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0/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適應性智慧工作坊-有機人生的挑戰

    今年一開春很特別的,有機會參與由褚士瑩老師和他兩位一起在國際NGO計畫工作的同事開設的系統思考工作坊。三位老師的專業領域都不同且挺特殊,卻一致認為這些領域有許多共通點,是對人們在應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環境有幫助的。
    褚老師為哲學思考踐行的教練,Dr. Claudius老師則是腦神經語言學的專家,Christopher老師則專研複雜性科學,這三個領域聽起來嚇人,但三位老師同樣讓人景仰的是,他們都將所學專業和研究發現,實際運用在協助許多國際NGO的計畫難題上。也正因為如此,在帶領工作坊時,三位老師致力用淺白的內容和實例啟發我們思考與學習。
    在二月的兩天課程中,我們首先談到關係和衝突兩個主題,課程中的內容極為豐富,但消化了幾週後,我想先分享最讓人印象深刻,也是我認為將會貫穿整個工作坊主題的核心概念—有機(organic)。

    有機與無機差很大

    會提到有機這個概念,是因為Claudius老師在講述關係這主題時,提及當關係從無機進入到有機時,關係是充滿創造力的。他用茶園樹幹上的苔癬來比喻,苔與癬透過參與協作,讓茶園成為很適合生長的環境,而這樣的關係就叫有機。
    在聽到這個概念後,為了怕自己誤解,我進一步詢問如何區別有機與無機。
    Claudius老師說明「無機」,就是東西裡的每個成分和關係是固定的,就像機械一樣;而「有機」是彼此適應的過程,要看另一個元素怎麼表現,我才決定怎麼表現,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這個互動的關係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秩序,也就是說新的秩序來自於彼此怎麼適應。
    而Christopher老師則另外補充到,無機基本上是完全可預測、機械性的,比如油門踩多少就能加速多少,但也是可以很複雜的(complicated),如飛機;而有機則是今天做了這個反應不見得一定有相對應的結果,我的任何行動只是發出一個邀請,邀請別人來回應,但對方沒有一定應該怎麼回應,可以說是隨時新穎的(novelty)和充滿複雜性的(compliex),無法預測的就如進行中的工作坊一般。

    人生為何非有機不可?

    而說到這,你一定納悶上面的有機/無機和人生又有何相關呢?人生有一定要有機嗎?
    然我說這標題根本是個假問題,因為人生他壓根就只能是有機的,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可以是無機的。憑什麼我這樣篤定的說,其實關鍵正是上課第一個討論的主題—關係。每個人的人生無不充滿各種關係,當關係一定是有機時,我們的人生又怎麼可能是無機的呢?
    但往往,我們沒有意識到關係是有機的,甚至也總是把人當成是無機的(工具人)。
    三位老師特別提到,我們遇到關係問題時,常常原因就是我們想要「處理」關係,把關係當成是無機(複雜、可分析預測)的東西來處理;然而關係實際上卻是充滿複雜性,不可控的。處在有機的關係中,我們要透過思考「關於什麼(aboutness)」和「跟什麼在一起(withness)」,來觀察與參與。
    當我們在想和「什麼在一起」時,我們已永遠參與在這關係中,無法假裝客觀。而現實在一個生態環境中,只要是活著的東西,隨時都在參與,不參與也只是其中一種參與的方式。
    而這樣對關係的誤解,正是造成我們誤會人生就像被程式設定的機器一樣可預測和掌控的原因。

    撒下意圖的種子

    面對無法掌握與預測的關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適應他的改變呢?
    老師們提到當關係中一個元素改變時,這個改變我們稱之為「介入」,可以是一種姿態或者信號。面對這改變,重要的是我們的「意圖(intention)」是什麼,我們是否知道「為什麼」要介入要做出這個信號和姿態。沒有意圖,雖然一樣會有改變,但就會成為有如殭屍一般的存在。
    這段說起來有點抽象,但若將意圖比喻為種子,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有意圖的改變才能在關係中落地深根進而有存續的機會;沒有意圖的改變猶如隨風漂流的浮萍,雖仍會有變化,但卻沒有扎根茁壯的可能。
    意圖如此重要,那他究竟從何而來呢?
    從老師更深入的介紹腦神經語言學的內容中,我們知道人就是一個有機體,隨時受到許多外在影響因而內建各式各樣不可預測的濾鏡,當我們能對自己保持「全方位的覺知(mindfulness)」時,不僅能隨時認知到有哪些濾鏡,更能深入認識驅動的情緒。如此一來,自然能在必要時釐清自己的意圖。而全方位的覺知說來抽象,簡化一點來說,其實就是時刻對自己採取「複眼」模式,猶如第三者般的在空中觀察著自己。

    只能愛

    經過三位老師分享那麼多,知道人與人生都是有機、不可預測後,我們能做的其實並不多。因為任何我們以為的投入、參與和預期會有的控制結果,事實上都是脆弱和經不起干擾的。我們能做的,除了保持覺知讓自己在改變時能清明的辨識意圖外,更重要也始終很有挑戰的是,把自己擴大到將別人納入心中,成為一個更大的自己,而這樣的自己將能永保好奇心地提問,讓自己參與卻不控制地往更深入的地方去探索,和別人建立起更深入的關係,我們將此稱之為愛!
    附上課程介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