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來自星星的PK》- 打破框架,不一樣的思維

    提到“自我防衛”,在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起的影像會是甚麼?
    我想到是一個被打的人奮起用肢體反擊,而主角PK使用的方法,我應該想破頭也想不到,就算想到,也可能因為生活在特定環境、文化框架下而沒有勇氣去實踐。
    PK的自我防衛:
    既然神明沒有回應我的請求,我拿回我費用,也是理所當然,我既沒少拿一分,也沒多拿一分,卻被追打。而兩張神明的貼紙,卻能讓追打他的人打不下去,化除了他被呼巴掌的機危機,構成了一個獨特的自我防預機制。整個過程看似很荒誔,貼貼紙在臉上作自我防衛,不可能吧......誰知道追打他的人,還真的打不下手。既然沒錢開飯,就在公眾地方撒個尿,被關進警察局就有飯吃了。
    阿米爾‧汗的電影總能帶着我們打破藩籬,鼓勵活出更忠於自我、更精彩燦爛的人生,從2007年的《心中的小星星》、2009年的《三個傻瓜》到2014年《來自星星的PK》,都帶出同樣的訊息。我們從小開始,就生活在不同的框框當中,我們應當尊師重道,不應該忤逆老師的話;我們應努力讀書,將來才能過上優質的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工作,不應再想着不切實際的東西,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有無窮無盡的應該與不應該,像催眠一樣,我們漸漸地同意別人將這些框架加諸在我們身上,每時每刻都在執行框內的應該與不應該。在這個訊息爆炸、人口不斷增、資源有限的社會中,框架無可否應地是需要的,以維持社會一定的秩序,人與人之間之基本相處模式,但進一步想想,是不是所有框架都不能改變的?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一些無可避免、必須遵守的框架(例如法律框架),是不是還有很大的空間供我們調整、探索,甚至挑戰我們一路以來的固有想法、習慣,甚至文化。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某一天,A約了他的朋友到他最喜愛的餐廳用餐,在等待朋友的過程中,他與一個他相熟的服務員(H)閒聊:
    A:你最近過得如何?
    H:唉,我已29歲,但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做甚麼。
    A:如果你知道你真的想要甚麼,那個“甚麼”會是甚麼?
    A(秒回):我會去ABC設計學校讀書,然後拿到藝術學位。
    H:為何你沒有去?
    A: 再讀五年的書,我就會是34歲了。
    H: 所以你想去讀藝術,但讀完以後你已經34歲了,是不是這樣?
    A: 是。
    H: 所以,五年後你將會是34歲,而你有的選擇是:1. 你五年後將會是34歲而且你已取得學位;2. 你五年後將會是34歲而且沒有學位。”
    究竟我們真心想要的是甚麼,而我們又為甚麼沒有去努力追求我們想要的?是我們被固有的框架困住了?是我們害怕世俗的看法?是我們害怕失敗?為甚麼我們總是被外界的人事物所主導,而忘記我們自己內心真的想法?
    也許是時候我們應鼓起勇氣,在營營役役的“生存”中,花點時間好好地與自己溝通一下,檢視一下內在的自己,究竟我們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