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9/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如何讓照片更有故事?攝影中的故事結構

    《240 分鐘 -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製作完成到現在剛好過了一年左右,我知道你們會納悶,下一步是什麼?會不會持續更新課程?這邊先賣個關子,在這支新影片的結尾再告訴你。我想先跟大家先聊聊,過去一年裡,我對「攝影」這件事的新體悟;那就是「如何讓照片更有故事。」
    東京 2016
    東京 2016
    如果你問我:「最不希望自己的照片,給人什麼樣的感受?」我想,應該就是...無聊吧!所謂的無聊,就是你寧可滑臉書、IG,也不願花時間,多瞄這張作品一眼,這對一位創作者來說的確是一件很難過的事!但我認為解決方法有兩個:第一種是大家普遍會用的,就是想辦法拍出「很搶眼」的照片。你可以思考看看,為何書店雜誌的封面,都是臉部對稱、年輕貌美的女性人像?為何我們拍婚紗,喜歡用「超廣角鏡頭」,搭配宏偉的建築與飄逸的禮服?為什麼一張張明信片,上面總是壯麗的風景與絢爛的夜晚?因為,它們都很搶眼。但我相信正在看影片的你應該跟我一樣,不會想用這種「搶眼」的方法,強迫博取觀眾的目光,並以此得到創作上的滿足。因此我們會用第二種方法:用照片「說故事」,吸引人們願意看下去,我們的攝影課也一直在傳遞這樣的觀點,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嗎?其實我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拍照的,我來跟大家分享一段自己的故事。
    香港 2017

    在黑暗深淵中的十年
    15 年前我剛開始接觸「攝影」時還是高中生,當時拿著自己第一台單眼,興奮的想拍出更多搶眼照片;不管是車展拍 Showgirls、帶著超廣角鏡頭拍風景照;這些你想得到的「蠢事」我全都幹過!我記得有次除夕夜,我在美國擔任動畫導演的舅舅回國,他可是我從小創作路上的偶像;我趕緊把自己自豪的作品拿給他看,原本以為會被他摸摸頭鼓勵一下,沒想到...他問了我三個問題:
    1. 你希望透過照片表達什麼?
    2. 你為什麼要這樣拍攝?
    3. 這照片背後的故事,你有想過嗎?
    我當下跌入黑暗的深淵,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要要如何「面對攝影」,而這些問題似乎直擊我的內心,直接說服了我,告訴我:「這才是面對攝影,該有的正確態度。」但這也讓我開始自我懷疑:難道我拍攝的照片就是無聊?難道我沒有存在的價值嗎?就這樣,帶著這些疑惑,我進入了不在發表作品的「黑暗十年」。
    台中 2019
    我其實沒有放棄「攝影」,出門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帶著相機;有點像是入深山隱居的學徒般,但這段時間我完全不想讓人看到自己拍的照片,回到家就會把記憶卡中的東西下趕緊扔掉硬碟裡,不去看它;我不再像以前一樣選片、後製,甚至連資料夾都懶得打開。把對自己的不滿、不成熟的作品,連同今天的自己,通通封印起來。我開始開咖啡廳、組了兩個 A cappella 樂團、入圍一次金曲獎、甚至成功戰勝「憂鬱症」,但我仍然不願意面對攝影。
    十年黑暗深淵的轉機,是我在一次受訪中遇到 Alex,當時深入對談後暸解到「Hahow 好學校」這個線上教育平台;我好像突然有個想法:「也許是時候,該面對過去舅舅提的三個問題了,我到底想用『攝影』表達什麼?」
    不能喝牛奶的好夥伴 Alex

    與過去的自己首次相遇
    但在打造課程時,我碰到最大的問題反而是當年自己種的因:沒有人看過我的作品...因為別說作品集了,我連家人旅行拍的照片都扔在硬碟裡,完全沒有整理過!所以我得面對過去塵封的記憶,將那消失的 10 年全部翻出來,從頭認識過去的自己與傷痕。一天晚上,躺在沙發床上滑著手機的我,原本已經要睡了,突然有個想法冒出來:「我是不是應該看一下這陣子整理的照片了?」畢竟這段時間我趕著整理作品,還沒有時間靜下來審視自我,結果在一張照片上,我停留了非常久的時間:
    紐約 2016
    10 秒、20 秒、1 分鐘,我盯著這張照片,突然想:「這真的是我拍的嗎?」彷彿像是跟過去的自己連上線,這是我第一次有「跟自己對話」的感覺,過去的蔡子雍不斷的透過照片,將他的訊息、拍照的理由、以及背後的故事,一張一張的告訴我。雖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令人滿意,例如看到一些超早期的尷尬作品,還是會有種想穿越時空回去「賞過去自己一個巴掌」的衝動!但從照片中,我彷彿看見自己是如何「成長」的,過去的蔡子雍,與今天的我,透過照片將 10 年來的故事重新說了一遍,就這樣,受困「黑暗深淵」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目標不在於抵達終點,而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問:「難道我一定要這麼久的時間、經歷這樣的深淵,才能拍出『有故事』的照片嗎?」別急,讓我們回到《忘掉拍照,學會攝影》課程的的第二章節,練習培養「攝影師之眼」。當時我說,除了要學習觀察外在世界、培養養自己的敏銳度外,還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在一開始,就不能憑感覺亂拍」。因為剛開始攝影時,你的感覺其實不夠可靠、也不精密,簡單來講你的「品味不夠」,這會讓作品過於俗套、沒個性;所以當我們先把眼前的世界,切成了許多小塊來觀察,知道光影如何變化?畫面如何影響情緒?你就能更準確的在作品中運用這些元素,最後照片才能豐富到足以用來「說故事」。這樣的練習重點其實是在「找方向」,而不是「要答案」。
    行駛的高鐵上 2019
    宇宙萬物與大自然如此複雜,光影的運用怎麼可能有「完全學會」的一天?因此我們得從最基本的「觀察」開始;因為相機就是你的另一個眼睛,也是你看世界的方式。面對遙不可及的終點,你只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不是跟 IG 上面數萬人按讚的照片比拼,而是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強,看到更「有品味」的畫面,這才是我認為面對創作最正確態度。而「用照片說故事」也是一樣,雖然我們無法完全學會「說故事」,但我們絕對可以比昨天的自己「更理解故事」。

    從核心開始說故事
    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拍出有故事的照片?怎麼樣的照片才不會無聊?讓我們回到「故事」最初的定義:人為什麼會講故事?當你跟朋友在咖啡裡 hang out 為什麼會聊各種八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可以從對方提供的訊息中,瞭解到自己未知的情報,進而增加生存機率;「說故事」最初的目的,其實就是從我們的先祖在營火堆邊分享自己一天的狩獵冒險、吃了什麼果子沒死、那條河不能跨過去有猛獸;這些訊息互換的行為中,慢慢衍生出來的。
    台北 2019
    我們自己體驗人生的方式,就是把人生當成一個「故事」,你跟我都其實活在故事裡,所以掌握故事的邏輯越深,對於自己生活的可控性就越高;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這些故事不斷的打散、重組,無法幫助人們生存的故事會被遺忘,同類的故事被整合。每隔幾百年,就有一、兩個厲害的人,從莎士比亞到安徒生,他們將自己聽過的大量故事,彙整成一個超濃縮精簡的版本,再加入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成為一部一部的偉大故事。但你應該會問:
    「老師!安徒生童話跟攝影也相差太遠了吧?」
    再等等,大逆轉很快就要來了!
    後來有些聰明的人就發現,這些經典故事是經過篩選、濃縮的精華,但如果能從中找到一條固定的脈絡,也許就能深入到核心底層,幫助我們直接運用「故事」的力量。這就是「故事結構」的誕生,從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學的「起、承、轉、合」、古典戲劇的「三幕戲」、日本電影常見的「序、破、急」、還有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之旅」,都是「故事結構」。這樣你就明白,我們之所以會被結構編寫的故事所吸引,正是因為這些作品都是源於能幫助我們生存、指導我們生活的歷史記憶總結而成。
    台北 2019

    以故事結構為框架,檢視你的攝影作品
    我們看世界時,會去比對眼前的畫面,是否與自己看過的某部故事契合。我很喜歡看西方的商業電影,之前花了滿多時間研究好萊塢作品中最常出現的「英雄之旅」;在觀察身邊的事物時,我也會用「英雄之旅」的段落,來檢視眼前的景象;例如「英雄之旅」中有個很重要的階段是「苦難、死與新生」,這個段落是指主角在經歷痛苦、克服困難後,「舊的自我」死去,「新的自我」誕生。如同《駭客任務》中,Neo 在地下鐵打敗反派 Smith 的前一秒,說出:「我!是! Neo!」這就是「死與新生」的關鍵畫面;那在攝影時,如果你能將眼前的畫面加入進這段「死與新生」的元素,拿起相機拍下那個瞬間,那就是有故事的作品。我直接用我的幾張照片來舉例吧:
    台北 2019
    拍攝表演畫面時,有時我們會從歌曲的節奏變化、風格變化中等待按下快門的瞬間;然而在拍這張照片時,我捕捉到的的是歌手突破原本的自己、將所有能量爆發出來的那一瞬間,你看這就是「死亡與新生」。
    彰化 2019
    在我自己的樂團解散後,原本以為會與音樂分隔好一陣子,但沒想到有群高中、大學生,主動找上門來請我教他們唱歌,這對他們來說就是「遇見導師」,而對我來也是一種「死與新生」。
    東京 2016
    我一直都覺得我妹是個很固執、機車、難相處的女性,但那次出遊,是我第一次欣賞到她相當溫柔的一面。
    羅德島州 2017
    在寒冷無人夜裡的聖誕樹,應該不用再解釋了吧?

    240 分鐘 -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
    差不多是時間,該揭曉自己對《攝影課》接下來的規劃了。起初我想以《240 分鐘 -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為核心,繼續打造「附加單元」,來讓這個攝影學習體系變得更佳完整。但我仔細想,如果只教大家怎麼拍人像、拍食物,好像跟原本「忘掉拍照,學會攝影」的初衷有很大差異;再加上才過了 1 年,雖然我對攝影與創作的想法變得更加完整,但這些其實很難用「附加單元」的方式輕易放入課程之中。
    因此我計劃在 2020 年,推出《240 分鐘 - 忘掉拍照,學會攝影》的「2.0」版;大家不用擔心,除非出了什麼大狀況,不然這將是一次免費的升級更新!會直接取代現在 Hahow 好學校上的版本,而在 2.0 成為現實前,我為大家準備了一堂故事結構的課程:《英雄之旅:自己的故事,別當配角》
    我相信故事結構的重要性,前面你已經足夠理解了,你就可以把這堂課當成是《攝影課 2.0》的前傳;也許有天還會有續作,湊個「故事三部曲」之類的吧!但在那之前,大家不妨先花時間研究「英雄之旅」,因為自己的故事,別當配角,你可用相機說出你心中的故事。
    台北 2018
    最後提醒,所有《攝影課》的舊生應該都會收到「Hahow 好學校」寄發的「舊生專屬優惠卷」;這是只有在《英雄之旅》8/20 上線前,就已經購買攝影課的各位才有的專屬福利。誠心的邀請你加入這場全新的冒險,跟我一起踏上「英雄之旅」,你的故事也能撼動人心,我們課堂上見!
    英雄,是成為你自己 走在正確的方向,不要便宜行事,你的故事也可以撼動人心。 《英雄之旅:自己的故事,別當配角》線上課程已經募資開始,希望你能支持我的作品,並關注我的 粉絲專頁YouTube 頻道;我們課程中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