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貝聿銘:做人建築如竹子,風雨再大也只是彎彎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年5月,筆者有機會聽上貝大師一席話,成就我事業的新節點,能夠對紐約市的都市可持續發展盡點綿力。以本文向大師致謝。

享譽世界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今年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他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留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幾乎拿遍建築界所有的世界頂級獎項,被譽爲「世界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光線魔術師」,也被認爲「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貝聿銘於1917年4月26日在廣州出生,他所在的貝氏家族是名門世家,有傳媒甚至形容這可能是「中國唯一富過十五代的家族」。貝氏家族於明代中葉遷居蘇州,是當時「蘇州四富」之一,叔祖貝潤生是「顏料大王」,曾斥巨資買下獅子林進行修繕供家族之用;而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則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亦是香港中國銀行的始創人。

1918年,貝聿銘一家人為逃避政爭,舉家移居香港,他的童年亦在香港度過,曾入讀聖保羅書院。1927年,貝聿銘搬到上海,其後每年暑假都會回蘇州入住祖居「獅子林」。他曾謂:「創意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這是我從蘇州園林中學到的。」

貝聿銘1935年負笈美國攻讀建築學,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學士學位,之後再於哈佛大學取得建築碩士學位。1948年,他加入紐約發展商Webb and Knapp,擔任建築部總監(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職,直到1955年開始自立門戶,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

起初他從設計公寓起步,後來逐步轉向公共建築,例如在1964年獲得甘迺迪圖書館(John F. Kennedy Library)的設計權,並在1989年參與法國巴黎羅浮宮的擴建工程,設計出羅浮宮入口處標誌性的玻璃金字塔。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一隅。作者攝影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一隅。作者攝影

筆者曾親身參觀位於美國麻州波士頓近郊的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該建築發揮貝氏擅長的現代風格,活用玻璃、鋼材與大理石等材料,簡潔造型與幾何線條,讓矗立於港口旁的圖書館融入地景與海景,被譽為建築史上傑作之一。

在各地得到美譽的同時,貝聿銘也在從他那一代建築師所面臨的最慘痛挫折中恢復過來:他最引人注目的項目之一——波士頓科普利廣場700英尺高的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

漢考克大廈一直是波市地標。照片來源《波士頓環球報》

漢考克大廈一直是波市地標。照片來源《波士頓環球報》

這座纖薄優雅的藍色玻璃大廈由他的合作夥伴亨利·科布(Henry Cobb)設計,1973年接近完工時,表面的玻璃開始片片脫落。他們迅速換上了膠合板,但等到他們找到根本的問題所在時,將近三分之一的玻璃已經脫落,對貝聿銘和他的公司而言,這是專業上的奇恥大辱,也帶來了巨大的法律責任。

專家後來查證,問題不在於貝聿銘的設計,而在於玻璃本身:漢考克大廈是最早使用新型反光雙層玻璃的高層建築之一。

對此,貝聿銘曾說:「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這句話的背後是博學和優雅,更是接受一個不完美世界的樂觀態度。

1974年,貝聿銘第一次回到蘇州老家。這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共產中國,他面對的是「100多位穿著破舊藍黑衣服的親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後來貝聿銘對同事說:「我在他們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優越感。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一切都是歷史的偶然。」

據悉中共1949年建政後,貝聿銘曾想回國效力,但其父貝祖貽阻止了他。或許貝祖貽內心是明晰中共是什麼貨色的。其自己也移居海外,1959年任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副董事長等。貝祖貽的這一決定使這一支貝家成員躲過了中共的迫害,也為貝聿銘最終走向大師奠定了基礎,而留在大陸的其他貝家成員,幾乎沒有一個躲過厄運的。

留在大陸的貝家人在中共建政後,很「識時務」的將大部分財產上交出去了,比如銀行、電力、燃油和染料的經營權,兩幢房子也交了,其中一幢是上海法租界南陽路170號的貝家花園洋房,一幢就是「獅子林」。儘管如此,貝聿銘的族弟貝重威,因「右派」入罪判刑22年,發配黑龍江勞教。妹妹貝聿琳想方設法弄了點白糖寄給他。後來,他對大家說,要是沒有這白糖,他肯定已經自殺了。

貝聿琳的銀行家丈夫儘管自降工資,但仍是「歷史反革命」。貝聿銘的九姑貝娟林嫁給了同為顏料大亨的吳同文。後來吳同文在遭到批鬥後,服毒自盡,貝娟林也被掃地出門。

貝聿銘在一次甘迺迪圖書館董事和受託人的會議上,與甘迺迪夫人和羅伯特•甘迺迪一起開懷大笑。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貝聿銘在一次甘迺迪圖書館董事和受託人的會議上,與甘迺迪夫人和羅伯特•甘迺迪一起開懷大笑。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貝聿銘是屬於世界的。他離開中國60餘年,為世界留下美和精益求精。他說過,一個城市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是因為房子建得穩固,建築歷久不衰(built to last),可以承載歷史和故事。

有一次,貝老曾為一台升降機把各塊石片上上下下擺弄了一周,才調到了他心中最完美的樣子。他說,「沒有一件優秀的作品是在瞬間完成的,是可以不經歷時間考驗的。無論是建築還是藝術,它最真正的價值最終都只能交給時間去做評判。時間對我的創作來說至關重要。」

惜時如金,貝聿銘先生無時不刻地充實了自己的這100年。而貝家的另一支的下一代在香港,八旬高齡仍為殺人政權塗脂抹粉,以黑幫仇殺的標準評判是非。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太渺小。甘迺迪圖書館裡一句話說得好,「人會死,國家會興亡,只有意念永遠長存」(A man may die, nations may rise and fall, but an idea lives on)。

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照片來源《紐約時報》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希望和大家一起,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覺得我為您帶來新的觀點,少許思考,請考慮付費訂閱,或者單次贊助我的寫作。我會把訂閱收益,全數捐給「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幫助香港的抗爭者。「612人道支援基金」是為所有在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或有關人士,提供醫療費用、心理/精神輔導費用,法律費用及其他相關的人道支援。我會在收到贊助的下一個月,第一篇文章公布捐款詳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u的沙龍
16會員
28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因學習而豐盛。木港精舍(Woodhaven Vihara)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只有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
cl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26
當你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同時存在獨特的聯繫、感悟甚至回憶,你將不需要選擇離開或留下。因為你知道,不論去到哪裡你都是去感受和給予,不會有任何索求。
Thumbnail
2019/12/26
當你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同時存在獨特的聯繫、感悟甚至回憶,你將不需要選擇離開或留下。因為你知道,不論去到哪裡你都是去感受和給予,不會有任何索求。
Thumbnail
2019/12/11
富蘭克林每天5點鐘起床後,都問自己「我今天應該成就什麼事?」(What good shall I do this day?)
Thumbnail
2019/12/11
富蘭克林每天5點鐘起床後,都問自己「我今天應該成就什麼事?」(What good shall I do this day?)
Thumbnail
2019/12/06
沒耐性一直是人類的通病,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說,當交通堵塞或要排隊的時候,一些人就開始不耐煩了。有些專家認為,今天的人比以前的人更沒耐性,原因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Thumbnail
2019/12/06
沒耐性一直是人類的通病,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說,當交通堵塞或要排隊的時候,一些人就開始不耐煩了。有些專家認為,今天的人比以前的人更沒耐性,原因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美秀美術館由大名鼎鼎的貝聿銘先生設計, 他在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後, 受邀來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貝聿銘先生引用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設計概念, 一出隧道彷彿看到世外桃源。建築面積有80%以上埋在地底下, 貝聿銘先生利用幾何圖形編織而成的屋頂, 使陽光注入室內。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Thumbnail
美秀美術館由大名鼎鼎的貝聿銘先生設計, 他在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後, 受邀來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貝聿銘先生引用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設計概念, 一出隧道彷彿看到世外桃源。建築面積有80%以上埋在地底下, 貝聿銘先生利用幾何圖形編織而成的屋頂, 使陽光注入室內。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Thumbnail
西班牙不是只有足球、鬥牛、熱情的佛朗明哥舞蹈,它也是現代藝術的重鎮之一。西班牙北部的畢爾包,以往是鋼鐵重鎮,利用豐富水力資源及地利之便,成為工業化的推手。1997年成立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Bilbao Guggenheim Museum),前衛的外觀造型及豐富的現代藝術館藏,吸引無數遊客前來⋯⋯
Thumbnail
西班牙不是只有足球、鬥牛、熱情的佛朗明哥舞蹈,它也是現代藝術的重鎮之一。西班牙北部的畢爾包,以往是鋼鐵重鎮,利用豐富水力資源及地利之便,成為工業化的推手。1997年成立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Bilbao Guggenheim Museum),前衛的外觀造型及豐富的現代藝術館藏,吸引無數遊客前來⋯⋯
Thumbnail
此次台北市室內裝修公會邀請OMA的林家如建築師做導覽 BTW 建築師本人好可愛 哈~ 之前也幸運報名Rem Koolhaas在北藝中心的演講,對於坐落在士林夜市的特殊建築有稍微的了解其背後的設計概念。但說實在的,在還沒參加這兩次的導覽及理解前,我稍微還是有點帶點個人的偏見,為什麼台灣的建築師
Thumbnail
此次台北市室內裝修公會邀請OMA的林家如建築師做導覽 BTW 建築師本人好可愛 哈~ 之前也幸運報名Rem Koolhaas在北藝中心的演講,對於坐落在士林夜市的特殊建築有稍微的了解其背後的設計概念。但說實在的,在還沒參加這兩次的導覽及理解前,我稍微還是有點帶點個人的偏見,為什麼台灣的建築師
Thumbnail
經過上一篇,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創立MOA美術館的神祕宗教團體之後,這次開始,我們要一起來看看MOA美術館的建築與空間特色,尤其是在經過2017年的改造之後,美術館中有甚麼改變與亮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Thumbnail
經過上一篇,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創立MOA美術館的神祕宗教團體之後,這次開始,我們要一起來看看MOA美術館的建築與空間特色,尤其是在經過2017年的改造之後,美術館中有甚麼改變與亮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Thumbnail
碧提宮是美第奇家族的豪宅,館藏不少。不過,我來這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畫作而來的,是為了草坪。
Thumbnail
碧提宮是美第奇家族的豪宅,館藏不少。不過,我來這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畫作而來的,是為了草坪。
Thumbnail
城市檔案室Stadsarchief Amsterdam 作為整個運河古蹟計畫的辦公室外型令人過目不忘;還有Geelvink-Hinlopen Huis、日本版畫收藏家的運河屋和Hotel Pulitzer Amsterdam 普立茲獎創辦人家族所經營的飯店。
Thumbnail
城市檔案室Stadsarchief Amsterdam 作為整個運河古蹟計畫的辦公室外型令人過目不忘;還有Geelvink-Hinlopen Huis、日本版畫收藏家的運河屋和Hotel Pulitzer Amsterdam 普立茲獎創辦人家族所經營的飯店。
Thumbnail
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
Thumbnail
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