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出走巴黎》想逃偏偏注定落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不一樣都一樣;我們一樣但不一樣

電影原名:Synonymes
以猶太人或猶太教的電影近年有很多,主要集中在納粹時代的迫害題材與紀錄片讓人了解當時的猶太苦境的歷史,延然猶太人或猶太教的電影已經變成二戰故事的代名詞,而電影也多為那1945前後的事件,讓觀影人不僅疲乏到又是一個猶太人與納粹軍官惡行的故事,是好是壞不得而知。

​但《出走巴黎》有了不錯的觀點,電影中重新詮釋關於新一代猶太年輕人對於猶太文化,還有對法國巴黎兩面的雙重詮釋。故事以嚮往法國巴黎的以色列退伍士兵約亞夫,剛來到此地就被洗劫一空,被富裕的情侶檔作家艾米勒和樂手卡洛琳發現,此後情侶們就成了約亞夫談話對象,艾米勒被這以色列大兵的人生故事勾引,卡洛琳也與約亞夫產生曖昧情愫……
如果說敘述猶太人的電影常常脫離不了二戰那殘酷和暴虐的歷史的話,電影《出走巴黎》算是重新對新一代年輕猶太人對於自我土地和宗教文化的詮釋,尤其是在得面臨戰爭、人種、宗教衝突的以色列對比到以自由平等開放移民的法國,讓整部電影展現出憧憬和現實之間還有各種關於法國社會與一個現代猶太人的矛盾自我問答題。

以曾是以色列軍人的主角約亞夫、有錢法國作家艾米勒、和性開放的樂手卡洛琳三人勾勒出關於他們的法國。
《出走巴黎》有著導演過去一直有的過於晃動手持的鏡頭語言,和營造出粗糙感的畫面鏡位,讓觀眾可以在電影中更容入劇情人物的視角。這種不親切的電影語言增添了這部電影的寫實度。

​而大膽而自然的裸體鏡頭和時而寫實但有時又故意特寫矇矓的性慾畫面,更讓觀眾在角色激情中看得情慾飄渺,讓人感受到這位以色列大兵的內心世界與對於巴黎的渴望和自我身心的放逐,在現實和自己憧憬之間拉扯其中,讓人看見他心裡的崩解。
這是一部探討多元議題的電影,除了我們可以透過三位角色尤其是拋棄自己出聲的國家土耳奇的約亞夫,來看見關於巴黎與法國的樣貌。其實這也說明著在怎麼自由民主,人對於外來事物免不了會好奇與恐懼,甚至排斥。

只是不管是人常說的「政治正確」也好,或是種族主義也罷,表裡不一的表現和各種出現在法國當地的恐怖攻擊和情侶看待約亞夫的心境,也許正好說明了法國人接受外來者的縮影,好奇的羨慕起那不一樣的人生,好過呆版無趣的和平多金的日常。
在故事中也對於男主角約亞夫「出走」的心境和他是猶太人的身份有著很多樣的詮釋,像是當他遇上當地和自己相同的猶太人時,對於自己身份的過份認同和急需渴望旁人對於自我的興趣可說在主流電影中少見。

​而在許多方面約亞夫因為在自己國家的傷害而產生不認同,近而想要到他夢想之地巴黎,學習法語在當地工作生活,試圖成為一個法國人重新開始逃離原生的惡劣國度。卻也在開始就被作家艾米勒回說:「世界上哪有那麼糟的國家,你總得挑一個。」
約亞夫有著年輕人的衝動和暴戾的性格,同時也有著初到外地的冒險和赤子之心,在他的種種遭遇中可以看到其中,在電影中有一幕約亞夫接下了一份模特工作,卻要他做出羞恥的動作和說出侮辱自我的話語,約亞夫很輕易的用法語在鏡頭前配合演出,但當掌鏡人要他使用自己的母語時他卻羞愧的說不出來到最後惱羞成怒,對著鏡頭怒吼髒字。

語言是文化與根,從這裡就可以表達出約亞夫在自己想變成法國人和同時又生為以色列人兩者的矛盾。
猶太教對於性與裸體有著很古老且老派的信仰規範,而《出走巴黎》卻在開始就用一位猶太人三點全露的男體裸露,來對於這個較易與以色列男性文化的衝擊,同時也代表著年輕一代猶太人在文化和現袋中的拔河。

​同時那個自由的法國,讓人憧憬的浪漫與接受各種人其中的法國,可能並非太糟糕的國家,而是一開始帶著過度憧憬踏上的國度,所隨即帶來的一吋吋失落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7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多國的超寫實藝術家,橫跨當代與現代,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讓民眾看見不一樣的超寫實藝術,也展示出實際的雕塑作品並解釋擬真人體的中心思想,還有各種材質的使用和演化,而超寫實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何要費盡心力追求那個藝術家眼中的「真」?也許可以在這展覽中有所了解,超級寫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敏的漫畫作品《夢的化石》是收錄他在1984年至1989年之間的短篇作品,其中不只是獲得千葉徹彌賞優秀新人獎1984年的漫畫作品《虜》,裡頭許多短篇作品都可讓我們看到今敏導演在今後動畫世界觀中最早的原貌和走向。
紀錄電影《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是一部以安妮華達自身經歷用她所拍的電影、攝影、藝術作品和公開演講等重新解構之後串起的一整串的自製紀錄片,從一戰後的黑白電影到現在的動畫3D技術,安妮華達帶你回顧她的電影人一生。
紀錄電影《世紀包浩斯》是特別紀念包浩斯這所學校經歷100週年紀念電影,包浩斯成立與創校的歷史,並延續過去一度因為政治因素關校的包浩斯,後續重新開校的「新包浩斯」,並且說出作為一個二十世紀的前衛以先驅者包浩斯在二十一世紀於設計上的定位和對於這世代的設計變遷,在多多元世代中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
《記憶考驗》探討記憶與人類究竟大腦可以記憶多少東西的極限,裡面以參加記憶比賽的選手從他們如何記憶事物和可以怎麼開始挑戰自己的記憶到與各國選手一較高下等,有著完整的敘事,甚至也一窺他們是如何記憶出龐大且亂數的圖像符號與數字密碼,這時每個選手都不約而同的表示能夠不斷記憶的共同點竟然是你腦袋的「聯想力」?
改編法國同名懸疑小說的電影《別問我是誰》,就已在我們周遭中網路世界天天上演的情況而延伸出一連串謎題,還有那圍繞男女間的幻象與真實。故事開始於一段網路戀情,離婚後的中年婦女克萊兒,用虛構的身分窺看自己魚水之歡對象魯多的社群時,無意見勾上了年輕俊俏的亞歷克斯......
多國的超寫實藝術家,橫跨當代與現代,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讓民眾看見不一樣的超寫實藝術,也展示出實際的雕塑作品並解釋擬真人體的中心思想,還有各種材質的使用和演化,而超寫實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何要費盡心力追求那個藝術家眼中的「真」?也許可以在這展覽中有所了解,超級寫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敏的漫畫作品《夢的化石》是收錄他在1984年至1989年之間的短篇作品,其中不只是獲得千葉徹彌賞優秀新人獎1984年的漫畫作品《虜》,裡頭許多短篇作品都可讓我們看到今敏導演在今後動畫世界觀中最早的原貌和走向。
紀錄電影《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是一部以安妮華達自身經歷用她所拍的電影、攝影、藝術作品和公開演講等重新解構之後串起的一整串的自製紀錄片,從一戰後的黑白電影到現在的動畫3D技術,安妮華達帶你回顧她的電影人一生。
紀錄電影《世紀包浩斯》是特別紀念包浩斯這所學校經歷100週年紀念電影,包浩斯成立與創校的歷史,並延續過去一度因為政治因素關校的包浩斯,後續重新開校的「新包浩斯」,並且說出作為一個二十世紀的前衛以先驅者包浩斯在二十一世紀於設計上的定位和對於這世代的設計變遷,在多多元世代中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
《記憶考驗》探討記憶與人類究竟大腦可以記憶多少東西的極限,裡面以參加記憶比賽的選手從他們如何記憶事物和可以怎麼開始挑戰自己的記憶到與各國選手一較高下等,有著完整的敘事,甚至也一窺他們是如何記憶出龐大且亂數的圖像符號與數字密碼,這時每個選手都不約而同的表示能夠不斷記憶的共同點竟然是你腦袋的「聯想力」?
改編法國同名懸疑小說的電影《別問我是誰》,就已在我們周遭中網路世界天天上演的情況而延伸出一連串謎題,還有那圍繞男女間的幻象與真實。故事開始於一段網路戀情,離婚後的中年婦女克萊兒,用虛構的身分窺看自己魚水之歡對象魯多的社群時,無意見勾上了年輕俊俏的亞歷克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Intouchables逆轉人生》,是一部由奧利維那卡什與艾力克托勒達諾執導,於2011年上映的法文喜劇。由佛朗索瓦克魯塞及歐馬希主演。本片改編自真實故事,電影調性輕鬆愉快又感人肺腑,在全世界都大受歡迎,本片最後獲得了超過3億美金得票房,是法國電影史上第2賣座的電影。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被教廷強行擄走的六歲猶太男孩艾加多,他知曉了聖經中猶太人背叛耶穌的故事,背負著這份承載了千年的原罪,他爬上十字架拔出了耶穌掌上的釘子,看著他落地後離去,男孩才從這場夢中醒來。這是《教宗家的小兒子》電影當中筆者最愛的一場戲,魔幻寫實的風格沈浸在一場難以複製的夢境,讓天真純潔的孩子看透這段宗教故事的本質
Thumbnail
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 有人來報告約沙法說:「從海外亞蘭那邊有大軍來攻擊你,如今他們在哈洗遜‧他瑪,就是隱‧基底。」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11/23/2019 耶路撒冷3000 媽媽咪啊   飛往特拉維夫的機上, 選了一部看過的電影, 看過的電影無需費神觀賞。 可以不知不覺的睡去。 看到一半, 我想是不是只有我覺得, 這是一部悲劇。   當蘇菲問比爾,我一生中不想再有袐密, 你是我父親嗎? 我突然覺得悲傷。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Intouchables逆轉人生》,是一部由奧利維那卡什與艾力克托勒達諾執導,於2011年上映的法文喜劇。由佛朗索瓦克魯塞及歐馬希主演。本片改編自真實故事,電影調性輕鬆愉快又感人肺腑,在全世界都大受歡迎,本片最後獲得了超過3億美金得票房,是法國電影史上第2賣座的電影。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被教廷強行擄走的六歲猶太男孩艾加多,他知曉了聖經中猶太人背叛耶穌的故事,背負著這份承載了千年的原罪,他爬上十字架拔出了耶穌掌上的釘子,看著他落地後離去,男孩才從這場夢中醒來。這是《教宗家的小兒子》電影當中筆者最愛的一場戲,魔幻寫實的風格沈浸在一場難以複製的夢境,讓天真純潔的孩子看透這段宗教故事的本質
Thumbnail
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 有人來報告約沙法說:「從海外亞蘭那邊有大軍來攻擊你,如今他們在哈洗遜‧他瑪,就是隱‧基底。」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11/23/2019 耶路撒冷3000 媽媽咪啊   飛往特拉維夫的機上, 選了一部看過的電影, 看過的電影無需費神觀賞。 可以不知不覺的睡去。 看到一半, 我想是不是只有我覺得, 這是一部悲劇。   當蘇菲問比爾,我一生中不想再有袐密, 你是我父親嗎? 我突然覺得悲傷。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