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香港建制派的集體失語症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想與政府榮辱與共,可惜有辱無榮!- 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2003)
在2019年11月的香港區議會選舉,香港建制陣營遇上史無前例的挫敗,議席由選前佔絕大多數的298席銳減到86席。一場「反修例」爭議把建制派區議員從17個區中連根拔起,一時間整個建制陣營風聲鶴唳,人們紛紛想起建制派元老曾鈺成在2003年的一句話,「本想與政府榮辱與共,可惜有辱無榮」。香港建制派的困境除了有辱無榮,或許更令他們苦惱的是「有口難言」。建制派最大的困境從來不是被政府連累,而是不願意談政治。

意識形態是關鍵

政治是不同利益的角力場,但是政治人物要成功上到高位,就必須用高尚的政治理想包裝自己。利益是實際的,不過一個動聽的故事才是最打動人心。談起英國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大家會想起保守主義,談起美國的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大家會聯想起進步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價值觀。所以每當有選舉的時候,政黨或政治人物先拼的是意識型態,是理念,然後才是經濟利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句「令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一句「搞好脫歐」(Get Brexit Done),打動了不少選民把他們推向權力寶座。就算是我們華人地區,在最近的台灣選舉,民進黨跟國民黨之間的爭論圍繞的從來不是如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是「台灣價值」和「中華民國」之爭。正如列寧(Lenin)曾說:「沒有革命理論便沒有革命運動」。在現代社會,一句打動人心的口號才是爭取民心的關鍵。
香港建制派,又或者是親中陣營,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一套完整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去打動人心。結果把整個意識形態領域拱手相讓給民主派,種下今天一敗塗地的惡果。一個政治人物能力再高,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或政治理論在背後支持,是不可能說服選民支持的。那麼建制派跟香港市民講什麼呢?講務實,講經濟。還記得一年前還是國民黨高雄市市長候選人的韓國瑜曾經說自己「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令不少人眼前一亮。但我們再想一想,其實香港建制派十年前已經喋喋不休說地類似的話,少講一點政治,多講一點民生。因為他們相信如果市民不談政治,只談民生,只要自己在社區深耕細作,定能勝過民主派。2019年區議會選舉過後,不少落選的建制派人士抱怨,在選區默默耕耘了這麼多年,人家在選舉前才出現,結果憑一句政治口號便把議席奪取了。其實,在建制政治人物的心底裡非常清楚一個殘酷的現實,講理念和價值,一定講不過人家。建制派能否贏選舉的關鍵,就只看當時人們對政治的敏感程度。
在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的「民生牌」和「反暴力派」面對史無前例的反政府浪潮完全失效。
回歸以來,香港一直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選舉投票率低的時候對建制派選情有利,投票率高的時候建制派的選情就會非常嚴峻。例如在2015年的時候,香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百分之四十七,建制派在470多個議席中佔超超過300多席。在2019年,當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時候,建制派的議席則下降到87席,儘管在是次選舉有超過43萬票的增長,總得票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增長,仍然無法改寫結果。由於區議會處理的事務主要與地區和民生為主,政治爭議較少,以往的、選舉投票率不高。政治化程度較高的立法會選舉則是另一情況。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往往比區議會選舉高,每次都有大約百分之五十,以往多數立法會地區議席選舉和補選,民主派的得票都比建制派高。經過多年的發展,建制派已經在地區建立了廣闊的社區網絡,有強大的動員能力,這些社區裡的建制派支持者被媒體稱為「鐵票」。在以往立法會和區議會的選舉,建制派的「鐵票」都會總動員支持,所以歷屆選舉建制派的總得票都是大同小異,波動不大。但若果當時政治氣氛熾熱,市民對政府強烈不滿,固定數量的「鐵票」高牆便會被高投票率的浪潮所掩蓋。

香港問題是中國問題的延伸

當然,建制派「有口難言」也不能全怪他們。正如鄧小平說過香港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香港建制派「有口難言」其實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建制陣營光譜寬闊,從代表資產階級和保守實力的自由黨到主張捍衛基層利益的工聯會都是建制派,建制派之間的共識就是支持基本法,維持「繁榮穩定」以及與內地保持良好關係。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今天的國民黨?建制派內部從來沒有共同的意識形態,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建制派的失語症其實與內地的政治形勢有關。
在改革開放之前,香港的親中陣營(左派)也會盡量與中國內地保持理念一致,同樣信仰馬克思主義,鼓吹階級鬥爭。文化大革命結束和東歐共產主義陣營解體,令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共明白已經很難用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打動人心,故轉而提倡愛國主義暫時彌補意識形態的缺失,並利用經濟發展和維持社會穩定重新爭取民眾支持。直到近年,中國內地領導層才大力重建國民對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信心。香港左派在80和90年代也追隨大陸的步伐放棄極左意識形態,開始與商界和保守勢力合作,為香港回歸作準備。香港左派與商界等保守勢力的合作組成了回歸後香港建制派的原型。特別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香港掀起了恐共浪潮,民主自由等價值成為了民主派最有利的武器。當時建制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上完全沒有招架之力,無法提供能夠與民主理論分庭抗禮的思想理論,唯有強調空洞的愛國主義和維持繁榮穩定作為爭取支持的理由,結果在意識形態領域一直挨打。
中共領導人近年已經留意到意識形態方面的軟肋,大力重建民眾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心。

新常態

在冷戰之後的二十一世紀,務實主義似乎再一次讓路給意識形態。1992年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總統參選人克林頓(Bill Clinton)為了把總統選舉的焦點放在經濟,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口號,「笨蛋!問題是經濟」(The Economy, Stupid)。但是到了今天,改做「笨蛋!問題是意識形態」似乎更為適合。在今年年初的台灣總統選舉,國民黨的韓國瑜大打「民生牌」,高呼「台灣安全,人民有錢」、「莫忘世上苦人多」,結果經過香港的「反修例」風波,還是輸給打「反中牌」的民進黨蔡英文,雙方得票差距還達三百萬票,台灣所面對的經濟困境完全被拋諸腦後。在英國,英格蘭北部的選民大多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支持脫離歐盟,不少選民更在2019年大選中背叛一直支持的工黨(Labour Party)轉而支持主打脱歐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諷刺的是,不少支持脫歐的地區正正就是歐盟政策的受惠者。在脫歐公投前八年,單單是英格蘭北部便向歐盟(European Union)拿了數以億計的歐元貸款和援助,然而這些地區的民眾仍然認為自己被歐盟佔了便宜。世界各地選舉的背後,意識形態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經歷「反修例」風波的香港進入了一個政治新常態,昔日人們埋首「拼經濟」不理政治的日子已經過去。現在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年代,政治鬥爭不僅從立法會蔓延到處理民生事務的區議會,而且還深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不同行業、宗教、甚至民居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成為政治的角力場。建制派想翻盤,不僅要講經濟,講民生,而且還要講政治,講理念才可以開拓生存空間。香港建制派如果繼續「失語」下去,期盼悶聲發大財的日子回來,最後只會眼白白把政權拱手相讓,永不翻身。
作者:丘楚寧
【清議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vcri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緊貼時事脈搏的新聞總匯,每週選出當期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和世界大事,深入整合事件背後所涉及的議題,推廣深度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對於防控體系的批評,有一些媒體也關注美國為人詬病的醫療制度很可能成為抗疫的障礙,增加新冠肺炎廣泛爆發的風險。其實《紐約時報》曾於2018年的一篇報道指出,只有34%的美國人信任醫護人員;只有25%表示信任美國的醫療制度;只有少於三分一的美國人指他們相信公共衛生官員分享的訊息是準確和全面的。
至少在莫迪眼中,也許經濟發展和自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他現在這一個抉擇,最終會否帶領印度走向經濟發達和一個多元平等的社會,還是會為印度社會種下難以化解的撕裂和矛盾,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不干預自由市場對資源對市場效率(efficiency)最大化也許是好事,但市場效率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在口罩分配這個情況,確保每位市民都能有一罩,消除恐慌情緒,對抗疫而言可是更重要的政策考慮。要達至這些政策目標,須要適當的市場干預。
2018年世界盃, 克羅地亞時任總統加芭姬達洛娃身穿球衣, 列席對陣俄羅斯的比賽, 並在更衣室與球員打成一片, 而克羅地亞最終亦爆冷殺入決賽, 一切看在全球球迷眼內, 成為一時佳話。足球, 是要為國家贏面子的, 甚至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 這點中國自然知道。
風靡全球的《權力遊戲》曲終人散,劇集裏的時空雖然殘酷,卻讓觀眾難捨難離。不過,雖然這個時空裏住著龍和異鬼,但故事中家族與家族、人與人的鬥爭,其實充滿政治含意,對今天的政治生活別具參考價值。以下的分析含嚴重劇透,適合看畢全劇的讀者閱讀。
回想起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國文老師這樣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聽上去是合情合理,這個說法也是代表著華人社會的主流意見,然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真的有五千年那麼老?若我們翻翻書尋找這個概念的起源或許你會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一個非常年輕、刻意建構出來的概念。
除了對於防控體系的批評,有一些媒體也關注美國為人詬病的醫療制度很可能成為抗疫的障礙,增加新冠肺炎廣泛爆發的風險。其實《紐約時報》曾於2018年的一篇報道指出,只有34%的美國人信任醫護人員;只有25%表示信任美國的醫療制度;只有少於三分一的美國人指他們相信公共衛生官員分享的訊息是準確和全面的。
至少在莫迪眼中,也許經濟發展和自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他現在這一個抉擇,最終會否帶領印度走向經濟發達和一個多元平等的社會,還是會為印度社會種下難以化解的撕裂和矛盾,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不干預自由市場對資源對市場效率(efficiency)最大化也許是好事,但市場效率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在口罩分配這個情況,確保每位市民都能有一罩,消除恐慌情緒,對抗疫而言可是更重要的政策考慮。要達至這些政策目標,須要適當的市場干預。
2018年世界盃, 克羅地亞時任總統加芭姬達洛娃身穿球衣, 列席對陣俄羅斯的比賽, 並在更衣室與球員打成一片, 而克羅地亞最終亦爆冷殺入決賽, 一切看在全球球迷眼內, 成為一時佳話。足球, 是要為國家贏面子的, 甚至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 這點中國自然知道。
風靡全球的《權力遊戲》曲終人散,劇集裏的時空雖然殘酷,卻讓觀眾難捨難離。不過,雖然這個時空裏住著龍和異鬼,但故事中家族與家族、人與人的鬥爭,其實充滿政治含意,對今天的政治生活別具參考價值。以下的分析含嚴重劇透,適合看畢全劇的讀者閱讀。
回想起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國文老師這樣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聽上去是合情合理,這個說法也是代表著華人社會的主流意見,然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真的有五千年那麼老?若我們翻翻書尋找這個概念的起源或許你會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一個非常年輕、刻意建構出來的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
Thumbnail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樂見是由台灣本土政黨來執政,就國民、民眾、民進三黨」。這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選舉落幕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提醒對民主制度信任   台灣教會公報 2024011
Thumbnail
在當時三黨吵得沸沸揚揚,為了表示立場中立,我們揹著民眾黨的標語,拿著昨天撿到的民進黨旗子,打算衝到國民黨的造勢大會。 她問我台灣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 我回答的不是位置,而是活動。 「選舉」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
Thumbnail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樂見是由台灣本土政黨來執政,就國民、民眾、民進三黨」。這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選舉落幕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提醒對民主制度信任   台灣教會公報 2024011
Thumbnail
在當時三黨吵得沸沸揚揚,為了表示立場中立,我們揹著民眾黨的標語,拿著昨天撿到的民進黨旗子,打算衝到國民黨的造勢大會。 她問我台灣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 我回答的不是位置,而是活動。 「選舉」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