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恨意清單》讀後感

Photo by on
按照慣例,首先感謝暗黑電子書。
這是由 Jennifer Brown 所著的小說,故事在講一個美國高中在槍擊案後,倖存的人們如何繼續人生的故事。
其實這本書讀過好一陣子了,當時覺得有些議題探討得不夠深入,因此沒有寫心得。然而,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倒是喚起我對於這本書的一些感想。
有些事情,我以為說故事的人,作者也好,導演也好,應該在最後給我們交代。然而,其實很多時候,是無法交代的。
就像〈我〉劇裡,李曉明的無差別殺人,他的律師、他的家人、甚至是被害者家屬都想知道。
「為什麼?」
而這在書裡,也有好多人想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他要殺人?為什麼會被列在恨意清單裡面?這之中有什麼深仇大恨?
我們做為觀眾和讀者,得到很多佐證,很多側寫,隱隱約約好像知道原因。但我們終究沒有聽見兇手自己說出口,那個原因。
當我們的社會已經演進至此,一切都太精巧又太脆弱,層層疊疊之中,完全看不見那根插歪的釘子,直到最後,崩塌了。
接下來,我們會在鋪天蓋地的媒體看見,像是第一張黑洞照片那樣的事件經過。我們之所以知道那是黑洞,是因為天文學家那樣說;而我們之所以知道那是事發的狀況,是因為媒體那樣說。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那是黑洞的照片,你的看法會不會不同?
我們沒有真的自己親眼看見,因此也沒有人在意曾經存在過的那根插歪的釘子。也沒有人在意,為何掉下去的人距離深淵那麼近?
彷彿所有人都聚集在盤狀的地球上,很不幸地,他們站得太靠邊,因此被擠出盤面。
然而,我們卻能夠靠著現代科技,隨便地擲出石頭,而無視石頭究竟打到誰,和造成怎樣的傷害。
戲劇與小說能夠得到一個結局,但現實呢?
猶記得小燈泡的母親提過:希望社會不要再發生相同的事。 然而,在這個一切看起來都如此變幻莫測的時代,似乎是很困難的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