壇的「循環經濟政府、城市和地區」。
 現今,我們不再是一味的像抽血般將資源從大地下汲取出來,更不是不顧一切的像工業革命時代拼命生產,反倒開始注重了生活品質,生產效率還有我們的行為對未來世代的影響加上技術的進步,循環城市這個想法誕生了...
去年暑假期間,筆者到德國參訪時,拜訪了奧格斯堡當地的二手商店Vinty’s。經過交流之後,才察覺到這不僅僅是透過捐贈與買賣的二手商店,而是一場具備系統性的希望行動...
自動回收機減少消費者跟回收再造的距離,而今天的主角—— 杯特Better ——則是以平台的創設來減少消費者的需求,以減廢來達成污染減量的目標。在星期日的早晨,因為忘了提醒使用內用杯,而帶著一次性的塑膠杯上樓與杯特座談,彷彿就是問題產生原因的最佳典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2024.04.29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Taichung Melody)」,打造幸福宜居花園城市,為了建置大型綠廊帶,特別推動「花之道」計畫。位於北區的興進園道,市府建設局自111年起導入全新自然花園概念,將老舊園道變身為多彩繽紛的舒適綠廊空間,繼已完成的興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台大農業試驗場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佔地約31公頃,是台北市區內難得的大型綠地。農場內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包括水稻、蔬菜、果樹、花卉、森林等,是都市人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農場內的景色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農場內的花卉盛開,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夏季,農場內的樹木茂盛,綠蔭遮天,是避暑的好地方。秋季,農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館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該館建於1929年,是台灣第一座專門的園藝館。該館佔地約2.5公頃,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種植物。 台灣大學園藝館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熱帶雨林溫室,是一個大型溫室,裡面種植著來自熱帶地區的各種植物。溫室保持在恆定的溫度和濕度,以模擬熱帶雨林的條件。沙漠植物溫
Thumbnail
內湖山裡 這是在內湖山裡畫的,台北市少有的田園風光。基本上很難,都要到外縣市。這裡實在太靠山邊了,所以沒有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田園風貌。山上有著高高的山蘇花叢,旁邊就是菜園。菜園基本上是原始的山坡地往上開墾的。最上面那一塊的泥土特別的黃,並沒有落葉的感覺。 紅色房子 下邊的幾個菜畦比較低,所以
Thumbnail
一個菜園 剛離開村落沒多遠,就看到一個菜園。這個菜園子裡滿是各式各樣的蔬菜。菜畦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而是彎彎曲曲的。彎曲的菜畦有些動態的感覺。不知道怎麼的,菜畦的走道都擠滿了水。可能是一下子排不出去,所以停留在走道上。四處散落著塑膠桶和各式各樣的水缸。前面的菜棚子用的是紅色的布棚遮蓋。這個顏色在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2024.04.29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Taichung Melody)」,打造幸福宜居花園城市,為了建置大型綠廊帶,特別推動「花之道」計畫。位於北區的興進園道,市府建設局自111年起導入全新自然花園概念,將老舊園道變身為多彩繽紛的舒適綠廊空間,繼已完成的興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台大農業試驗場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佔地約31公頃,是台北市區內難得的大型綠地。農場內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包括水稻、蔬菜、果樹、花卉、森林等,是都市人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農場內的景色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農場內的花卉盛開,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夏季,農場內的樹木茂盛,綠蔭遮天,是避暑的好地方。秋季,農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館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該館建於1929年,是台灣第一座專門的園藝館。該館佔地約2.5公頃,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種植物。 台灣大學園藝館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熱帶雨林溫室,是一個大型溫室,裡面種植著來自熱帶地區的各種植物。溫室保持在恆定的溫度和濕度,以模擬熱帶雨林的條件。沙漠植物溫
Thumbnail
內湖山裡 這是在內湖山裡畫的,台北市少有的田園風光。基本上很難,都要到外縣市。這裡實在太靠山邊了,所以沒有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田園風貌。山上有著高高的山蘇花叢,旁邊就是菜園。菜園基本上是原始的山坡地往上開墾的。最上面那一塊的泥土特別的黃,並沒有落葉的感覺。 紅色房子 下邊的幾個菜畦比較低,所以
Thumbnail
一個菜園 剛離開村落沒多遠,就看到一個菜園。這個菜園子裡滿是各式各樣的蔬菜。菜畦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而是彎彎曲曲的。彎曲的菜畦有些動態的感覺。不知道怎麼的,菜畦的走道都擠滿了水。可能是一下子排不出去,所以停留在走道上。四處散落著塑膠桶和各式各樣的水缸。前面的菜棚子用的是紅色的布棚遮蓋。這個顏色在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