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Remote Work 遠距工作的兩個實用技巧

有了咖啡在床上也能工作
有了咖啡在床上也能工作
隨著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周遭朋友陸續開始嘗試「Remote Work 遠距工作」,有些老闆甚至一反常態,要求員工不能進辦公室工作,如果要進辦公室還得申請說明原因,控制在辦公室內最多只能有五人同時工作。要說肺炎意外開啟「亞洲遠距工作元年」也不為過。
然而剛開始嘗試遠距工作,一定會覺得很難專心吧!離開辦公室小框框才體會到它的妙用,因為「變換環境」是切換狀態最簡單的方法。人一旦缺少壓力就很容易發懶,雖然百般不情願,但是一到辦公室、坐進小框框裡就會有「工作的感覺」。
身為一個已經遠距工作近三年的數位遊牧 Digital Nomad,本文就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在沒有外力約束的情況下,自己尋找良好的工作環境,或者用別的方法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創造自己的小框框
Digital Nomad 既沒有固定工作地點,時間也比較分散,尤其當你必須與不同時區的合作夥伴溝通,工作和生活的分野勢必越來越模糊。這個時候,如何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至關重要,否則時間就要默默地被自己浪費掉了。
試著回想上一次專注工作的時候,環境給予自己哪些幫助?我自己試過很多環境,咖啡廳、酒吧、工作空間,甚至便利商店的用餐席都試過,基本上只要該場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對我而言就可以工作了:
  • 高度適中的桌椅
  • 有大窗善用自然採光(我不喜歡死白燈或色燈)
  • 背景音樂不會干擾工作語言(比如:用英文工作時不能聽英文歌)
  • 網路非常穩定(這是必備的吧)
對我而言,大窗和自然光創造喘息的空間,些許人聲讓我不覺得孤獨,可以放心工作不被焦躁感壓垮。在數位遊牧的旅途中,不可能所到之處都盡如人意,但是只要尋找具備這些要件的工作環境,就可以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
現在的共同工作空間很多,環境設計也都很棒,有些旅館、民宿的一樓大廳本身就超適合一邊喝咖啡一邊用電腦,選擇很多,不怕沒地方遠距工作啦。
建立儀式進入狀態
有時進入工作狀態的要件不全然是環境因素,也可能是某些習慣的食物、飲料、聲音、甚至氣味促使我們專注。好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樣,我們或許也默默地把某些刺激和工作連結在一起。嘗試利用這一點,幫自己創造一個儀式吧!透過完成某個動作切換心理狀態。
以我自己為例:我會幫自己泡一個馬克杯大小的咖啡牛奶,一旦嚐到咖啡的味道,就可以進入工作模式;如果安排需要發散思考的工作,我會幫自己倒一小杯酒,小酌放鬆靈感自然就來。透過類似的儀式開啟工作狀態,在家也能乖乖工作不軟爛,還可以省點錢和減少交通時間。
習慣去觀察並感受自己的行為,就能歸納出心目中理想工作環境的要件,如此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對於後續時間和任務管理也很有幫助。
至於在家遠距工作該如何逃離床鋪與追劇的誘惑?不要問我,問自己吧!對此我只能說:該還的總是要還,現在拖拉就是以後緊湊。關於時間與任務管理,之後有機會可以寫專文分享。
最後總結幾個問題,幫助大家思考並建立遠距工作的基礎:
  • 你的工作可以遠端執行嗎?如果只有部分可以,如何拆解工作內容?
  • 回顧自己的工作環境,無論是辦公室框框或其他習慣的工作場所,它們具有哪些相同的條件,能夠讓你放心工作?
  • 你在工作的時候,習慣吃點什麼或喝點什麼嗎?或者有什麼被你忽略的小習慣嗎?
其實遠距工作依然是在工作,工作時數並不會因此變少,好處在於比較彈性,不需要承受「一大早就要擠公車畫好全妝坐在位子上」的壓力,可以把精力集中處理事情,不是滿足形式。而相信經過這次武漢肺炎的考驗,遠距工作勢必成為新常態,大家不妨透過以上兩點小技巧,提早建立新的工作習慣吧。

我是 Donna 多拿王,歡迎追蹤我 👉🏼 Blog / Facebook / Instagram
請給我一個愛心,我會覺得很溫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