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星期的國際新聞真的是時時刻刻令人驚訝,疫情進展速度似乎讓原本置身事外的歐美國家無法置信。
歡迎來到變化快到無人可以預測未來的世界。
美國股市道瓊指數在十來天前,三月二日也就是上周一達二萬九千多點,所有人都認為即將突破三萬點,可是就在三月十二日,卻跌到兩萬一千多點,大家都悲觀的認為跌破兩萬點是必然的。
上週公佈的停課人數已創歷史紀錄,將近二億個學生停課在家,想不到這星期疫情快速在歐洲蔓延,西歐大部分國家已全面停課,連北歐國家這一、二天也陸續跟進,不久的未來,如果加上過去曾停課,現在正停課,以及即將停課的國家與人數,大概也會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經驗。
三、四天前,美國總統川普還態度輕浮地說:流感死亡人數是新冠肺炎的百千倍,流感大家都不怕了,何必對新冠肺炎那麼大驚小怪?言猶在耳,昨天川普卻突然宣布,所有歐洲旅客不准入境美國。
不只是美國,每天都有國家祭出飛航或邊境管制,讓全球化的世界脈動也按下暫停鍵。這在幾十年來,因為通訊及運輸科技的飛躍進步與發展,人類社會藉由商品製造的全球化分工,已連結成一個非常複雜的緊密的世界,卻因為一隻病毒而終結。比如說,當中國因為病毒而全國冰封後,發生製造業的斷鏈危機,就有媒體報導,因為一個五塊錢的小空瓶,台灣千億產值的美妝業就被癱瘓了,因為美妝業包括的洗髮精、沐浴乳、乳液或者香水瓶、噴霧瓶,都是從中國進口,台灣的空瓶製造廠早就全移到中國,少了空瓶,就沒有辦法出貨。
全球化分工就是那個國家生產那個零件或原料最便宜最有效率,就由那個國家生產,因此一個我們看似很簡單的產品,可能必須由十來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的生產鏈來組成。
當然,這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所逐步形成的,這是建構在全球化世界的三個基本條件的自由流動,也就是物品的流動,金錢的流動與人口的流動的暢通無阻,最終將全世界變成單一市場。其實國與國之間、物流、金流、人流的障礙之所以能夠弭平,也是經過數十年的推動才得以形成的,好處當然很多,比如我們得以享受到便宜的產品,以及科技的飛躍成長,但是壞處也很多,包括拉大貧富的懸殊,因為全球的行銷製造與通路,需要大量資金,因此只有大企業才玩得起全球化遊戲,在地的中小企業生存就非常困難。
其實全球化造成的危機除了社會的不平等之外,對於自然環境與資源的威脅對人類世界所謂的「永續發展」,也是一枚未爆彈。就像著名的生物地理學者賈德戴蒙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說:「這次疫情是一場等著發生的災難。」意思是假如不是發生在現在,也是遲早會發生的。
戴蒙在採訪中也提醒,我們此時此刻最擔心的是疫情,因為它是新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擔心的其實是舊問題,比如氣候變遷、資源的過度使用、人類社會的不平等……。這些因為全球化而來的舊問題,在戴蒙的「人類社會大崩潰」,一本厚達五百多頁的科普書已詳盡地說明。
提到人類文明是否崩毀,或許可以從「永續發展」這個二十年來很夯的名詞來看,我曾經從民國91到97年擔任了六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委員,當年是台灣及全世界,最關心永續發展的一段時期。
其實重視永續,恰恰好是我們思考到人類文明真的可能無法永續,就像我們若到處張貼「不要隨地吐痰」,一定表示有人會到處吐痰。
記得我第一年當永續發展會的委員時,分組我選擇永續教育組,並擔任召集人,那一年舉行了十來次小組會議,在行政院支持下,說服了各個機關,在公部門體系內所有層級的訓練裡全部增添永續發展這個科目,在民國九十三年起,就正式成為必修的共同課程。
此後,持續十五年,不管在考上公務員後的訓練,或各級官員的升等訓練,每年我大約有二十到五十個場次的邀約去講授永續發展。
對於基層的公務員我大致會照著既然課程內容來講,但是對於資深或高階的文官(比如薦任官升簡任官的培訓),我就是完全不照講綱,而是我分享個人觀察與感慨,尤其會花較多時間著墨台灣在全球化之下,未來的挑戰與危機及我們該有的因應與準備。
當時我即如同賈德戴蒙所說的,台灣及全世界有許多正在等待發生的災難,除了資源過度消耗與氣候變遷之外,因為我的醫學背景,我也注意到病毒的威脅,我提醒說,好萊塢電影喜歡拍攝的「活屍」那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噬人場景,其實是自古以來,潛藏在人內心裡對病菌的恐懼。
「假如有一隻病毒突變進入人類社會,若潛伏期長一點,傳染力強一點,致死率高一點,在民眾以噴射機的速度在全世界趴趴走的時代,會造成什麼樣的災難?」我會以這個問題來問大家。
新冠病毒以目前來看,符合前面兩點,潛伏期長,傳染力強,但是致死率並沒有SARS高(SARS是十分之一),我相信這次疫情終究會平緩,恐慌也會消退,但是未來隨時還會有「等待中的災難」,或許,我們該記取教訓,一面祈禱,一面努力行動,讓台灣有足夠韌性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