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金融危機如何引起政治風暴?且看法國大革命及「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789年7月14日不滿法國王室的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
法國大革命是一起發生在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重大歷史事件。不滿法國王室加重稅負的法國人民,在1789年發起了革命並攻陷關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監獄,在短短的幾年內把統治法國長達百年的路易王朝送上了斷頭台。這起事件被視為歐洲貴族政治及封建王權崩潰的起點,同時也被看作當代民主共和政體在歐洲興起的開始。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往往被歷史學者們歸因於法國王室的橫徵暴斂。為了維持龐大武力在海外殖民地對抗工業革命後不斷強大的英國,法國王室面臨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被迫持續地加重人民的稅負好平衡日益增加的軍事支出,最終導致法國人民的強烈反彈,結束了其在法國的統治地位。
然而,另外一個引發法國大革命的原因——密西西比泡沫事件(Mississippi Bubble)——卻鮮少在歷史課本上被提及。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是一起發生在十八世紀初法國的金融危機。雖然並非政治事件,但其所造成的政治風暴不僅動搖了法國王室的威信,也間接地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的主角是一間名叫「密西西比」的法國公司,活躍於十八世紀初。美國當時尚未從殖民地的地位中獨立出來。許多歐洲霸權紛紛插足北美洲並在該地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密西西比公司便在法國政府的授權下,壟斷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帶的商業活動。
某位英國探險家於十八世紀初所繪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圖
直到1717年,密西西比公司高層謊稱其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河谷發現了大量亟待開採的金礦及銀礦。這使得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吸引了大量投資人,其股價也為此一飛衝天。在金融風險的概念尚不普及的十八世紀,許多厭倦了平凡工作的法國人民紛紛變賣家產,將資金全部投注於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期望自己及其家族能夠一勞永逸地賺得足夠退休的財富。
結果,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1718年僅值500里弗(livre),但到了1719年八月卻漲到了2,750里弗。到了同年(1719年)九月,該公司的股價更漲到了10,000里弗,相當原先市值的20倍。這樣子的漲幅在缺少電子交易及網際網路的時代來說其實已是前所未聞,讓投資人瞠目結舌。直到越來越多投資人發現情況不對時,已經無法順利抽身了。
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在1719年的最高點應聲下跌。許多日益發現整起事件皆為騙局的投資人紛紛出脫持股,造成了其股價面臨雪崩式地觸底。許多法國人民一輩子藉由辛苦勞動所賺到的財富,在短短幾年內化為烏有。他們對於密西西比泡密事件的不滿,日益轉化為對於法國王室監管不利、官商勾結、隱瞞實情及部分貴族或商人以權謀私的怨懟,引發了潛在的政治風暴。
時任法國中央銀行總裁的約翰‧羅(John Law)
為了挽回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及人民對於法國王室的信心,時任法國中央銀行總裁兼審計總長的金融專家約翰‧羅(John Law,1671—1729),決定出手拯救這間搖搖欲墜的公司。他意識到問題已經嚴重到危及社會安定及政權存亡,在無可奈何下動用了法國中央銀行的全部資金來收購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眼見資金不足,他便要求印製更多的鈔票,力求穩住股價。
結果,為了平安度過這起由密西西比公司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他耗盡了法國中央銀行的資金,同時又因印製過多的鈔票而造成法國金融體系的崩潰。經歷了這起事件,法國王室於是瀕臨破產,必須藉由持續地舉債及徵稅,才能勉為其難地維持最低限度的政府治理及軍事防衛——這也正是為什麼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前,法國王室總是給人民一種橫徵暴斂的形象。可以說,密西西比事件埋下了法國大革命的伏筆。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給現代人最大的啟示,或許便是金融危機確實會引起政治風暴。這起歷史事件給予現代政府的啟示,則在於政府必須適當地介入及監管金融市場,藉此避免金融市場的波動影響社會秩序及政局安定。事實上,不僅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美國於1930年代所經歷的經濟大蕭條、2008年所面臨的金融大海嘯,似乎也都預示了相同的歷史教訓。關鍵只在於,人們能否從歷史學到教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30分鐘影片內容】 雖然被稱為革命,但其實是一場內戰,是一場英國人打英國人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另一場戰爭導致的,也就是七年戰爭。英國皇室為了趕走法國人而超支,他們認為殖民者應該幫忙承擔債務,於是又創造了新稅法,逼人民繳稅去打不想打的仗。 英國皇室斥鉅資讓殖民者有土地可以發展,但是英王喬治
Thumbnail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由低利率、競爭激烈、監管機構鬆散和信用評分機構造假所導致。這篇文章描述了金融海嘯的起因和時間線,未來將繼續說明各方解決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法國極右派聲勢看漲,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選舉。他的中間派聯盟剛在歐洲議會大選中遭到極右翼擊敗。他發表全國演說時宣布,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首輪選舉將於30日舉行,第2輪將於7月7日進行。 法國改選,極右派採貿易保護主義,提高關稅,恐怕導致美國也反全球化並釀成關稅大戰?恐怕又會重演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法國已經進入大混戰狀態 隨著的斷頭台送走了路易十六後,事情必未落幕,緊接著羅波斯比爾上台,此時法國已成也血流成河,斷頭台一天未停歇的狀態 由於法國的自由、和平、平等這些聲音也順片傳染的歐洲各國,各國貴族也對這樣如瘟疫可怕的理念對本國居民洗腦, 心想「挖!靠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輕則錢與房子沒
Thumbnail
法國已經財務亮起紅燈了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四的大量對歐洲列強宣戰,法荷戰爭(1672年-167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擴張法國版圖興建凡爾賽宮眷養那些貴族(乖乖吃喝,別來搗亂)雖然有大師爾貝爾在經濟上的加持,但是財務稅收仍是要從中產階級百姓收取,貴族與教士不用繳稅
Thumbnail
十七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是歐洲第一的經濟中心,荷蘭商人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而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更進一步將這座城市推上世界金融首府的寶座。那時候的荷蘭錢淹腳目,賺錢很快很容易,國民從喀爾文教派那種勤儉努力工作的生活態度解放,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消費主義。而鬱金香,就變成彰顯身分地位的名牌商品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一、關於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必須要理解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才能正確的解讀法軍的行動方針。事情發生在1884年,法國在普法戰爭戰敗之後背負了大量的戰爭賠償(50億法郎,約等於今天1.15兆新台幣,大概是把現代台灣一年的財政收入全部噴光。根據俾斯麥的計算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
【30分鐘影片內容】 雖然被稱為革命,但其實是一場內戰,是一場英國人打英國人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另一場戰爭導致的,也就是七年戰爭。英國皇室為了趕走法國人而超支,他們認為殖民者應該幫忙承擔債務,於是又創造了新稅法,逼人民繳稅去打不想打的仗。 英國皇室斥鉅資讓殖民者有土地可以發展,但是英王喬治
Thumbnail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由低利率、競爭激烈、監管機構鬆散和信用評分機構造假所導致。這篇文章描述了金融海嘯的起因和時間線,未來將繼續說明各方解決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法國極右派聲勢看漲,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選舉。他的中間派聯盟剛在歐洲議會大選中遭到極右翼擊敗。他發表全國演說時宣布,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首輪選舉將於30日舉行,第2輪將於7月7日進行。 法國改選,極右派採貿易保護主義,提高關稅,恐怕導致美國也反全球化並釀成關稅大戰?恐怕又會重演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法國已經進入大混戰狀態 隨著的斷頭台送走了路易十六後,事情必未落幕,緊接著羅波斯比爾上台,此時法國已成也血流成河,斷頭台一天未停歇的狀態 由於法國的自由、和平、平等這些聲音也順片傳染的歐洲各國,各國貴族也對這樣如瘟疫可怕的理念對本國居民洗腦, 心想「挖!靠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輕則錢與房子沒
Thumbnail
法國已經財務亮起紅燈了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四的大量對歐洲列強宣戰,法荷戰爭(1672年-167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擴張法國版圖興建凡爾賽宮眷養那些貴族(乖乖吃喝,別來搗亂)雖然有大師爾貝爾在經濟上的加持,但是財務稅收仍是要從中產階級百姓收取,貴族與教士不用繳稅
Thumbnail
十七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是歐洲第一的經濟中心,荷蘭商人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而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更進一步將這座城市推上世界金融首府的寶座。那時候的荷蘭錢淹腳目,賺錢很快很容易,國民從喀爾文教派那種勤儉努力工作的生活態度解放,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消費主義。而鬱金香,就變成彰顯身分地位的名牌商品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一、關於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必須要理解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才能正確的解讀法軍的行動方針。事情發生在1884年,法國在普法戰爭戰敗之後背負了大量的戰爭賠償(50億法郎,約等於今天1.15兆新台幣,大概是把現代台灣一年的財政收入全部噴光。根據俾斯麥的計算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