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1917》:I'm only going over home

誰得獎是一回事,但觀眾各自的喜好是另一回事。是的,這篇是自我揭露:比起《寄生上流》,我更愛《1917》。這並不是什麼落敗之後的崩潰,而是忠實訴說我的個人觀感。當然我也滿喜歡《寄生上流》,它確實把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用很有娛樂性的方式包裝,設計也很用心,讓它真正成為雅俗共賞;不過我對照自己觀影後的感受,《1917》更加「打動」我,這是我喜歡它的重要原因。這篇我並沒有要比較什麼優劣,也無意反駁任何人的喜好(事實上那種行為有點無聊),只是單純地想說說《1917》感動我的地方。
所謂「一鏡到底」的技術難度,以及它所帶來的沉浸感,很多專業的分析都說過了,我也沒有什麼更獨到的說法。但它確實在觀影過程中賦予我相當大的臨場感,這對於後續觸發的「感動」效果肯定是有加分的。為了更加具體表達我的感動,我想直接以我在觀影過程中所遭遇的三個「淚點」來描述。對,我看《1917》看到掉淚,很浮誇但是千真萬確,連我自己都很意外。
以下絕對有劇透,雖然我覺得影響不大,但大家還是自己斟酌閱讀。
第一個就是主角「史考菲」遇到在樹林裡的友軍,一群人圍繞著某個士兵、聽他唱歌的片段。這首在片中由Jos Slovick演唱的〈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可能是沒有伴奏的緣故、亦或是連串生死關頭之後的片刻寧靜,聽來出奇地療癒、撫慰人心,但對比於當下的戰爭情勢,又有種淒清滄桑之感。當下我聽著聽著就掉淚了,但我並沒有伸手去擦,除了因為疫情的關係盡量不要摸臉(這很重要!),也是讓自己全然浸泡在電影帶來的情緒之中。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第二和第三個都是在結尾處,但因為仍有時間差所以我分成兩個。第二個是史考菲找到「布雷克」的哥哥,向他告知他弟弟的死訊。飾演哥哥的Richard Madden當下的情緒轉換非常細膩,這時我已經有點鼻酸,然後史考請求寫信給布雷克的母親時,我眼淚就掉下來了。這類情節總是會讓我想到《搶救雷恩大兵》中,雷恩母親跪坐在門廊前的背影,以及她心中那難以言喻的傷痛。另外,史考菲最後走到樹下,這幕「曠野中的孤立大樹」,我總覺得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而這個結尾對開頭的呼應也很巧妙,差別在此時只剩下史考菲一人了。
本片原聲帶:
電影正片到這裡差不多要結束,我本來已經在收拾情緒、開始回憶整個觀影過程的種種,怎料片尾劇組名單一上、配樂〈Come Back to Us〉一下,幾乎歛乾的眼淚突然開始狂奔。就是你,Thomas Newman的配樂!怎麼有辦法那麼勾人情緒!也是到這我才真正意識到,配樂在這部有多重要,沒得獎真的好可惜。另外,可能本片配樂是磅礡的管絃樂、也可能因為本片是一戰背景,讓我想到《魔戒》電影;托爾金正是經歷一戰才寫出這樣的故事。
講完了三個淚點,最後要來講講視覺。大師就是大師,Roger Deakins的攝影無疑是本片最大功臣,摘金實至名歸。靦腆的爺爺上台領獎時不忘感謝所有協力人員,搭配不斷搔頭髮的動作,真的很可愛。確實,包含導演Sam Mendes在內,有劇組在拍攝前的精心策畫,才能讓一鏡的效果發揮得這麼好。鏡頭流暢地穿越無人區、帶著主角奔過被轟炸的壕溝、甚至跟著他跳下水,都令人如置身其中;而我個人最愛的一幕是夜戲的場景,當時史考菲在晚上走到室外,廣場上立著十字架、背景是熊熊燃燒的城鎮,無論是否有宗教意涵,這幕具備的衰敗和毀滅的美感,完全震懾了我。我期待IMAX版能再上映一次,巨幕廳的效果更能顯示本片的魅力。
我不覺得《1917》故事薄弱,怎樣叫做有深度其實因人而異。它確實是「簡單」,但簡單的故事也可以說得深刻而動人,我們甚至可以列出不少故事簡單、同時是公認好片的例子,但那不是這篇的重點。撻伐別人的喜好沒什麼意義,我只想藉此紀念那份觀影之後的感動。無論你喜不喜歡《1917》,我相信你都能同意,那份感動才是看電影所能賦予觀眾最純粹的事情
在此向Alfred Mendes及一戰的傷亡者致意。終戰百年後,願這些靈魂皆能安息。
延伸觀賞:紀錄片《他們不再老去》,觀後文請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