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 | 畢籌忙甚麼? 聊聊學術組日常和幕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幾天是議題展剛結束﹐也剛好工作到一個段落,想說打個紀錄, 先聲明本人現在是感冒+月經戰士,頭痛又耳鳴的在做期末報告,為了逃避作業跑來打個紀錄,請不要期待我解釋那些組織章程或是正經的東西,以下會有的只有幹話跟murmur。

如果想看認真的東西,請洽隔壁棚小黃:設計組?抖M?(Vol. 11)
或是阿若的勸世文:畢籌日誌|學術組?好吃嗎?

我們是誰?
學術組是在設計組下的一個分支,目前設計組分成【策展組】跟【學術組】,我們的工作就是「策展以外的事」,雖然這麼說,但有時因為情況不一樣的關係,也不是全部的視覺都是我們做,近期的工作主要是和視覺設計有關係,產出的東西包含商品、宣傳海報等等。

目前學術組的成員有阿若、雞姊、蚊子。

我們做了什麼?
議題展海報 |

這個項目,主要的資訊是若跟策展組確定,負責排版的也是若,我的功能除了前期討論風格之外,就是一個畫圖的小廢物,甚至還不用排版(炸。
一張宣傳的背後的工其實非常繁雜,包含資訊的確認,要放什麼?怎麼放?顏色如何搭配?要甚麼樣的路線?
建議學弟妹,如果想在畢籌做類似的工作的話,最好確保你身邊有一群能夠討論的隊友,因為做久了一定會審美疲勞,又覺得自己累得跟狗一樣很想哭,這時如果有人幫你畫畫小雜圖、陪你討論,我想會比較沒那麼難熬啦(遠目。
畫圖小工人的作業版面

粉專封面 |
這張的前期是若,後期調整我跟雞姐也加入討論,必要的時候也接手幫忙小調整(畢竟有時候用嘴巴講還不如手動得快),不過主要動手的還是阿若。街屋素材是我們去沙美拍的,由我負責p出來。
原圖的下半部很混亂,所以只放二樓umu
早期版本
早期有種返校的感覺(若:我用平板看沒這麼桃紅啊),後來希望整體可以討喜一點不要那麼陰沉,所以底色用PS漸層+濾鏡做了一些效果,讓建築物變成淡色色塊,整體看起來比較輕盈一點。

主視覺 |


我們在畢設群組裡面舉行了兩次的徵稿,第一次是徵「畢業展主題」,第二次是徵「主視覺設計」。

然而,
兩次都沒徵到東西。(福爾摩斯式合十)

後來是設計組內提案跟班上討論,我負責的部分是把這個主視覺提案簡化,做成現在大家看的到的樣子。
主題的提案者和主視覺的構想都不是我(又是負責後期的部分),想看更多早期提案可以去阿若的文章看。

商品-壓克力徽章 |
假掰擺拍
這次商品包含水泥盆栽、提袋、茶包組、玻璃杯、壓克力徽章,預購表單這邊請,挑看選看喔。(工商的部分)

設計上(要放什麼圖樣、大小、顏色等等)會學術組內互相討論,也會跟班上進行協商和投票,聯絡廠商的工作就是一個人對一個項目。
小小一個真的是會被可愛死<3
原本底色是想作透明,不過因為印刷的關係所以只有白色,對主視覺做了一點微調,然後很ㄏ一花的弄了滴膠款,成品我個人是滿喜歡的。

其他雜談
我的生活(?
口語表達 |
一個學期也快要過完了,硬要說自己在畢籌會學到了什麼,其實我深刻地感受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我想大概是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要「乖乖聽話」,我們的口語表達真的是滿差的。
就我的觀察,大部分的人(包含我在內)在開會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都很難好好講出自己「到底想說什麼」

正因為這樣,在討論的時候,一再釐清「對方想表達的什麼」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然後我的形象就變成了咄咄逼人的雞掰人((不過我不是很在意
合作模式 |

學術組內的狀況是,每個人擅長的軟體不一樣,有的功能對你而言稀鬆平常,但你的隊友可能兩三年來完全沒用過,或者是遇到那種很難用文字解釋清楚的操作,那時候就不適合只用通訊軟體溝通,而應該要一起坐在電腦前面討論,一起操作會是比較有效率(望向雞姊

再來,分配工作的部分我想聊的是,其實「做一件事情」是一個「工」;「把事情交代出去」也會是另一種「工」,我觀察到的是,有時候團隊裡接到任務的人,會因為覺得交代出去,要花費時間溝通跟解釋,事後還要追進度真D心累(建築系基本上都是拖稿大師),所以乾脆攬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作法雖然省了和人溝通和往返改稿子的心思,但也累了自己。

嗯......所以大家辛苦了啦,就只是想把這件事講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關心關心同組同學的身心靈健康,保持詢問對方手頭上是否有過量工作的好習慣,然後好好的快樂的生活下去啦(到底在講甚麼)

結語
因為我是一邊偷看其他兩個人的文章一邊打的,所以我也思考了一下推不推薦學弟妹進設計組這件事。
其實我並不會特別阻攔或推薦,我的建議是,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能力跟心思再去承擔畢業設計以外的工作,同時也要衡量一下跟你搭檔的人是不是豬隊友,至於會不會「學到很多」嘛......我覺得看個人。
如果你都在混跟逃避工作,那你就是學到怎麼划水;如果你被賦予重任而且勇敢承擔,那你就會品嘗到過勞死的滋味(?,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吧,大概 jo 4 john,搭掰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收圖時間:29日晚上16點至18點,地點系圖書室。收圖結束後,18點點名並決定隔天第一輪發表名單。 收圖地點: 因應這學期各年級多在30日評圖,收圖場所改為534-1碩班研討室。
建築學系「專業實習」課程意見徵詢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將於12 月25 日舉行全系學生意見諮詢投票。投票的內容為針對本系「專業實習」實施時段及課程執行方式,搜集全系同學意見,此意見將提供系上課程調整之參考,如經課程規劃委員會認可並實施,將可能影響112 級後的全學期實習實施時間,或114 級以後之新
活動主題: 同學的工作桌?! 活動前言: 違建200%300%?爆容積爆建蔽沒在管啦! 走道要退縮?書架要限高?別拿法規管我! 工作室就是第二個家?老鼠就是第二個室友? 真的假的啦!太扯了吧!!! 活動宗旨: 沒有最扯只有更扯!快來爆料你身邊的同學/學長姊都在亂蓋違建?!還不快檢舉!!凡舉各種光怪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經過了沒什麼進度的11月,本學期第2次評圖也過了,整理一下論述以及老師們的意見。
是一篇有關期中評圖的紀錄,內容包含: 期中評簡報內容、簡報策略、事後修正檢討,評圖老師的意見還有跟黃金六一的討論內容,最後寫了之後要做的事情。
收圖時間:29日晚上16點至18點,地點系圖書室。收圖結束後,18點點名並決定隔天第一輪發表名單。 收圖地點: 因應這學期各年級多在30日評圖,收圖場所改為534-1碩班研討室。
建築學系「專業實習」課程意見徵詢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將於12 月25 日舉行全系學生意見諮詢投票。投票的內容為針對本系「專業實習」實施時段及課程執行方式,搜集全系同學意見,此意見將提供系上課程調整之參考,如經課程規劃委員會認可並實施,將可能影響112 級後的全學期實習實施時間,或114 級以後之新
活動主題: 同學的工作桌?! 活動前言: 違建200%300%?爆容積爆建蔽沒在管啦! 走道要退縮?書架要限高?別拿法規管我! 工作室就是第二個家?老鼠就是第二個室友? 真的假的啦!太扯了吧!!! 活動宗旨: 沒有最扯只有更扯!快來爆料你身邊的同學/學長姊都在亂蓋違建?!還不快檢舉!!凡舉各種光怪
親愛的學長姐,系友們您好 我們是系學會 因為歷屆在選實習的過程中會很想知道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因此我們做了以下表單,想請已經實習過,或是出社會的學長姐, 為我們的匯集添加一份資料 之後將會整理在google site 上面 表單在這裡!! 目前暫定是長這樣 平台聲明: 平台內容為系會匯集先前學生實習
  經過了沒什麼進度的11月,本學期第2次評圖也過了,整理一下論述以及老師們的意見。
是一篇有關期中評圖的紀錄,內容包含: 期中評簡報內容、簡報策略、事後修正檢討,評圖老師的意見還有跟黃金六一的討論內容,最後寫了之後要做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我們學校是設計科系佔很多部分,所以每年的台北設計展都是重頭戲, 是每年都要去朝聖的地方,我們班上這次卻很一致,沒有人參加也沒有人理老師,身為班上反骨騷年,我毅然決然那天就參加,但是組隊的道路實在很辛苦,   宿舍幫的人都有事沒辦法,教會團居然也沒有約到人,之後花藝隊,小熊森林,都沒約到人,我的
Thumbnail
接下來要說個跟「蝴蝶效應」以及我自己有關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設計系要畢業都必須通過「畢業製作」,就是做出一個作品來,讓老師評分,通過就能順利畢業。 我讀的是輔大應用美術系,大一時每個人修的課都一樣,大都著重在美術和設計的基礎上,一面鍛鍊美術底子一面培養設計的思維。 到了大二就要選組了,應美系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我們學校是設計科系佔很多部分,所以每年的台北設計展都是重頭戲, 是每年都要去朝聖的地方,我們班上這次卻很一致,沒有人參加也沒有人理老師,身為班上反骨騷年,我毅然決然那天就參加,但是組隊的道路實在很辛苦,   宿舍幫的人都有事沒辦法,教會團居然也沒有約到人,之後花藝隊,小熊森林,都沒約到人,我的
Thumbnail
接下來要說個跟「蝴蝶效應」以及我自己有關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設計系要畢業都必須通過「畢業製作」,就是做出一個作品來,讓老師評分,通過就能順利畢業。 我讀的是輔大應用美術系,大一時每個人修的課都一樣,大都著重在美術和設計的基礎上,一面鍛鍊美術底子一面培養設計的思維。 到了大二就要選組了,應美系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