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與愛心,共體時艱走過疫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Photo by Bart LaRue on Unsplash

疫情當下,我想不論你是哪裡人,現在居住在哪,應該都被影響了。

學校關了,學習搬上線。餐飲、娛樂、逛街、大型活動取消,國與國之間的海關跟邊境,也加強管制或關閉。

上班族最近最流行的字眼,是「WFH」(Work From Home) — 在家工作。頓時間,我們不需要打扮或刮鬍子,打開電腦就直接上線開工。全球的人資人員忙著關懷及協助需要的同仁。

國家領袖、政治人物、央行內閣等,正接受嚴峻的考驗。這次的全球性疫情,絕對比以往的金融風暴來得嚴重。因為這一次的疫情,除了影響經濟與金融體系,更是生死攸關。

這是一個非常時期,正如法國總統馬克宏說的,對疫情「我們開戰了」。
非常時期,我們大家一起團結起來抗疫。
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愛心、關懷,拿出勇氣來共體時艱 — 每人協助分擔,我們都搭載在一條全球互相影響的船上。

先來看疫情對全球民生的影響。我會先列出部分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情況,接著列出部分政府們採取(或擬定)紓困方案。

也請大家一起思考,各國官方目前做的是否足夠?方向對嗎?而我們個人,該又怎樣在此災情裡盡一份心力。

疫情的民生影響


正式經濟數字非「即時」。不過疫情於中國先開始,中國已公布1–2月經濟數據,可視為已受疫情影響經濟的數據。另,中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它的數據,可為疫情影響其他國家民生的指標。
  1. 中國(2020年1–2月,數據於3月15日官方公佈)
  • 大約5 百萬失業人口
  • GDP (國民生產毛額)下滑 10–20% YOY。40年難得一見,上次GDP下滑是文革結束時
  • 工業生產下滑13.5%
  • 零售業績下滑20.5%
  • 線上零售業績增長3%
  • 固定資產投資減少24%
2. 美國
  • 失業人口暴增。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表示,政府如不採取劇烈手段,失業率將飆至20% (每 5人就有1人失業),而2月公布的失業率為3.5%
  • 上週有3百多萬人申請失業救濟補助,此人數相對於再上一週,多了12倍
  • 股市三月「熔斷」機制啟動 4次(3月9、12、16、18日),避免非理智「恐慌性」交易,寫下歷史
  • 紐約州製造指數(Empire State Manufacturing General Business Conditions Index),一個先行經濟指標,於3月16日跌至 -21.5% (2009年來新低)
  • 美國5大機場旅客下滑超過30%
  • 根據Opentable(美國線上餐廳訂位系統),餐廳平均只剩5成客人
  • 戲院業績跌破-50%幅度的萎縮
  • 亞馬遜新增100K員工(倉庫及物流人員)
3. 歐洲
  • 英鎊貶值至$1.15美元兌一英鎊,1980年來新低點
  • 根據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3月17日公布之報告,歐盟的GDP(樂觀)預期衰退12% YOY
  • 世界第一大服飾業 Zara (總部在西班牙) 關起全球50%的店面
  • Laura Ashley(英國68年歷史服飾品牌),收起50%店面,另尋買主脫手
  • 挪威失業率自2月2.3%上漲至5.3%
4. 日本
  • 預測整體經濟在Q1 & Q2下滑2%
  • 零售衝擊大,百貨 4龍頭 2月業績 「衰退」比:J. Front Retailing 21.4%,三越伊勢丹控股13.6%,高島屋11.7%,崇光西武6.5%
  • 3–5月的飯店訂房率已衰退45.2%
當然,以上僅為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國家的狀況非常嚴峻,因篇幅限制,在此沒有一一列舉。

現在來看一下各國政府都採取了(或擬定了)哪些紓困方案來幫助人民(公司行號與家庭)度過難關。

官方紓困方案

  1. 中國
  • 央行降了銀行法定準備金的比例。這是一種貨幣寬鬆政策,造成貨幣供應量上升、利率下降。目前央行利率是1.5%,仍有下降空間
  • 地方政府對企業減徵社會保險繳費最高達5個月
  • 對企業減免電費5%
  • 短期降低增值稅
  • 佛山市祭出汽車購買補助
  • 消費劵讓消費者在店家及餐廳使用
  • 南京已啟動高達¥3.18億人民幣(台幣$13.5億)電子消費劵
2. 美國
  • 醫療體系新增美金$300億預算(台幣$9,000億)
  • 提供醫療予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很多人無力負擔昂貴的美國醫療保險)
  • 聯準會降息至0%,並買了至少美金$7000億(台幣$2.1兆)價值之債卷
  • 政府已簽署振興經濟方案,總金額高達美金$2.2兆(台幣$66兆),相當於美國GDP的10%
  • 川普政府擬「發放現金」給每個住戶,最早可於4月初上路。據財政部長的規劃,每人可獲美金$1,000(台幣$3萬);而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則建議發放額度需上調至每位、每月美金$2,000(台幣$6萬),直至疫情停止
  • 貸款紓困方案:部分銀行推行三個月免繳貸款
3. 歐洲及其他西方國家
  • 法國:政府「挺」每一個公司。總統馬克宏宣示:「不論公司大、小,我們不會讓任何一家公司,因疫情而面臨破產。」;法國總共祭出高達€3,450 億(美金$ 3,800億),約佔法國GDP達12%來振興經濟及紓困,包括延期、取消貸款,減免社會保險金等
  • 英國:國會宣示將無上限、全權授權財務大臣,瑞斯·薩納克先生;由他定奪必要手段,用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府將寬容借貸超過英鎊£3,300億(美金$4,000億),約佔英國GDP高達15%;低息貸款、一年免貸款償還、小型企業發放現金,包含提供一次性免歸還補助金最高達£25,000 (美金$30,000)等
  • 德國:承諾「無上限現金」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紓困方案高達歐元€4,000億(美金$4,400億):政府保證低成本貸款、短期資金紓解方案給小型企業、自由業者等、部分企業發放現金最高達歐元€30,000(美金$33,000)、稅務減免及遞延方案等
  • 荷蘭:政府協助負擔90%的薪資,以確保某些受影響的產業不裁員
  • 丹麥:政府負擔75%的薪資,協助企業留住本該裁員的員工
  • 挪威:更優渥的失業補助,包括失業前20天政府100%給付全額薪資
  • 瑞典:因疫情而失業的員工,政府與企業一人一半負擔失業員工薪資
  • 加拿大:政府祭出總金額加幣$270億(美金$190億)來紓困;每戶將領加幣$2,000元、三個月求學貸款延付、稅務舒緩等
  • 澳洲:正研擬發放一次性澳幣A$750(美金$434) 給與依賴退休金用戶、退伍軍人、低收入戶等
4. 日本
  • 端出史上最大振興方案日幣¥56 兆 (美金$5,020億), 高達10%日本 GDP。政府也擬發放現金給人民,最快從五月開始實施
  • 針對因疫情影響的中小型企業,政府將協助80%薪資,期望企業減少裁員
  • 觀光及旅遊業重創,政府擬方案協助此產業。
  • 寬鬆借貸方案紓困:提供超過日幣4300億(美金$40億) 貸款給企業
  • 日本央行承諾無上限購買債卷以維持10年債卷利息不變;央行已出手購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高達美金$1,120億
5. 亞洲其他國家
  • 澳門: 4月起,政府向永久居民發放澳門元$1萬元(美金 $1,268),非永久居民澳門元$6,000元(美金$760),總額大約為澳門元$71億(美金$9億,約佔1.6%澳門GDP)
  • 香港:擬發放港幣$10,000 (美金$1,290)直接匯入永久居民帳戶裡,總值為港幣$710億元(美金USD$92億,約佔2.4%香港GDP)。這是目前唯一運用數位科技發放現金。不過,香港政府預計七月才開始實施,似乎過晚。據香港朋友引過去經驗,除了需手填表格外,人民實際收到錢可能超過一年
  • 台灣:截至3月27日,政府已推出兩次紓困方案。第一階段總值大約新台幣$600億(美金$20億),第二階段台幣$440億(美金$14.6億),總值大約新台幣$1,040億(美金$34.6億,約佔0.5%台灣GDP)。包含因疫情勞雇協商減少工時參與訓練課程,個人就業訓練津貼上至新台幣$18,960(美金$632)、企業辦理訓練課程,補助上限最高至新台幣$350萬(美金$11.6 萬)。除了經濟部規劃的「振興抵用卷」,總值新台幣$20億元(美金$6.7千萬),每人可領新台幣$800(美金$27元)以外,大部份的補助落在振興觀光業,和被災情影響深遠的產業。
註:筆者3 月27日初發此文後,台灣政府在4月2日招開臨時記者會,政府的紓困方案總體規模增至新台幣$1兆500億元(美金$300億,約佔5.4%台灣GDP),其中協助企業融資、寬鬆貸款等總額為新台幣$7,000億(美金$233億),佔最大宗。扣除與融資、貸款相關配套,紓困方案為新台幣$3,500億(美金$116億,約佔1.8% 台灣GDP),追加預算新台幣$1,000億(美金$33億元)待立法院通過,其餘各項實施細節尚待各部會另外公布。

檢視與反思

面對此次世界性的疫情,許多經濟學家都建議各國官方,要「快速」的發揮「想像力」來紓困。對此,我再同意不過了。

非常時期,各國政府應該更有「膽識」的嘗試新工具、方法,當機立斷的協助「企業」( firms)及「個人」(households) — 兩者應兼顧,不該只照顧受創的企業。

照顧人民是政府的天職;百姓急需協助以維持民生必需開支。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目前全球已有25個國家,擬定發放現金給人民的方案,正是此因。

還有,也請各國政府思考,目前端出的紓困方案,是否應加強「力道」。目前除了幾個國家外,政府實質拿出來的預算「佔比」普遍偏低(多數落在1% GDP左右)。

拿台灣來說, 之前已拍板定案的兩波振興方案雖總額超過新台幣$1千億(美金$34.6億),但這只佔台灣的0.5%的GDP,力道似乎不足。政府似乎有聽到民眾及企業的心聲,在4月2日鄭重召開臨時記者會,紓困振興方案加碼喊至新台幣$1兆5百億(美金$300億)。
看完政府臨時記者會後,雖尚不清楚各部會紓困方案加碼的落實細節,筆者認為,以比重來看,目前的紓困方案偏重於救產業。整體方案裡67%落在融資、貸款等項目,對社會底層急需幫忙的人民,未必能有立即助益。雖不須完全效法美國、香港、澳門這樣對於全民發放現金,但筆者衷心希望政府能盡快對低收入戶、弱勢團體、打零工等社會階層直接進行現金補助。

結語

有資源的國家們,正火速以各種新、舊方式搶救自己國家的經濟及人民。但大家是否想過,面對這場災難,有些貧苦的國家甚至沒有能力抗衡。這著實令人揪心。

再想想:我們能以單薄的個人力量,在這疫情裡幫上忙嗎?

可以的,團結力量大。疫情當下,大家協心齊力的做個關懷滿滿、有愛心、有責任的良好市民 。放下種族、其他歧視及仇恨情節。

盡量留在家裡、私人旅行及社交活動盡量避免。以「社交疏遠」(social distancing)為第一原則。我更認為,與親友保持安全距離,直到疫情離我們遠去,才是最正確、充滿愛的「新社交方式」。

朋友們,讓我們在疫情中帶上愛與關懷、包容心、想像力與勇氣,我們一定會平安走過這難關,天佑大家。

🃏 If you like to se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lease visit here. 🙏

參考資料:
  1. How to prevent a covid-19 slump, and protect the recovery by 《經濟學人》
  2. Governments are spending big to keep the world economy from getting dangerously sick by 《經濟學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57內容數
經濟學人、賽局原理、孫子兵法、職場暗黑學、各式方方隨手寫。 筆者小名方方,於加拿大 SFU 教授經濟系課程 7 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場、深耕國際市場 10 餘年 ,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等領域,縱行智囊團、業務、行銷、BD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改善及最優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Fang 方方專欄 的其他內容
三七法則:知道十分時,請保守道出三成,留點空間來思考、提問及被質疑。 Be ready to be humble 謙卑再謙卑。 我僅願意針對我確定的事情淺談;這是我貫徹的三七法則。 文字的力量很大,我不希望自己因趾高氣揚、或者一個不小心的失言,而誤導其他人。 這輩子也不忘老師的諄諄教誨。
針對COVID-19,不同國家採取不同方式應對,有些lockdown(封鎖),有些嚴謹防疫(containment),也有採取mitigate(減災)手段。 到底台灣該怎樣好呢? 賽局老師魂上身。讓我來正確示範一下為何謹慎「防疫」為目前台灣最好策略。
沒禮貌的電話行銷篇:找到負責的人,找出解決的方法。 不知各位有沒試過被不講理的人為難? 明明從頭到尾都是他錯,他還厚著臉著皮進行小人的反擊? 今天來分享一篇與電話行銷相關的小人故事。我相信大家都有過不甚愉快的電話行銷經驗,看看怎運用賽局理論拆局。
嫉妒又能怎樣?它除了讓你失去理智、冷靜、策略思考的能力,百害而無一利。 嫉妒是平庸之輩貢給天才的代價」 — 富頓·申(Fulton J. Sheen) 只有庸才才會付上慘痛嫉妒的代價。要追求卓越,應該先要做個理智、有策略中心思考,千萬別讓嫉妒心主宰你。
消費稅調漲、哈吉貝強颱、肺炎疫情接二連三重創日本經濟,但其中非不可抗力之消費稅屬人為失策。 困境重重的日本 根據 2月17日最新官方數據,日本生產毛額(GDP)在 2019年第 4季表現差,年比下降 6.9%,不只畫下連四季的經濟擴張(expansion),也創下 2014年以來最大萎縮幅度。
又被發好人卡了嗎?受夠了沒?試試看用威脅及約定這些扭轉局勢的招數吧! 有試過接了個客人的案子但心裡巴不得沒接這筆生意嗎?有試過老被些朋友佔盡便宜嗎?有沒試過遇到超無能又小氣的老闆,聽他/她的只是總是白做又受氣? 到底我們該怎樣以「嚇阻型」及「強迫型」的威脅、約定,這些策略行動來扭轉情勢呢?
三七法則:知道十分時,請保守道出三成,留點空間來思考、提問及被質疑。 Be ready to be humble 謙卑再謙卑。 我僅願意針對我確定的事情淺談;這是我貫徹的三七法則。 文字的力量很大,我不希望自己因趾高氣揚、或者一個不小心的失言,而誤導其他人。 這輩子也不忘老師的諄諄教誨。
針對COVID-19,不同國家採取不同方式應對,有些lockdown(封鎖),有些嚴謹防疫(containment),也有採取mitigate(減災)手段。 到底台灣該怎樣好呢? 賽局老師魂上身。讓我來正確示範一下為何謹慎「防疫」為目前台灣最好策略。
沒禮貌的電話行銷篇:找到負責的人,找出解決的方法。 不知各位有沒試過被不講理的人為難? 明明從頭到尾都是他錯,他還厚著臉著皮進行小人的反擊? 今天來分享一篇與電話行銷相關的小人故事。我相信大家都有過不甚愉快的電話行銷經驗,看看怎運用賽局理論拆局。
嫉妒又能怎樣?它除了讓你失去理智、冷靜、策略思考的能力,百害而無一利。 嫉妒是平庸之輩貢給天才的代價」 — 富頓·申(Fulton J. Sheen) 只有庸才才會付上慘痛嫉妒的代價。要追求卓越,應該先要做個理智、有策略中心思考,千萬別讓嫉妒心主宰你。
消費稅調漲、哈吉貝強颱、肺炎疫情接二連三重創日本經濟,但其中非不可抗力之消費稅屬人為失策。 困境重重的日本 根據 2月17日最新官方數據,日本生產毛額(GDP)在 2019年第 4季表現差,年比下降 6.9%,不只畫下連四季的經濟擴張(expansion),也創下 2014年以來最大萎縮幅度。
又被發好人卡了嗎?受夠了沒?試試看用威脅及約定這些扭轉局勢的招數吧! 有試過接了個客人的案子但心裡巴不得沒接這筆生意嗎?有試過老被些朋友佔盡便宜嗎?有沒試過遇到超無能又小氣的老闆,聽他/她的只是總是白做又受氣? 到底我們該怎樣以「嚇阻型」及「強迫型」的威脅、約定,這些策略行動來扭轉情勢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全球: 1. 自然災害及生態棲地劣化 2.美中冷戰 美國: 1. 政府債務與金融危機 中國經濟危機: 1. 市場機制被專權政府嚴重干擾 2.房地產泡沫 3.新冠疫情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全球: 1. 自然災害及生態棲地劣化 2.美中冷戰 美國: 1. 政府債務與金融危機 中國經濟危機: 1. 市場機制被專權政府嚴重干擾 2.房地產泡沫 3.新冠疫情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