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專欄】資工心理人:獲利的法則讀後感PART2(從教訓中學習)

獲利的法則作者是吉姆保羅,英文書名為What I learned losing a million dollars
「投資理財方面,毫不自我吹噓的珍稀之作。」--尼可拉斯·塔雷伯反脆弱作者
會接觸到這本書是因為閱讀尼可拉斯·塔雷伯的著作,關於他的著作個人有整理一些讀後心得
================================================
關於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參考下方連結
上半段我們講到主角大起大落,然後開始尋找專家的聖杯,卻發現這些專家雖然獲利方法各異,但是對於控制虧損卻都有相同的見解,賺錢的方法有很多種,甚至常常相互矛盾,而學會不賠錢,比學會賺錢更重要,某甲用A方法賺錢的時候,某乙用對立的B方法可能正要開始賠錢,如果某乙沒有退場的話。而關鍵就在此,專家都知道,不要賠錢就是自己的重要責任。
接下來要說說,如何學習教訓
優秀判斷力通常是經驗的總結,但經驗往往又來自於判斷失誤--羅伯‧羅維特
作者從尋找賺錢的秘密,轉變成開始研究如何不會賠錢,為甚麼不賠錢如此重要呢?因為人一旦賠錢之後,會開始認為自己過去的方法有缺陷,不會想到是自己的錯,接著在不斷的嘗試新方法,屢戰屢敗,因為你不知道怎麼樣才能不賠錢,應該先搞清楚別人或自己是怎麼樣賠錢的,學會控制虧損後,獲利自然會到來。
就像打球一樣,我們不可能每一局都贏,如同投資,要是我們不能接受虧損,那就甚麼都甭做了,我們該避免的是那種沒有預先準備,沒有提列備抵,直接讓我們淘汰出局的虧損。
市場上賠錢的原因有兩個
1.分析有錯誤
2.應用上犯錯
通常會犯以上的錯誤,原因可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理因素,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心理因素呢?
作者提出幾點觀察跟應對方式
虧損的心理動態
賠錢者最常說的話是:「我現在不能停損,因為已經虧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生產產品良率不可能百分之百,投資也一定會有損失發省,但是在生產產品剔除不良品,跟在投資上認賠殺出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因為人常常會把投資上的損失看做失敗,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外部損失與內部損失的論點,並且說明內在虧損的五個階段: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人們往往把外部的損失內部化,我們應該把虧損只看成是教一的一部份,不該把它內化到我們的情緒中,認清投資的現實,才能夠不讓虧損擴大。
風險的心理謬誤
以為自己是在投資的,大多數是在投機,已為自己投機的,大多數是賭博--無名氏
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做的是投資、投機還是賭博,作者簡單說明了五種活動:投資、交易、投機、簽賭投注、賭博。不要以為我們參與市場,就是在投資,市場本身不會讓我們免疫於簽賭或賭博,我們做的是以上五種的哪一種,取決於我們的行動特徵,在市場上根據事實猜對的行情,是希望獲得讚許,還是可以賺錢,感興趣的是心理上的獎賞,還是金錢上的報酬。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是用甚麼樣的心態去投入市場,而心態,也會決定了在市場這個連續的過程中,最後的結果。
群眾特徵
市場上最常被提起的虧損原因,是情感和情緒,所以也有知名的擦鞋童理論,來說明如何藉由群眾行為來判斷市場是否過熱,群眾常見的模式是,投機→信用擴張→金融困境→危機→恐慌和崩潰。行情上升到頂部的時候,大家都想獲得別人的認同,而跌到底部又避之唯恐不及,群眾通常有幾個特徵:無敵力量、感染擴散、暗示。
無敵力量:個人形成群眾時會有一種自覺無敵、力大無窮的感受。
感染擴散:情感狀態擴散的趨勢,不斷地盯著手機上的盤勢跟股價即是一種。
暗示:個人會受到螢幕上行情變化的操控,執著於當初勸他進入市場的建議,不管誰的意見他都信,相反的意見就視若無睹。
我們對於不確定的事情總是會感到很不舒服,想想看當市場大跌的時候,你是不是會努力搜尋新聞,看看今天大跌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會努力地找到解釋,用確定的事情去解釋不確定的事件,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也會引發兩種情緒反應,希望和恐懼。希望跟恐懼會帶出兩種結果,狂熱恐慌,就像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一樣,最後帶來悲慘的結果。
這些引發的群眾行為,會讓你做出某些事情或因此不採取該有的行動,限於孤身一人的狂熱中,群眾行為會結合個人對於獲利或賠錢倉位逆轉的強烈希望,成為你行動或不行動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該去注意自己各種不同情緒,而是嚴密注意群眾形成的那幾個階段特徵即可,注意那些伴隨群眾的症狀,就能夠讓自己避開這些避免情緒化,看看自己是否與其他群眾相同,是一個很好避免自己從眾的方法。
最後會來講講綜合討論,關於如何運用規則來趨吉避凶,制定決策邁向獲利之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