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週前就看了《茱蒂》(Judy),不過到現在才有心思寫一下。我在看這部片之前,對於Judy Garland完全不熟,滿怕自己對劇情無感,所以本來是沒有很想去看的。但看到參加特映會的人所給出的好評,再加上本片乃至於Judy這個人,跟同志的微妙連結,才讓我決定要看。
結果就是,我再次在影廳中獻出了眼淚。
話說,這才是特映會該有的效果,把實際上有好底子、表面卻可能比較小眾的電影,藉上映前的好評提升期待值,最終轉換成票房收益。各家片商啊,你們一定判斷得出一部片有沒有潛力,實在不需要什麼亂七八糟的片都辦特映(地圖砲)。
說回《茱蒂》。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她演了1939年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並唱了它的主題曲Over the Rainbow;然後隱約知道她是60年代的同志偶像,但對於原因則不清楚;甚至查了生平才知道她演了1954年的第二版《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去年那部是第四版)。
而看完電影之後,就連我這樣一個很幸運沒受過多少傷的男同志,都能理解她會被視為同志偶像的原因。
本片不像其他傳記片敘述主角相對完整的生平,而是聚焦在Judy人生的最後時光,即1969年初;這樣的形式是來自本片的源頭,音樂劇End of the Rainbow。Judy的成名過程,也就是她的童年(慘痛)經歷,則以回憶穿插在劇情關鍵處。
Judy從小就被推入演藝圈和社會期待的櫃子,這跟當時LGBT活在保守價值的櫃子裡有很類似的心情,就連缺乏安全感和容易藥物濫用也很相似。不過Judy的經歷更揭露了一般人不會接觸到的、那些好萊塢的黑幕。電影製片乃至於整個演藝圈,在那個蓬勃發展的年代是相當高壓的環境,其中的權力運作更是少不了,對於初入行的成人而言都不一定能應付,更何況是對於那些年紀輕輕就要被壓榨的童星。
因為我在這之前對Judy的經歷其實不太清楚,所以看到MGM的創辦人之一利用權勢逼迫她工作、對她有不當的肢體接觸,甚至工作人員還給她安非他命以維持精神並控制食慾,我感到很震驚。片中Judy的童年片段其實不長,所以頂多算是輕描淡寫,但即便如此我們已經可以想像,年紀輕輕就經歷這些,對她往後人生會有什麼影響。
片中有一段Judy到兩位同志伴侶家中作客的劇情。雖然這段是虛構的,但也成功帶出Judy和同志處境的呼應。這段最棒的地方,在於片中並沒有在一開始就強調歌迷的同志身分,我本來也以為他們只是熱情的粉絲。這種呈現方式,凸顯了LGBT所需要的也不過是一般人視之理所當然的「日常」而已。
Renée Zellweger把Judy的抑鬱、痛苦和瘋狂呈現得真好。除了每個唱歌和情緒濃烈的橋段,我也喜歡她和助理與鋼琴師到餐廳吃飯那段。明明已經沒有人在旁邊控制她了,她卻盯著眼前的蛋糕不確定該不該吃,真的很令人心酸。
物質濫用、多段婚姻失敗,都反映Judy心中渴望愛與欠缺歸屬感。當她以為自己可以把情感寄託在兒女身上時,希望又破滅了,而這又是她自己造成的,還有什麼比這更殘酷?此刻,她只剩下「表演」這根浮木。即便有過去的慘痛經歷,但她終究喜愛表演。不為演藝圈追求的名利和某些觀眾心中的虛幻形象,她的表演只是為那些需要愛的人們(包括她自己),帶來快樂與慰藉的方式。
我希望每個還在痛苦泥淖中掙扎的人們知道,這世界上總有一個屬於你的地方,能夠安放你的所有心碎,也能給你所有需要的愛。突然想起《俗女養成記》的結局台詞,我就拿它來結尾,或許能給大家一點力量:
你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你忘記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補充:
- 特別感謝作家界甜心(?)盛浩偉的觀後文,請大家一定要去讀一下。
- 或許有人會覺得飾演鋼琴師的演員很眼熟。他是Royce Pierreson,最近參與的熱門作品是Netflix的《獵魔士》(The Witcher),飾演男巫Istredd。
- 本片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