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循環城市專題(三)]台北,能吃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是期望「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田園城市、校園小田園,跟以往的市民農園不同,不再只是觀光農場,而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讓人們有機會體驗當農夫的辛勞,以及水資源、土地的重要。

台北市政府希望在2022年結合將田園基地面積擴增,若根據田園銀行網路平台我們已經達到且超過這個目標了。不管是從民國78年就推動的市民農園,或校內的小田園,甚至是行政機關的綠屋頂和都市中的快樂農園,都對田園成計畫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

雖然耕種面積已達預期,然而成效並沒有很顯著。小田園是田園城市中所佔面積和參與人數最多的一環,但儘管有這個接觸土地的機會,並不是大家都對校園內的計畫有所了解。校內3000多個學生只有不到100個有參與,種的大多也不是蔬菜或食用蔬果,反倒是花卉和香料的種植比例較高。而在荒地種的菜在缺乏適當施肥下生長狀況不好,也是許多城市農夫遇到的困境— 有心種植,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改善目前的田園狀況。

期待家家戶戶在閒暇之餘耕種空地是很棒的想法,但實用性不高、可行性更低。以目前的計畫來看,大多都實施在空地處,只有少數是在居家屋頂,便利性待加強。就算位置對了,平常人能耕種的東西有限,若沒有太多時間除草施肥、連移植盆栽都有困難,人們要怎麼種呢?更何況,有興趣參與的人也屈指可數,在快生活的時代,循環城市要以人們能實際使用的元素下手,要那麼快速的希望人們著手當農夫是不可能的。


raw-image

Image credit: 筆者本人

筆者本人在學校也有參與小田園計畫,甚至有跟同學在校園角落獨立耕作。本來期待種可實際運用在料理中的菜,卻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發芽;或是美觀的花卉,因土壤淺加上陽光角度不對等因素,目前只種得出波斯菊(基本上跟雜草差不多)、九層塔、野莧(雜草性質)和木瓜(家裡吃完的種子,12月撒下的,現在,6月終於結果了!),或是地瓜葉和皇宮菜。雖然成功成長卻因為份量不足無法採收,體驗性質比實用性高。因此,個人認為都市內不適合種植大量蔬果。


更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平常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挪不出時間在太陽下耕種。除非有耕種相關的機構提供合適的課程(如假日密集班)讓人們有基本的概念,筆者認為除了提升耕種面積這種不實際的的方法,亦可以鼓勵人們從生活下手。大多人住在公寓,那就在陽台種些小花小草,再逐漸進階到香料,比一心想要種出明天的晚餐還實際的多。


台北,能吃嗎?目前,就算達到白皮書的目標,我們離可以自主供給食物還有一大段距離,循環城市中可食地景比較偏概念而非實際執行的計畫。很遺憾台北還不能達到食用的程度。但筆者相信,不久後,食用地景不會只是白皮書上的政策而是生活中實現的生活模式。

責任編輯:張安時 核稿編輯:吳宇翔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永續建築專題]未來新型態建築、城市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五)

我在德國之所見 環保不僅是環保

Drink BETTER! 訪台大杯特團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80會員
323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種菜拚獎金!田園城市年度賽事9/1截止收件! 臺北市處處可見田園基地的身影,走過九個年頭的田園城市,有無數市民參與,化身辛苦耕耘、充滿成就的快樂園丁,為使田園城市再升級並鼓勵多年參與的夥伴們,臺北市政府今年循例舉辦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歡迎鄰里社區及公家機關為自己所經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種菜拚獎金!田園城市年度賽事9/1截止收件! 臺北市處處可見田園基地的身影,走過九個年頭的田園城市,有無數市民參與,化身辛苦耕耘、充滿成就的快樂園丁,為使田園城市再升級並鼓勵多年參與的夥伴們,臺北市政府今年循例舉辦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歡迎鄰里社區及公家機關為自己所經
Thumbnail
北市中山區興國公園是臺北市第一個以「全齡友善」為主軸關鍵的公園,周遭環境鄰近松山機場、小巨蛋、雙捷運、國宅、南京商圈等,在臺北都會區同時涵蓋就學、就業、居住、觀光等市中心的都市活動機能與型態,具備引領都市永續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因應人口高齡化現象,以及鼓勵生育政策,創造全齡化、多元使用的公園則成為
Thumbnail
北市中山區興國公園是臺北市第一個以「全齡友善」為主軸關鍵的公園,周遭環境鄰近松山機場、小巨蛋、雙捷運、國宅、南京商圈等,在臺北都會區同時涵蓋就學、就業、居住、觀光等市中心的都市活動機能與型態,具備引領都市永續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因應人口高齡化現象,以及鼓勵生育政策,創造全齡化、多元使用的公園則成為
Thumbnail
「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主軸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Thumbnail
「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主軸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Thumbnail
臺北市政府於松菸文創園區5號倉庫,舉辦「臺北田園城市國際論壇」,主軸聚焦各國田園發展及農業知識,邀請到美國西雅圖、日本東京、香港等國內外學術和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做專題演講及與談,透過深入淺出方,了解國際觀點,現場吸引近200位產、學界及民眾共同參與。 臺北市政府於104年政策白皮書率先提出打造田園城
Thumbnail
臺北市政府於松菸文創園區5號倉庫,舉辦「臺北田園城市國際論壇」,主軸聚焦各國田園發展及農業知識,邀請到美國西雅圖、日本東京、香港等國內外學術和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做專題演講及與談,透過深入淺出方,了解國際觀點,現場吸引近200位產、學界及民眾共同參與。 臺北市政府於104年政策白皮書率先提出打造田園城
Thumbnail
臺北市政府9/22於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舉辦111年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主題為「8年養成。臺北好田」,對於田園城市的辛勞付出與農業技術受到肯定,得獎者感到無比榮耀,充分展現臺北市政府與產、學、民間夥伴合作成果。       臺北市政府於8年期間養成一處處臺北好田,以實現「
Thumbnail
臺北市政府9/22於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舉辦111年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主題為「8年養成。臺北好田」,對於田園城市的辛勞付出與農業技術受到肯定,得獎者感到無比榮耀,充分展現臺北市政府與產、學、民間夥伴合作成果。       臺北市政府於8年期間養成一處處臺北好田,以實現「
Thumbnail
那片建物我依稀記得,每回經過總覺得視野和附近建築物極為不搭。建物所在屬三民區安吉里,數十年來,當旁邊蓋起巍峨高樓,周遭的市容不斷蓬勃發展,唯有那裡,似乎停滯著。
Thumbnail
那片建物我依稀記得,每回經過總覺得視野和附近建築物極為不搭。建物所在屬三民區安吉里,數十年來,當旁邊蓋起巍峨高樓,周遭的市容不斷蓬勃發展,唯有那裡,似乎停滯著。
Thumbnail
​ 城市中除人群流動外,公園往往存在著城市地綠化與空氣清淨地都市之肺功能。天龍國台北市每天有著近七百萬人群流動之外,台北市寸土寸金,大多數土地都已變成水泥叢林,公園綠地更顯得難能可貴;據台北市政府資料統計,台北市共有九百三十二處公園綠地,若以區域來看,文山區市民享有公園綠地面積最高,其次為北投區,
Thumbnail
​ 城市中除人群流動外,公園往往存在著城市地綠化與空氣清淨地都市之肺功能。天龍國台北市每天有著近七百萬人群流動之外,台北市寸土寸金,大多數土地都已變成水泥叢林,公園綠地更顯得難能可貴;據台北市政府資料統計,台北市共有九百三十二處公園綠地,若以區域來看,文山區市民享有公園綠地面積最高,其次為北投區,
Thumbnail
整個白皮書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有著華麗外表的晚宴,餐點卻比路邊攤差,四百多個外國專家在2017年底專程為台北想了一些計畫,也有市長和政府的同意和配合,寫出來的東西和實行上的成效都給人一種繞圈子的無限輪迴感。
Thumbnail
整個白皮書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有著華麗外表的晚宴,餐點卻比路邊攤差,四百多個外國專家在2017年底專程為台北想了一些計畫,也有市長和政府的同意和配合,寫出來的東西和實行上的成效都給人一種繞圈子的無限輪迴感。
Thumbnail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
Thumbnail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
Thumbnail
 一個由政府發起的循環經濟論壇在暑假正式落幕,那就是由台北市政府與遠見雜誌一同籌辦的「邁向循環城市∞首都願景國際論壇」。
Thumbnail
 一個由政府發起的循環經濟論壇在暑假正式落幕,那就是由台北市政府與遠見雜誌一同籌辦的「邁向循環城市∞首都願景國際論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